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选择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别三年当我们重谈)

荐读部分 | 愉见财经

主文部分 | 三联生活周刊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问我自己。

少年时的旅行,我是去看更大的世界,而后来的旅行,我其实是去看曾经的自己;少年时的旅行,是我和未知的一场对话,而后来的旅行,是我和内心的一次独白。

我们需要旅行,是因为想从线性的生活里,凿开一段非线性的时光,跳出生活看生活,才能真正看清楚她的样子。有时候,人往远处走,却也是走回了自己内心深处。

十六年前,也是像这几天一样的明媚暖冬,我的心情和此刻也很像,三年没能畅畅快快地往外走一走。当然,当时是因为我读研三年。

有一天我在写论文,书山压顶,窗外的亮堂堂显得我的寝室格外暗沉。那一刻我突然魔怔了,脑袋里不知道哪里飘来一句话:“外头是阳光灿烂好天气,别把自己锁在冷冷的冬季。”

魔怔下我开始继续胡思乱想,发现从小到大被灌输的价值观似乎有漏洞,因为我们总是期待着,“今天再苦一苦,今天再拼一拼,明天能更好”。于是我小学苦一苦,中学苦一苦,大学苦一苦,硕士苦一苦,日后或许还要求职苦一苦,工作苦一苦,攒钱买房苦一苦,甘做春泥生儿育女苦一苦……最后也许要到两鬓白发,才会追问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

那这个说好要的“更好的明天”,到底什么时候来?

当然今天的我已经很能理解,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如同一杯茶,苦和甘甜都是融于其中的。但是当时的我初生牛犊还不懂人生况味呀,说来你可能不信,我就在那一刻突然一拍大腿,决定了一件事:我要让我的“明天”,明天就来。

紧接着我又问自己,亲爱的,那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明天”,我们要去做些什么,你有什么梦想,我们就去实现它啊!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己,去环球旅行吧,还记得从小就把世界地图歪歪斜斜贴在墙上,不如亲眼去看看世界的模样。

年少时的我,真是只说干就干的冲动大白羊。我又问自己,环球旅行缺什么?我不缺说走就走的勇气,攀山跨海的体力,让一切经历都变得浓郁而有趣的好奇心,但我缺些现实的东西:签证、机票、酒店……

后来的故事,可能我的老读者也知道。我先后就职了两家外航,向自己的线性人生“借出”了三年的时间飞翔,签证机票酒店一应俱全。

时间重回到此刻。我承认当年的自己有年少不知天高地厚的任性,并不可取(危险动作请勿模仿哦),但是,我却很珍惜那种怀抱热爱、纵情生活的洒脱态度。疫情后,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会有躺平感、麻木感、无力感、钝重感。Hey!我很想用当年的自己,叫醒一下今天的自己和你们,life is all about experience,不要沦陷在三维时空的一个阴霾角落里。

我知道这三年,尤其是此刻,真的不容易,但是,不要被打败,跳出来,重新看一看生活与自己。

告别三年的旅行生活后,我准时重回线性轨道,延续我的大学专业,成为一名记者,记录者。工作会有很多难关要闯,人生也会有很多坎坷要蹚,过去这些年来,每次觉得心力消耗,失去力量,就像奥特曼胸前的红灯亮起时,我还是会选择去旅行。

在我的个人经验里,这个时候我常常会回到一座,我曾经已经移民定居、最后又选择离开的城市。我会觉得那是我的命运交叉点,并总是假设在另一个时空维度里,有另一个我,是选择留在那个“安逸却能一眼望到老”的生活的。

于是每次回去,我除了大吃大喝我最怀念的坡县美食外,一定会做一件事情,就是去曾经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脑补自己可以看看那个“选择留下的自己”,问问她,好不好。

这是一个给心灵充电的过程,因为在那条岔路口,是我选择了今天的道路啊。生命里所有的东西都有标价,我看到了会发光的自己,也要承担发光本身的能量消耗;有刹那光辉的烟花,也有烟花落尽后静谧却寂寥的夜空。

