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口岸是起运港还是目的港,打造速度最快进口口岸
横门水道南侧,广东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下称“九州通”)距离中山中外运码头2.4公里。5月16日上午,这家在全国医药商业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经中山市中山港口岸进口的首批进口药品正式通关入境,见证了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启用的历史性一刻。
中山市首批进口药品顺利通关。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相比以往经由广州、深圳、珠海等药品进口口岸入境后还需长途转运至中山,当天,首批2家企业的货物经海关“即来即验即放”后,仅耗时十多分钟便运送至企业仓储区域。
“依托省药检所中山实验室,通过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我们有信心将中山港口岸打造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进口速度最快、手续最简、流程最优、服务最好的药品进口口岸之一。”
在当天的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启动仪式上,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表示,中山将以药品进口口岸设立为契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开展港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跨境委托生产销售”工作,深入探索“澳门药批 中山制造”模式,谋划建设粤港生物医药合作创新区,努力将中山市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物流高地和生物医药制造大市。
活动现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药品进口口岸的设立,不仅为健康医药企业发展带来利好,更为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打开了新的空间。随着进口药品的入境和流通快起来,中山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节奏更快,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的建设更富想象力,中山健康医药产业“东承”步伐提速,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生物健康医药产业接轨。
提速
“家门口”打通供应链“堵点”
一个离“家”近的药品进口口岸,意味着什么?每家企业都有一本经济账。
日前,一批重约20吨、货值25万美元的原料药从美国纽约发出,目的地广东中山。预计一个多月之后,这批货物可以在中山市中山港口岸登陆,通过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口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通关后,将抵达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在这里的自动化生产车间,进口原料药将转化为一批批维D钙咀嚼片、小儿碳酸钙D3颗粒剂等钙制剂产品,进入全国市场。
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制剂产品。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市场建设于一体的新型中外合资制药企业。目前,这家企业也是排名全球前列、国内前三的钙制剂药品生产企业,其进口钙制剂药品的原料均依赖进口。
5月14日,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田玉苗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公司每年进口钙制剂原料药约2000吨,平均每年有约200条进口货柜通过珠海西域码头、深圳盐田港通关入境,再经陆路转运至中山公司。
入境方案的选择,决定着物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田玉苗介绍,目前经由珠海西域码头、深圳盐田港均可实现1天内通关,在通关验放环节的时效相差无几。但是从码头转运至中山的运输环节产生的成本,成为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以一个40尺货柜为例,经珠海西域码头运回中山的时间约为2.5小时,费用约为1325元;经深圳盐田港运回中山则耗时3小时以上,费用则升至3000元左右。进口货物能否当天运转至中山,还取决于海关当天验放的具体时间节点。
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内,技术人员在做试验。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启用后,情况则大不一样了。根据目前咨询的运输费标准,从口岸到厂区,一个40尺货柜的运输费仅需500元,经口岸运输至厂区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海关验放后当天随时可以将货物运回。
“对我们目前从珠海和深圳的运输成本取一个中间值,每条货柜的运输费用大约是2100元,相比而言,经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入境的运输成本降低了1600元以上,全年可以节省物流运输费30万元以上。”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武平表示,“家门口”的进口口岸,不仅为企业省了钱、省了时间,更疏通了供应链上的“堵点”,为企业发力开展进口药业务注入了信心。
安士,是中山涉及进口药品业务的典型企业代表之一。对于开展进口药品业务的广大中山健康医药企业来说,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的启用,提高了开展国际业务的效率,有利于企业对标国际推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提升发展动能,打造国际化形象。
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钙制剂产品生产线。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强链
找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
当天,香港保和堂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保和堂”)委托中山企业九州通代理进口的18万盒“小儿珠珀散”,也成为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通关的首批进口药品。
保和堂相关负责人蔡丽丽表示,中山港口岸作为广东省第4个药品进口口岸,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位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离香港只有55海里,水陆交通都很便利,每天都有香港往来中山的船运航班,预定船期十分灵活方便,可有效保证货运的时效性,缩短物流周期,将成为珠三角地区最快捷的货物集散通道之一。
香港保和堂制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蔡丽丽。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较之巩固一家企业的产品供应链,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的启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强化全市健康医药全产业链条。
