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记者体验不一样的酸爽(新春走基层北纬53度)
位于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是我国边境线上的最北乡镇,这里的冬季长达8个多月,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2.3℃,极寒是这里的代名词。
我国最北的边境派出所就设在这里,23名移民管理警察,担负着173公里中俄边境线的戍边和治安管理任务。
在我国的最北端,中俄两国以黑龙江主航道为界,隔江相望。黑龙江江面往往10月就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新年前夕,新春走基层的记者来到了中国最北端的派出所——北极边境派出所。
对中俄边境173公里的边境线进行分段徒步踏查是北极边境派出所的重要任务,12月28日早上八点,天还没大亮,派出所的教导员牛书磊和民警们就开始了踏查前的各项准备。
北极边境派出所教导员 牛书磊:咱们今天的任务是对小马厂到大马厂方向进行边境踏查, 主要就是看是否存在越界捕捞及越界行为的发生,大家对这个任务是否明白?
当天,教导员牛书磊带领踏查民警们要往返步行10多公里,目的地是中俄边境第137号界碑。江面上刚走出不到10分钟,大家秒变“白眉大侠”。尽管临行前,我们做足了防寒的准备,穿上了最厚的衣服,但江上的寒冷程度还是让我们始料未及,江面上刚刚行进了十多分钟,一位记者的耳朵就冻伤了。
拍摄仅仅进行了半个小时,我们的摄像机就因为温度太低,停止了工作。在对摄像机进行了保暖防护后,我们再次出发。江面行走与陆地不同,凛冽的江风吹在身上,再厚的衣服几分钟也能吹透,极寒气温下,每迈出一步都是与大自然的抗争。巡江踏查行进了一个多小时,一名民警突然坐在了地上。
除了冷,考验人的还有江上的路,民警告诉我们,现在冰冻三尺的江面还算安全,初冬与初春的江面才是最危险的。有一年在一次巡江踏查中,就有一位护边员掉进了冰窟窿里。
民警 史先强:我们在江面走着走着,冰面碎了,人瞬间就掉下去了,当时我们几个得亏是挨得近,反应得也快,当时我们几个也没多想,一使劲给捞上来了,瞬间这名护边员浑身就冒白烟了,身上立马就结了一层冰,像冰屑子似的。
每三天一次对173公里的边境进行分段踏查是23名民警雷打不动的任务。在体感温度接近零下50摄氏度的江面行走,热量消耗极快。午餐显得尤为重要,馒头顶饱,方便面能喝口热汤。
原本在陆地上两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我们跟着民警们走了近5个小时,下午两点多,我们到达了当天巡查的终点,中俄边境137号界碑。
守卫边疆、服务百姓,是北极边境派出所的双重责任,2010年,为了推进警务前移,北极边境派出所在距离北极镇100公里外的北红村和洛古河村分别设立了两个常驻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配备1-2名民警长期驻守,在寒冷的冬夜,他们和村民一起去找过丢失的牛羊,帮老百姓打井劈柴盖房种地,化解邻里纠纷,遏制非法作业,清理界江隐患,驻村民警成了村里的编外成员。
北极边境派出所驻北红村警务室民警 张春亮:你走过的路体现了你心里的认知,因为我没有浪费啊,至少是在我最宝贵的时候,我用在了我自己感觉应该付出的地方。
北极边境派出所教导员 牛书磊:虽然我们戍的是边,但我觉得就像咱们二十大报告里面说的,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都是舍家撇业的,在这里边大部分都是外地过来的,但是在这里远亲还不如近邻,我们慢慢跟老百姓当亲人一样。
北极边境派出所的20多名戍边民警,平均年龄30岁,他们中最长的驻守在边境地区已经21年,最短的也有4年多。在北纬53度,中国纬度最高,冬季最冷的地方,一代代民警扎根“北极苦寒之地”,日复一日守卫着祖国的边境安宁,无怨无悔。
民警们:这里是北纬53度,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敬礼!
(总台央视记者 项飞 白央 李文杰 武兵 刘刚 邱小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