既然选择出发,那就风雨征程吧。如同此刻的你,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一起向前看,向远方眺望吧。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说完了我自己的故事,想听你们的了。留言给我,好吗?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共鸣点、自己回忆杀。

而让我们的旅行变得更轻松、更自由的,还有一个助力,那就是一枚信用卡。说走就走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不需要忙不迭地兑换货币,笨重地带着一沓现金,给游玩的过程徒增了麻烦与安全隐患。

二十年前,2003年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知名网友老王收到人生中的第一张信用卡,那张卡片被载入中国金融的史册:那是招商银行信用卡发出了中国首张国际标准信用卡——免抵押、免担保、一卡双币、通行全球。这之后,信用卡成为了国人出境旅行,走南闯北的标配。

自2004年“非常新加坡”营销活动成功后,招行信用卡在接下来几年里陆续开展了“非常三亚”、“非常香港”、“非常美国”、“非常亚洲”、“非常英伦”等“非常”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对信用卡行业而言是开启了境外消费经营的新模式,对持卡人而言,则是无心插柳地带起了一波“自由行”风潮。我们可以更纵情更从容,更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用在一个旅行团里被“赶鸭子”似的匆匆忙忙。

用一张信用卡陪伴大家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当问及一家信用卡机构,那或许是,用他们的工作,让旅行者更专注于眼前的风光与内心的感受,让“说走就走”不再是说说而已,也让信用卡成为无数中国旅行者的另外一张护照。

去吧,去寻内心的热爱吧。如果所爱隔山海,那么山海皆可平。

一别三年,这世界终将无所阻挡。

所以你选择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别三年当我们重谈)(1)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下文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答案。

三年来,大家经历了一段别样的旅程。我们不知不觉做了时间的旅行客,望向窗外,天空时而晴朗,时而有阴郁的云朵压城。这世界本不该如此。我们不喜欢上苍的这个剧本,每个人都有比这好一万倍的故事。

但或许一个人总是注定需穿越荒漠,才能来到新的绿洲,遇见久违的鸟语花香。

2023年到了,生活或许已经让人明白,通向远方的路从不是平整的大理石铺成的,但我们终要打起精神。如今日子将回到它原本自由的模样,一部分人也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他们急需诗与远方来冲刷掉心头的蒙尘,心愿清单上也重新填上了“旅行”二字。那是与世界久违了的、一种急于相见的冲动。

旅行,不只是关乎所向何处,也关乎信念,关乎勇气与激情,更关乎自由。

一、

新奇的张望

这多娇的世界本属于我

旅行的故事,像是一个隐喻。

三年来,我们似乎比以往更能理解过去的人们是何等的自由——他们敢闯敢走,想走、可以走,然后就走了,事情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一个美好而肯定的消息是,那种想走就走的日子即将再次来临。

从任何角度都可以说,旅行是人生的一个“非必要”选项,它无关“必要的生活”的痛痒。但正如那句诗歌所说 ——“人间是由无数个非必要组成的”。我们可以行走,我们可以越过国境,我们可以飞奔着去任何地方,这是一种被允许的、久违的“自由”。没有体验过自由常常认为它是不存在的,而一旦尝过走过经历过,它就是生活的必需品,无可剥离。

除去古代将士的颠沛、官员的迁徙和诗人们的边走边唱,旅行并未出现在普通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直到本世纪初,自由地出行才成为一个文化上的事实。而回顾那一段岁月,或许有助于理解旅行对当下每个人的意义。

那是一个旅行的“启蒙年代”。世纪初的人们用双脚蹚出了一个更大的世界。那时候,香港终于可以见上一见了,维多利亚港的海风的确有一种别样的味道。这个离开了祖国怀抱许久的城市,在彼时人们的眼中,会像个洋娃娃一样帅气。新加坡也可以走上一走。那是一个既说华语又讲英文的美丽城市国家,交流的门槛并不算高。人们听闻,只需花上两千块钱就可以到传说中的狮城玩上好几天,不得不说是一种诱惑。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须了解社会的背后发生了什么,但生活无疑却多出了一个“非必要”选项——可以到想去的地方转一转了。于是,到处就都有了旅行的人们。

