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为什么离开三国志 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蜀国人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蜀书十五,吴书二十。
在《三国志》中只有魏国皇帝有“纪”(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三少帝纪),蜀国和吴国的君主则是在“列传”中(先主传,后主传,吴主传,三嗣主传)。大家都知道纪传体史书源自于《史记》,一般把皇帝的传记称为“纪”,其他人则写入列传中。所以在《三国志》中魏国才是作者承认的正统。
《三国志》作者陈寿本是蜀国巴西郡人,也曾在蜀国为官,按照一般人思维,他应该将蜀国列为正统。而且他编写的《三国志》属于私人修史,非政府行为,没有人强制他必须怎么样。
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陈寿生活年代陈寿生于233年,死于297年,享年六十五岁。蜀国是263年灭亡的,也就是说陈寿前30年生活在蜀国,后三十五年生活在魏国统治下,直至西晋。从时间上看,他在魏晋生活得更久,而且编写《三国志》是在魏晋统治时期,与蜀国关系已经不大。
有人说,古时候读书人重故国情,重气节,虽然亡国,依然会忠于旧主。
那我们就看看陈寿对蜀国的感情如何。
陈寿(233--297)
陈寿对蜀国的感情史书关于陈寿的记载有这几件事:
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晋书 陈寿传》
陈寿为人正直不屈,在蜀国屡屡被贬,不得志。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晋书 陈寿传》
陈寿父亲因马谡之事被连累受刑,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又很轻视陈寿。
上面两件事可以看出陈寿以及陈寿父亲,在蜀国都混的不好。虽然陈寿作为一个正直的史官,没有因此而故意抹黑诸葛亮父子,只是实事求是记载,但依然遭受了很多非议。
因此即便他对蜀国没意见,估计好感也不多。而且投降魏国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很明显,对蜀国情感一般,没有为其守节的意愿。
蜀国作为正统没多大说服力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而且蜀国地盘小,势力弱,地方也偏远,不在政治文化中心。
反观魏国,不仅实力强大消灭了蜀国,而且一直占据中原之地,这可是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这是实实在在的优势。而且曹魏虽然篡汉,但毕竟是汉献帝亲自禅让的,在流程上还是比较受认可的。
而且陈寿在魏晋为官,虽然是私人编写史书,要是不把当朝者的位置摆正确,还想不想混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在书中对为曹魏和司马氏也说了不少好话。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陈寿要把魏国尊为正统。
陈寿的《三国志》能名列“四史”,说明他还是有史家之风的,比较公正客观。即便和诸葛亮父子有仇,对他们所写也基本符合事实。
后人称赞他善叙事,有良史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