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的简单区别是什么(国人的姓和氏之分)

喜欢读史的朋友们可能会在书上看到类似这样一段话:“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或者家中藏有“某氏族谱”,而打听别人姓名时用“贵姓”,那么到底姓和氏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区别呢?

远古时期,母系氏族公社占社会主导地位,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区分部落,同一个部落使用同一个姓。姓,女所生也。可见,同姓的人皆同一个女性祖先所生,为了避免乱伦和优生,当时人们发现近亲繁殖的婴儿有缺陷,死亡率高,所以社会规定同姓者不得同婚。上古八大姓:姬[jī] 、姜、姒[sì]、嬴[yíng]、妘[yún]、妫[guī]、姚、姞[jí]。另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姚、妊[rèn]。都含女字部首,由此可知,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现在仍以这八大姓为姓的人,家族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

随着人口的增加,部落变得越来越大,自然会发生分解,为了区分同一姓不同的部落,“氏”运用而生。氏很多以官职、封地、行业、出身命名,人们知道某人的氏就大概了解这人的社会地位高低。

古代的氏就像当今的户口一样,假设你有个孪生兄弟,你的兄弟很有出息,获得了北京户口,而你只是三线城市里的普通职员,虽然你们是同一父母所生(姓一样),但户口不一样(氏不同),美丽的姑娘可能更会青睐你的兄弟。所以说“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

姓和氏的简单区别是什么(国人的姓和氏之分)(1)

氏由姓生

同姓不可通婚,那么同氏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就像你的兄弟可以和另一位北京姑娘结婚,自然没有问题。我们的祖先太昊伏羲氏规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到了父系社会,姓和氏也被父系氏族继承下来。但氏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权力获取,女子对外称姓,卑贱的人有名无氏。并且贵族男子只称氏不再称姓,这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

一、称姓,意义不大,姓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不足以表明身份。

二、称氏,氏由姓来,别人知道你的氏,大约也就知道你的姓了。更何况氏以别贵贱,人们自然希望向他人展现自己身份高贵的一面。就像你那位有出息的兄弟,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说自己是北京人显然更有面子。

后来平民也有了氏,大多以行业为氏,如匠者氏匠,屠者氏屠,御者氏车。现今的姓氏,多数确立于春秋至秦汉时期。到了秦汉大一统时期,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出身不再是一个人向上进阶的唯一途径,如秦朝的“军功爵制”,汉代的“举孝廉”。姓和氏的区别也越来越小,最终合二为一,姓即氏,氏即姓,后来干脆就没有了氏,只保留了姓。

最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取消户籍制度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