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1)

大海是什么颜色的?今年7岁的范范(化名)挠了挠头,想来想去,最终小心翼翼地说出:“红色的。”

大海是红色的,天空是黑色的。

类似这样“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许多与范范一样的自闭症儿童的脑海中,很多很多。人们亲切地将自闭症孩子称为“星星的孩子”。

今年4月2日,是第12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爱心企业,举办了“让爱来,让碍走”公益徒步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关爱自闭症特殊群体。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2)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3)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4)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5)

自闭症群体镜像

有人研究生毕业

依然有社交障碍

“范范,你多大了?”

“我刚才看到了星兽猎人,我想要星兽猎人。”

如果没有引导,范范似乎永远答非所问。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6)

他们非常不喜欢跟别人沟通,只喜欢自己跟自己说话,这种特征很明显。他们不明白应如何对待他人,不知道怎样跟人相处,简单来说就是情商极差,在语言理解和社交上有障碍。比如说,有个孩子趴在桌上看东西,如果校长过去看看他,他就会跟校长说‘滚’。”从事特教工作17年,为来自全国的800多名特殊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郑州市二七区残联精诚能力训练中心的杨燕老师说道。

“普通的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本上到一岁多就开始关注外界、对别人进行模仿,但是自闭症孩子就不这样做。这就会导致他们在将来就业时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沟通障碍,他们与同事相处会非常困难。”杨燕说。

杨燕记得,有一个孩子,已经研究生毕业了,但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严重的社交障碍。“他对世界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但他并不能自圆其说,对外界有着极为刻板的认知。”

在康复能力训练中心,老师们会通过动手能力的培训,比如用画画去引导他们。然而,绝大部分自闭症孩子会把纸撕烂或者塞到嘴巴里;一小部分孩子拿着笔在墙上、桌上乱画;还有几个在发呆;极小部分孩子安静地坐着在纸上画画,但他们不会换笔,一个颜色的笔,从头用到尾。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7)

300名志愿者齐聚

为“星星的孩子”点一盏灯

杨燕称,据统计,全球有6700万人患有自闭症,中国估计有160万自闭症儿童,他们孤独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渴望爱和温暖。

为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关爱自闭症特殊群体,爱心企业举办了此次“让爱来,让碍走”公益徒步活动。

3月30日上午,来自二七区残联精诚能力训练中心、利世义工互助中心、高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齐聚郑州市经开区经开广场,大家系上蓝丝带,放飞蓝气球,人手一面蓝色小旗,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盏灯,让他们不再孤独。

开幕式上,“星星的孩子”袁小骏(化名)为大家带来了一曲葫芦丝独奏——《龙的传人》,全场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

现场,志愿者们还通过展板、易拉宝的展示,向市民宣传自闭症相关知识,给到场的人发送蓝丝带、宣传页、宣传画册。

2公里爱心徒步行走活动到达终点时,志愿者们一起在中大门放飞写有心愿的蓝色纸飞机,把爱和守护放飞,为“星星的孩子”送上祝福。

为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

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来到现场为活动助力的,除了志愿者群体外,还有河南商报影响力营销中心总监郭晓阳、中大门国际购物公园运营总监陈琳、郑州市二七区残联精诚能力训练中心老师杨燕,以及义工代表李娜。

自闭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去理解、关爱。为纪念这样的日子,举办这次活动,旨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关爱这样的特殊群体”志愿者说道。

“每年的4月2日我们都会做一些倡导,让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所以无法理解自闭症孩子的一些行为、举动,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日子,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孩子,让孩子们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杨燕表示。

个人力量虽小,但无数人汇聚起来就是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义工的价值,倡导社会理解、接纳,共同为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义工代表李娜称。

来源:河南商报

实习编辑:王丽聪

统筹:张红梅

编辑:许 峥

校检:张巧娟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好看” 行不行!!!

志愿者常年关爱  自闭症儿童(爱心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点亮一盏灯)(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