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

2022年,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从8月开始,“镜头下的大凉山”推出凉山州成立70周年影像特辑,呈现凉山17县市70年来的发展巨变。第十七期,欢迎来到“彝族老家”——喜德县。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1)

喜德县城一角。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2)

喜德县鲁基乡中坝村的村民新居。

喜德县位于凉山州中北部,是现代彝语标准音所在地,被誉为彝族“母语之乡”“漆器之乡”“克智之乡”。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3)

喜德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文旅资源十分丰富。图为当地一处高山草甸上,一对彝族情侣在拍照。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4)

喜德被誉为彝族“漆器之乡”,图为当地开展彝族漆器手绘培训。马海木呷摄

喜德人文景观独具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境内五合大石墓群、茶马古道—登相营古驿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有灵关古道“孔明鸟道”段等名胜古迹,以及小相岭—灵关古道景区、中国邛海·东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红莫温泉康养度假旅游胜地、喜德阳光温泉等丰富的文旅资源。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5)

喜德县俄尔则俄风光。胡小平摄

2020年,喜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阔步迈入新时代。如今,喜德正在深入实施“打造一核、发展一带、开发一片,带动全县”发展战略,全面构建“农业升级、工业转型、文旅突破、基础夯实、治理有序、文明幸福”的发展新格局。以创建脱贫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建设融入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彝族老家”生态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最具“彝族老家”特色文旅知名县,积极融入“西昌德昌冕宁喜德”同城化发展和中国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战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6)

喜德县因地制宜,充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图为生态小葱种植基地。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7)

喜德县通过发展大凉山高端有机特色农业园区,提升大凉山喜德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图为邡达现代农业产业园外景。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8)

近年来,喜德县在教育上投入巨额资金,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成效明显。图为总投资1.25亿元、设施完备的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王成湖摄

十八大以来家乡凉山州的变化(镜头下的大凉山)(9)

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上音乐课。王成湖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