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十大山峰(高山上的蛰伏与突破)

(北京冬奥会)高山上的蛰伏与突破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高山上的蛰伏与突破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随着张洋铭冲过终点线,中国高山滑雪队在北京冬奥会的赛程画上了句号。尽管20日在混合团体比赛中不敌瑞士队无缘晋级8强,但对首次参加该项目的4名中国运动员而言,他们是“雪飞燕”放飞梦想的最佳参与者。

世界上最美的十大山峰(高山上的蛰伏与突破)(1)

2月10日,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全能比赛在北京延庆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图为中国选手张洋铭在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作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高山滑雪在速度与技巧的精妙结合中尽显滑雪运动的魅力,与夏奥的田径、游泳项目一样,冬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向来是众星云集。和世界顶尖高手过招,“蛰伏”和“突破”是贯穿中国高山滑雪队的两个关键词。

对底子薄的中国高山滑雪队来说,北京冬奥会步步是突破。

此前,中国仅参加过六届冬奥会的高山滑雪比赛,且每次只有一男一女两人参赛。本届冬奥会张洋铭、徐铭甫、孔凡影、倪悦名为中国拿到4个参赛名额已创纪录。

而在参赛的小项上,中国同样实现了突破。过去主要参加回转、大回转等技术型项目的中国队,成功“解锁”了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全部11个小项的参赛资格,其中男、女子滑降、全能和混合团体,均是首次参赛。

突破不止于参赛资格和项目,更在于运动员在“雪飞燕”高山上的拼搏完赛。

在速度最快、难度最大、完赛率本就不高的男子滑降项目,面对“雪飞燕”落差近900米的“滚石”赛道,首次站上冬奥赛场的徐铭甫顶住压力顺利完赛,填补了中国冬奥军团在该项目的空白。从此冬奥会高山滑雪竞速赛场有了中国运动员的成绩。

中国滑雪小将的出色表现也打动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他将一块亲笔签名的限量版奥运会纪念手表赠予徐铭甫,以示鼓励。“表”彰的背后,是对中国高山滑雪历史性突破的肯定和赞许。

8天后,孔凡影在女子滑降比赛中再次征服“雪飞燕”,继徐铭甫后又为中国高山滑雪项目取得新突破。类似的突破还存在于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全能和混合团体等各项比赛。

赛前有评论称,对中国高山滑雪队而言,参赛便是突破,若能完赛更是胜利。北京冬奥会期间,孔凡影、徐铭甫、张洋铭开启“劳模”模式,3人均参加6个小项,力求在每个小项留下中国运动员的成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孔凡影在个人参与的6项比赛中均顺利完赛,“雪飞燕”赛道尽是她不凡的身影。

然而不为众人所熟知的是,一系列重大突破的背后,是长时间的蛰伏。

北京冬奥周期,中国队卧薪尝胆,多次远赴欧洲训练比赛,虽然极少出现在世界杯分站赛的舞台,但一直在国际雪联其他级别的赛事中稳定参赛。为了实现全项目参赛,人才稀缺的中国高山滑雪队只能从技术型项目选拔合适的运动员来练习速度型项目,张洋铭、孔凡影等4人作为国内高山滑雪的佼佼者,自然肩负起了重任。

速度与危险相伴,受伤是这项“勇敢者运动”常有之事,徐铭甫曾摔断过肩骨,张洋铭摔断过腿,孔凡影至今还记得自己练习速度项目摔得最惨的一次。“人都摔到赛道护网外面去了。”那一次摔倒她咬伤舌头、血流不止,坐在雪道上哭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很委屈,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她歇了歇又爬起来继续练习。

事实上,欧美选手很少兼练速度和技术型项目,兼项对孔凡影等人是一大挑战。不过,正如中国高山滑雪队领队刘祯所言,兼项确实难为运动员,但“如果不走这一步,就很难迈出下一步”。

所幸,所有的汗水和等待都值得。多年的蛰伏和备战,换来了在小海坨山山顶与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同台竞技,也换来了中国高山滑雪在冬奥赛场的重大突破。

诚然,中国队与欧美强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北京冬奥会期间,4名运动员并没有站上领奖台赢得金色冰墩墩,不过他们在赛场上敢打敢拼的金色品质,却值得所有人为之点赞。

孔凡影4人当天参赛的这条高山滑雪混合团体赛道名为“彩虹”。风雨过后定能见彩虹,进阶后的新世界依然有更高的台阶等着他们去跨越,但4名滑雪小将已经擎起了中国高山滑雪旗帜,迈向新征程。(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