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一首催人泪下的思母诗)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母爱的诗作,而且写得很深情,读来让人感慨万千,譬如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描写了一位年迈的母亲在儿子临行之前的夜里,正在帮着儿子缝缝补补,为的是怕儿子一个人出门在外不会照顾自己,身上的衣服破了没有人补。孟郊也是有一种极为深情的口吻,把母亲的爱描写得感人至深,从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描写母爱最经典的一首作品。

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一首催人泪下的思母诗)(1)

那么除了孟郊的《游子吟》之外,还有清朝诗人黄景仁的《别老母》,同样感人至深,这首诗同样描写了一位游子对于母亲深沉的爱,由于家中很贫寒,诗人出门去到外地谋生,于是在风雪交加的夜里与母亲道别,整首诗意境凄美,每一句都充满了无奈,道尽了游子的无奈,还有对于母亲的愧疚。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一首催人泪下的思母诗)(2)

黄景仁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正是一种离别之痛,还有无法对母亲尽孝的无奈,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生活,为了可以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诗人只好选择去到外地谋生,于是在风雪夜与母亲在屋门依依惜别,这时诗人很愧疚,同时也很悲伤,对于一位年迈的老母亲来说,她即使是有儿子,可是儿子无法在身边尽孝,这也就等于没有儿子,所以最后两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可谓是道尽了天下游子的无奈,还对于母亲最深沉的愧疚。

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一首催人泪下的思母诗)(3)

我个人是很喜欢黄景仁这首诗,写得通俗易懂,另外情感非常细腻,每一句都有一种直人心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的悲痛,还有儿子的忏悔。毕竟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可是对于游子来说却无法在身边尽孝,这主要还是生活所迫,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母亲。

元朝著名诗僧与恭也写过一首很感人的思母之作,那就是这首同样很凄美的《思母》,作为一位僧人,与恭也是与普通的诗人不太一样,他在这首诗一种极为悲痛的口吻诉说着对于母亲深沉的爱;与恭,字行己,号懒禅,上虞人(浙江余姚),虽然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但是这首感伤之作却是打动了历代的读者,成为了一首描写母爱最感人的作品。

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一首催人泪下的思母诗)(4)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那这首诗写得更加无奈,在开篇的两句中,诗人便是充满了忧愁,回想起了年迈的母亲,使得诗人内心悲痛万分,“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每到当了冬天之后,那寒霜就会把芦花摧残,这时落下了许多的泪水,我那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可能依靠在柴门,盼望着我归来。短短的两句,写得很是感人,读来让人肝肠寸断。

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一首催人泪下的思母诗)(5)

最后两句又是进一步地思念起了母亲,写得就更加的凄美,也更加的伤感,“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去年的五月梅雨时节,家中正好是断了粮,我只好典袈裟(籴)米回家,以此来奉养母亲。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得出来,诗人家中很贫寒,可是诗人为了让母亲可以吃饱,还是卖掉了袈裟(籴)米回家,尽量让母亲多吃一点。

一首怀念母亲的诗(一首催人泪下的思母诗)(6)

这首《思母》写得感人肺腑,每一句都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作为一位儿子,在母亲逝世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母亲,对于诗人来说,他想到了母亲的生活的艰辛,所以整首诗意境凄美,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读一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