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要慌(糟糕朕上当了)
点击关注丨每天学点新鲜知识
明天就是“3·15”,
一个让骗子们颤抖的日子。
虽然“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是二十多年前设立的日子,
但从古至今,
打假这事儿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今儿就给你说一件历史上著名的“打假”案
小伙伴们都知道一幅举世闻名的画作:
出自元代画家黄公望之手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本为一幅完整的画,
明末清初时流传至收藏家吴洪裕手里,
由于他对此画太过喜爱,
临死前打算烧掉它为己殉葬,
幸而被其侄子救下,但画已被烧作两截。
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段称“剩山图”,
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黄公望
但是,历史上这幅画一直被收藏家们雪藏,
见过真迹的不多,因而各种仿品层出不穷。
仿冒得最好的那一版,就是下面两幅中的一幅↓
不妨来玩个游戏“大家来找茬”,
开启你的火眼金睛,下面哪幅画是真品?
怎么样?看得出来么?
还是认输吧!
别说你看不出来,
鼎鼎大名的大清乾隆皇帝都没看出来。
假《富春山居图》被后世称之为“子明卷”,
是明末沈周临摹黄公望的“无用师卷”而成,
在乾隆年间被征入宫……
虽然当时的乾隆帝也是大文人一个,
然而并没有看出漏洞,反而感觉如获至宝,
带着它七下江南,
屡屡在画作上题词写心得。
据统计,“子明卷”上乾隆帝的题跋多达50余处,以至于画卷上的空白几乎全被填满,可谓“满目疮痍,体无完肤”。
最后,连乾隆帝自己也找不到下笔的地方了,
但他仍不忘叮嘱一句——“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子明卷》上的题跋
然而,乾隆十一年,
真迹《富春山居图》,即“无用师卷”默默出现在乾隆面前,此时,必须插播一段乾隆影帝级的内心戏:
小鲜肉乾隆:怎么办,看走眼,要穿帮了!
老司机乾隆:着什么急,要淡定!反正也没几个人见过真迹。
他一边坚定地宣布眼前的“无用师卷”是赝品,
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
紧接着,题款“乾隆预识”判定此画卷为“A货”。
原因就是
………………
…………………………
………………………………
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
大写的心!机!boy!
还特意请满朝大臣观画,
可以,这很影帝!
大臣们自然是歌颂乾隆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
谁也不敢点破“无用师卷”才是真迹。
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的真迹才得以正名被编入。
事实上,
赝品的漏洞在专业人士看来是不难被发现的,
首先,“子明隐君”云云的题款字体、笔法和黄公望的存世作品题款相差太大。
左起依次为“无用师卷”、《水阁清幽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上)、《天池石壁图》(下)、《为张伯雨画仙山图》以及“子明卷的题款”。
此外,“子明卷”还有一处硬伤,就是将作者的题款放在画面上方的空白处↓
然而,
元代书画上作者题款都是在绘画内容之上,
“子明卷”的题款明显不符合元代书画特点。
“无用师卷”的落款
六七百年里,这幅画牵动了太多人的悲欢。
自来到清宫后,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真迹静静待了187年。
直到1933年,日军攻占了山海关。
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
以避战火浩劫。
自此之后的15年中,
《富春山居图》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
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
由北京经南京辗转运抵四川、贵州,
至抗战结束后,陆续运回南京。
又于1948年底,被运至中国台湾。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
在康熙八年(1669年)让与王廷宾,
后来就辗转于诸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
至抗日战争时期,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
并最终于1956年成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其实,
“子明卷”的作者当年并没有想过要用假画骗人,
是后人为了多赚点钱,
将原作者题款去掉,
伪造了黄公望题款,
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
这才骗过了乾隆爷。
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
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上当受骗这事儿几乎人人都碰到过,
特别是在只有“新老”之分,
没有“真假”之别的古玩、收藏领域,
打眼、阴沟翻船的惨痛事例比比皆是。
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
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
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
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
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
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
每周六21:40 | 每周三21:40
▼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点赞鼓励一下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