在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所在的火炬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的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是国内首批国家级健康产业园,也是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医疗产业化基地。目前,园区落户企业已超600家,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业、文旅及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格局。当前,火炬开发区已建设涵盖生物医药研发、中试、检验检测、金融资本、孵化加速等全过程、具有生命力的产业创新体系。
但是,从全产业链的维度观察,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在一些环节仍存在短板。对于一个定位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和生物医药制造大市的城市来说,目前,药品分销和流通环节的企业数量仍不多,健康医药产业链的药品流通集散环节仍较薄弱,有待加强。
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的设立,正在为改变这一形势带来有利条件。口岸的设立,为中山市生物健康医药产业的“补链”“强链”提供了重要平台,将有利于吸引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制造业龙头企业、线上线下药品销售平台入驻火炬开发区,实现对中山健康医药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等链条的“补链”“强链”。
药品进口口岸的启用,进一步拓展了国外医药产品从中山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大大提升中山在生物医药流通、服务环节的集聚度,推动中山直接参与国际药品大流通、大循环,有利于中山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有利于中山打造一流的健康医药产业营商环境,集聚医药行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促进医药类大项目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一个全新的开放的药品进口口岸的设立,将为中山生物医药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条件,打开新的突破口。
东承
拓展产业新走廊
拥有药品进口口岸,对于一座城市打造医药营商环境新优势、集聚医药行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助推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
在中山获批药品进口口岸之前,全国共有26个城市设立了药品进口口岸,除个别内陆边境城市因发展边境药材贸易而设立口岸外,大部分城市都在设立药品进口口岸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地。
中山能否复制这样的发展经验?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来分析,更容易理解药品进口口岸对于中山市健康医药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山市中山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世平。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客观发展资源、市场经济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上形成了明确的分工,这决定了火炬开发区未来可以在健康医药产业领域大有作为。”中山市中山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世平认为,国家和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山大力发展健康医药产业的方向是明确的。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塑造健康湾区、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4月,广东省科技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支持中山打造生物医药资源新型配置中心、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
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突出火炬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进一步优化提升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发展定位、产业方向、功能布局。充分发挥药品进口口岸作用,探索“澳门药批+中山制造”等模式。依托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聚焦生命健康、金融科技、数字创意、跨境商贸、文化交流等领域,共建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
目前,中山市正在大力支持火炬开发区打造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标杆、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火炬开发区也正加快“东承”步伐,统筹整合资源,加强与深圳临近片区的产业互动,重点对接产业拓展外溢,联动形成要素汇聚、统筹整合、功能互补、辐射带动的走廊空间。发展健康医药产业,显然是这一产业新走廊中的重要命题。
在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药品进口口岸的设立,正在放大火炬开发区发展健康医药产业的优势。
2020年9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明确将中山市增设药品进口口岸列为重点任务。
“在中山市增设药品进口口岸,就是国家药监局和海关总署支持广东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州、深圳、珠海和中山4个药品进口口岸格局的形成,将进一步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推动健康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角色定位,有利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全方位对接国际药品商贸的开放格局。”健康基地集团副总经理吴琰光表示,《方案》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使用港澳上市药品医疗器械的体制机制,积极稳妥开展港澳药品医疗器械在大湾区内地生产试点工作等,这意味着,中山获得药品进口资质后,将有利于众多本地企业开展或扩大药品进口使用和药品进口生产等业务。
【策划】龚晶
【统筹】罗丽娟 吴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摄影】叶志文 李姗恒
【作者】 何伟楠;叶志文;李姗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