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好申请吗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校长
作者|沈春蕾
陈繁昌
2001年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自然科学学院院长,2006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助理会长,2009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学第三任校长,2018年出任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校长。
在我国,一所稍具规模的高校,教师、员工动辄上千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也不乏一些“小而精”的高校。
相比于其他高校,这些学校有着自身的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在这条道路上,它们走得并不慢。
位于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我们的学校,教职员工不到200名,但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学校已成为世界上研究和论文被引用率增长最快的学术机构之一。”
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表示,希望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科技类大学与地方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一所科技类大学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陈繁昌: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机构的一部分。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大学,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支持。
同时,大学也有责任帮助全社会,特别是在当今发生新冠疫情的危急时刻。
至于大学的职能,首先要认识世界、创造知识。
为此,我们需要从全球招募最好的研究人员和教职人员。此外,高校还要承担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也就是培养学生。
从学生到博士,到博士后,再到研究人员,人和知识是大学两个主要的产品。
如今的科技类大学也在承载着双重使命,一是进行研究和教育,二是创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后者既是使命,也是挑战和责任。
在这两者之间,没有第一个使命就不会出现第二个使命。
而如何在两个使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此前,您曾担任过香港科技大学的校长。从香港科大到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您对地方新建科技类大学有哪些理解和认知?
陈繁昌:无论是香港科技大学还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其成立的初衷都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比如,在香港科技大学成立的前期,香港认识到自身不能够再依赖于低成本的制造业,而是要吸引并培养高科技和商业人才。
在当时,高科技与商业正是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成为了香港科技大学当年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成立的情况与之有些类似。
早在15年前,沙特领导人便意识到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用完,应该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未雨绸缪,投资未来的技术和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让沙特经济走向多样化。这也成为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成立初衷。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香港科大还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其背后代表的都是世界范围内成立科技大学的一股热潮。
其产生的原因在于相较其他类型高校,科技类大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优秀的科技人才,而一旦此类人才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发展相结合,既可以成长为创新类科技企业的创造者,也可以凭借自身实力,成为技术的领导者。
而这种对商业和科学领域的双重影响,使得科技类大学成为最契合各地政府发展目标的高校类型。事实上,它们也的确在深刻改变着很多地方的发展业态。
找到合适的人
《中国科学报》: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为什么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陈繁昌:我认为一所高校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人。其中,既包括聘用最好的教职员工,也包括招收最好的学生。
以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为例。自成立以来,学校共经历三任校长。其中,首任校长施春风此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第二任校长让·卢·沙梅欧(Jean-Lou Chameau)担任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校长,我作为第三任校长,此前是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举此事例,仅想说明一所好的大学一定要有优秀的教授以及管理者,才能够吸引到优秀的学生。
要知道,高校中的教授往往拥有强大的关系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和人脉,而这些是金钱买不到的。
《中国科学报》:在沙特众多高校中,您希望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繁昌:在成立之初,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就已经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全球性大学的定位,我们希望这所年轻的大学有足够的能力吸引到全球各地最优秀的人才,为沙特乃至全世界的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目前我们的教职员工来自于全世界50多个国家。这样的大学在中东乃至北非地区是不曾出现过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更像是沙特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实验、一个试点。
大学更应带来实际影响
《中国科学报》:您提到科技类大学的使命涉及社会、教育与产业等领域,那么在您看来,科技类大学应该如何处理好与社会、教育、产业之间的关系?
陈繁昌:科技应该像文学和音乐一样,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工具。
民众只有掌握了科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
要知道,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当下,如果离开科技,整个社会的运转都会出现问题,更难提进步,此次暴发的新冠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科技应该成为各级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未来领导人以及公众所具备的观点和知识才能够推动社会各行业的发展。
与之同样重要的是,科技也有助于变革和改进教育方法。
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疫情背景下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
当前,各行各业都需要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和改进产品,而更重要的是,新技术不仅会颠覆现有的行业,还催生出新的行业。
因此,有远见的行业领袖应投入研究,开发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实现增长。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教授认为自己是来科技大学作研究的,而研究就意味着要探索未知,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这些研究可以产生什么用途。
这种状况是需要扭转的,毕竟社会期待大学可以带来实际的影响,希望大学可以帮助社会创造工作岗位、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给产业界带来改变等。
《中国科学报》:发展至今,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陈繁昌:我想从两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一是全球角度,二是本地角度。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历史非常短,有些人并不知道我们是谁,也不知道我们做了什么。这是每所新建大学都会面对的困难。
对此,我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以打动更多人了解并加入我们。
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本地的角度来看,科技类大学的双重使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切实困难。目前我们在第一个使命——研究和教育方面做得还不错,并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但在第二个使命——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方面,我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才能够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
《中国科学报》:对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未来的发展前景,您有怎样的展望?
陈繁昌:一方面,我希望学校的科研人员以及他们取得的成就可以得到更多认可,并能给世界带来切实改变;另一方面,我更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创业,建立一批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企业。
从目前来看,后者是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
为此,我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鼓励所有学生至少有两周的课外体验时间,用以体会创业者的创业精神。
我将该项目称为“全民创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打造成为“创新的摇篮”。
《中国科学报》 (2021-01-26 第7版 视点)
编辑 | 赵路
排版 | 郭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