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好苗子(好苗子有力量)
绿染山川满目春,万物生长有力量。
时下的合肥,种质资源普查渐次铺开,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携手吉林农业大学,打造“中国菌物谷”;建设智能育种加速器平台,抢占种业科技制高点……“种业之都”的“苗头”正突破而出,茁壮生长。
在安农大产学研基地,工作人员通过“以草抑草”的方式养护茶树苗。
坚持创新引领,推进保种、护种、育种、引种、用种“五种并进”,打造“种业之都”……合肥步履铿锵。
1
翻山越岭“寻宝”
农业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事关种业振兴全局。
翻山越岭,爬坡过坎。
眼下,庐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李千和正带领普查人员处处“寻宝”。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来,我们共登记农作物品种56个,征集到种质资源46个,特异资源有王井水芹、省沽油(百花菜)。地方老品种资源不断大量流失,普查与收集工作责任重大,现在不保护可能以后就丧失了!”
庐江县设施农业——智能联栋温室大棚。
没有种质资源作基础,再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保障条件,也不能凭空育出新的品种来。
“这几年,我市持续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摸清全市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及主要性状等基本情况,掌握变化情况与趋势,抢救性收集和保护一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我市共提交地方农作物珍稀名优特色种质资源206份;畜禽、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正在推进中。
“我们园艺所建有常规库,原有4000份种质资源。通过普查又从合肥以及其他地市搜集了不少。我们将对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明确优良特性,开展新品种培育。”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严从生说。
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让新品种选育有“苗头”性资源支撑,合肥正在奔跑。
值得一提的是,2月26日合肥市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签署菌物科研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中国菌物谷”,建设菌物种质资源库。
未来,这里将保藏5万份菌物种质资源,成为选育和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物新品种的源头。
2
打造种业“航母”
诞生了中国种业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三个第一股,两系杂交水稻育种居国内领先水平……
盘点“家底”,合肥种业基础条件良好,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丰富,种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云集,发展现代种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
一粒小种子,蕴含大科技。
打造种业之都,抢占种业科技制高点,绝非敲敲锣打打鼓可以实现的!
路径在哪?合肥已在谋划。
优化种业发展布局,按照工业化思维、集群化理念,构建“两谷”、“两中心”、“两园”、“三平台”,开创“双谷联动、两中心呼应,二园共建、三平台支撑”的合肥现代种业发展新局面——
未来四年,合肥将打造“智慧农业谷”和“中国菌物谷”;打造“大蜀山种业创新中心”和“环巢湖种粮一体化示范服务中心”;依托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打造庐江郭河种业产业园,依托长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长丰吴山种业产业园;创建“先正达集团作物科学(合肥)创新中心”、建设中科院“AI(人工智能)育种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平台;省市联动共建“安徽省生物育种创新平台”。
全面推进种业企业扶优扶强行动,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打造种业“航母”——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运输优质良种。
未来四年,合肥将推进荃银高科进入全球前10强,丰乐种业进入全国前5强,皖垦种业进入全国前10强,打造2-3家具有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种业“航母”企业;培育皖垦种业、江淮园艺、安徽国豪、丰大种业等4家种业企业上市,同时储备一批上市企业,打造种业上市公司“合肥板块”。
3
剑指“种业之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合肥将完善种业之都建设推进机制,优化种业政策供给方式,打通种业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通道,净化种业产业市场环境——
设立种业之都建设专项资金,用支持科技创新的理念支持种业长期健康发展,加大种业创新的“容忍度”;鼓励金融机构产品创新,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方式为种业公司科研、生产、经营、兼并重组提供金融服务,加大力度支持企业上市,合力打造种业之都;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压实属地责任,构建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
……
真金白银支持,政策红包已至。
在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基因扩增体系自动化配制。
今年,市财政将安排种质资源保护、生物育种优质品种发展、种业资源引进、良种基地建设、种业企业做大做强、种业科研成果转化、种业人才引进、种质资源推广等8个方面共计3420万元种业专项政策资金,全面提升全种业市场竞争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奋力争先进位,建设种业之都。
丰乐种业总经理戴登安表示,丰乐种业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生物技术研发和应用,占领育种技术的前沿高端,助力合肥建设种业之都。“到‘十四五’末,种子产业进入全国前五,其中玉米种业力争进入全国前三。”
“合肥正在打造种业之都,未来我们的舞台会更广阔。”荃银高科分子育种技术中心研究员杨力如是说。
沐浴春光,加速奔跑,种业之都在前方。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摄影 | 本报资料库全媒体记者宋炎骏 苏玲郭如琦 张大岗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来源: 合肥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