如果问旅行的意义是什么,那或许就是旅行本身。没有哪次旅行是非走不可的,但一步步蹚出一个世界,会让一个人内心的空间变得宽广。不是“心里有了憋屈出去走走就敞亮了”的那种宽广,而是说,这多娇的世界本就属于我。

其后“我”的世界版图仍在扩大。不出几年,热情的中国人就已像一个游牧民族一样,开始了在亚洲和欧美大地的跋涉。他们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穿行在或古老或现代的城市里,他们在异域的夜晚仰望过星辰,在遥远的海滩上晒过太阳,看着不同文化、不同肤色的人,向他们微笑着点头致意。

出境游的线路一一被打开,也映照出人们对外部世界是何等的好奇。不得不说,人还不免总是从自己的情感视角来看世界:一切都打包在“异国情调”的印象里,传说中的托斯卡纳比萨斜塔,在当时人的眼中,跟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没差别的“风情万种”。

这是一个青涩时代,却总是被回忆镀上一层金色。那些年旅行团也陆陆续续地成型了,尽管日后人们想起,那些“赶鸭子”式的跟团游多少有点催着人“来去匆匆”,但世界仍是在一点点打开。宛如游戏中的晦暗地图慢慢被光照亮,人们一点点打开眼界,心中变得无所阻挡。

所以你选择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别三年当我们重谈)(2)

二、

唯有跨越山

方在回首处找到自己

世界就在那一次次的旅行中迎面而来,正变得触手可及。在疫情前的那十几年里,中国人几乎把世界的美食吃了个遍,人们会对着法国的彩色甜点而欢声尖叫,对着中亚夸张的唐杜里烤肉而肆意垂涎。

与此同时,全世界也粗略地看到了中国人的模样。那不是从冰冷的数字里读到的,而来自一个豪横的传说:中国人出手阔绰。不仅是说人们曾无休止地背回了许多的日本马桶盖电饭煲,更是说他们还收割了诸多老欧洲的奢侈货,戴在手上的、挎在胳膊上的、穿在身上的,通通收入囊中,当香榭丽舍大街越发变得水泄不通时,一度让老外们相信:“他们”买起东西来可是不眨眼睛的。

可以肯定的是,这绝非真相的全部,而只是旅行故事的狭窄侧面。旅行,实际上是世界与我“互看”的过程,其间总是充满了可爱的误认。但旅行的意义在于,一个人把自己“投进”了另一个世界,它也是一个“认识我自己”的方式。就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不是在镜子里“照出”了自己,而是在人群里、在我与你的不同中,才“认出”了我自己。

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以往那种赶鸭子式的旅游已变了模样。去清迈旅居的度假客、想要集齐“六大”的马拉松发烧友、到“圣詹姆斯之路”徒步的朝圣者、前往南北极探险的狂野玩家,人们都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找到了合适的旅行方式。

一时间,招行信用卡推出的“非常系列”也受到了普通人的青睐。那是一种专门为热门目的地而设计的旅行方案,没人清楚它打磨了多少回,但的确让旅游变得更加便利。

对于很多人而言,我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让旅行成为了“我”的人生注解。人们开始气定神闲地望着身外的世界:租个车,在陌生的城市里游历一番,是个不错的主意;而爬爬山扎扎营,跟偶遇的朋友们聊聊天,一起度过一个懒洋洋的下午,也是别样的惬意。

这并非说旅行一定要做出个优雅的样子,而只是说来到人间一趟,广阔的世界值得走走。一个人只有在别处,才能用一种“望远镜”来回看自己过去的生活。当生活被周围的细节所包裹时,不要期待坐在家里就会有超越的目光,因为脚有时比头脑更会思考。

不只是你去见见世界,而是也让世界来见见你。2002年的时候,中国人境外游的数量还只是1660万人次。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55亿人次。连续15年位居信用卡境外交易市场首位的招行信用卡曾做过统计,2019 年,平均每10位招行信用卡持卡人就有1人有过境外消费,去过5个目的地以上的持卡人,人数相比2017年增长了32%,而最远的脚步已经踏在了极遥远的远方,比如南极、比如乌斯怀亚、比如德罗普岛——那是拉丁美洲与北京万里之遥的美丽岛屿。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变得越来越开放了,更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与世界两相看,世界对中国已不再新奇陌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他们从中国人的面孔里更多地读出了自信。

所以你选择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别三年当我们重谈)(3)

三、

每个自由的开始

都是一场穿越迷雾的旅行

二十一世纪已拉开它将近四分之一的卷轴,尽管仍难以勘破它的全部面貌,但这开端已让我们大可承认,它已足够令人眼花缭乱。

穿过这一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一路的踔厉奋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没怎么见过世界”开始,如今已变得淡定从容;这片土地有无数充满信念与活力的企业,是它们陪伴着旅行者们一起乘风破浪,共同勾画着一道成长升级的隐隐伏线。

在开启首阶段“通关”的1月8日当天,占据境外信用卡消费25%以上市场份额的招行信用卡,第一时间推出了境外消费最高笔笔10%返现的活动。其实,为了和旅行者们一起出发,企业们已筹备了多年。长久以来,招行信用卡与出境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打通世界的路线,时而也像是穿越迷雾的旅行。

所以你选择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别三年当我们重谈)(4)

一切是为了让旅行者更方便。2002年,招商银行推出了中国首张国际标准的双币信用卡,这是境外旅行全新时代的开始,无论是美元欧元日元、还是澳元比索迪拉姆,一卡双币,通行全球。

一切都是为了让出境游更简单。招行信用卡开启了对境外旅游市场的长久探索,2004年的“非常新加坡”,让去狮城旅行先一步在国内火热起来。而此后的十年间,当它秀出了自家“非常美国”“非常欧洲”“非常日本”等12大“非常系列”时,仿佛在说,世界正在为我们所有人“通关”。

所以你选择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别三年当我们重谈)(5)

招行信用卡此前推出的“非常系列”旅行海报

招行信用卡的脚步并未停歇,2013年又一次推出“全币种”国际信用卡,至此“一卡全币”的时代开始了,人们再也不必为币种兑换而烦忧。

所有的努力只为旅行更“自由”。对于招行信用卡而言,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在旅行的过程中,处处感受到不自由,连币种兑换这种“小事”也要大费周章,那就减损了旅行的本来含义。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限制了我们的生活,招行信用卡仍然为“可能的出行”做着准备。“一芯双应用”在那一年的8月终于实现了,人们只需一卡随身,无论在境内、境外,还是通过线上、线下支付,都可以畅行无阻。

和所有人所经历的一样,这是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招行信用卡站在“旅行者”的视角上,践行着一个未曾言明的承诺——如果一个人选择了招行信用卡,那么生活就可以更顺畅一些。

一别三年,生活或许已经让人明白,一切幸福都有一个模糊的开端,一切苦难都将有它的终点。回首过去的旅行岁月,会更能让我们看清“旅行的意义”。如果说第一次是迈出脚步,大胆去看身外的世界,那么第二次就是在路上更加清晰地“回望”自己。而如果有第三次,那就是继续向远方走去,穿越未来可能的迷雾,因为自由不可僭越。

今天,世界又一次地展开了,对于许多人而言,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刻”。旅行曾经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体验过自由的人不会这么认为。让我们开启一次新的非常旅途,这既是出发,更是回归。

不要以为乐观的人们没有经历过沉重的现实,不要以为那些开心大笑的人从没体验过眼泪。过去的三年,我们可能会偶尔想起宋代欧阳修的那句诗,“平芜尽处是春山”。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走一走了,为心中的“春山”而去,去看一看世界。

所以你选择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别三年当我们重谈)(6)

四、

这世界终将无所抵挡

如果说过去的三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长夜,那么明天它终将是我们所有人的诗歌。去看一看未曾谋面的山川吧,在与山、水的对话中,告诉世界我曾来过;约上老朋友去故地重游吧,在心里跟这个世界说,你与我终究都已“归来兮”。

致敬每一位自由旅行的人,愿每个人,想走的就走出去,想回来的就回来。

一别三年,这世界终将无所阻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