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

中秋夜,
杭州39岁的李保良开着电三轮奔走送快递,
父子三人忙到了深夜才回家。

9岁的大儿子李玉龙带着6岁弟弟李玉航
跟在电三轮的后面,
有时候跑着,有时候滑着滑板车。
每次李保良从电三轮的后车兜取出快递,
两个儿子就会围上来,帮爸爸一起送快递。

孩子们说,
早点送完快递,他们就能早些回家。
这是李保良独自带着两个儿子
在杭州生活的第四年。

三个人一起送快递也是团圆
忙完已是深夜11点

中秋节傍晚5点多,在钱塘区下沙街道铭和社区桂雨坊小区,记者见到父子三人。

那时,小区里过往的居民,大多提着礼物匆匆走过,准备回家吃团圆宴。

空气中隐约飘来饭菜的香气,李保良还有半车快递没送完。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


“今天的件太多了,光要派的就有170多单,中途还收件10多单。”当天上午10点多,李保良去家里把两个放假的孩子接过来,一边带着孩子,一边派件。

“两个小的,很懂事,还能给我搭把手。”李保良说这也是一种团圆。

记者问9岁的李玉龙,中秋节过得咋样?他很认真地回答:“吃了粉丝汤,还吃了蛋黄酥。”一旁6岁的李玉航开心了起来:“中秋能跟爸爸和哥哥在一起玩,太好了。”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


李保良从电三轮中取下一包裹,确认好信息后,递给李玉龙,把一台签收用的扫描仪递给了李玉航。“看清楚门牌号,一定要跟收件人核实信息后,拍了照才能算签收。”李保良叮嘱。

兄弟俩抱着快递,小跑着进入附近一幢居民楼内。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3)


“估计忙完要很晚了。”
李保良继续开始下一个件的派送。这时,中秋的月亮已经缓缓升起。

月光下,父子三人穿梭在铭和社区的一幢幢居民楼间。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4)

送快递的间歇,李玉航看到大月亮兴奋得手舞足蹈,一旁的哥哥略带嗔怪地对弟弟说:“先来帮爸爸,等送完快递再玩。”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5)


当晚李保良收工时,已是深夜11点多。6岁李玉航在电三轮车厢里熟睡,9岁的李玉龙还硬挺着,不停打着哈欠。

四十平的出租房
挂满奖状和奖牌的家

9月11日清晨5点多,两个儿子还在熟睡,李保良出门了。除了送快递,他还兼职送报纸。

四个小时的忙碌后,李保良赶回家给两个孩子做完早饭,收拾完,顺便把中饭也煮上,继续出门送快递。

上午10点多,记者敲开了他们的家门。

“是昨天跟我们送快递的叔叔。”李玉航一见是我,有点高兴。

这是一间40平米的房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朝南的卧室,属于兄弟俩。

“有时我们自己睡这里,有时爸爸会来陪我们睡。”6岁的李玉航说,喜欢爸爸过来陪睡,能听爸爸讲故事,但这样的机会很少。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6)

卧室的墙上贴着兄弟俩从小到大的奖状,边上还挂着上半年李玉龙从校运动会上赢得的奖牌——两金一银。“我400米长跑还打破了校纪录。”9岁的哥哥自豪了起来,他加入了学校的体训队,再过1个多月就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区里的运动会。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7)

朝北的卧室,属于爸爸李保良,但堆放着的几乎也都是兄弟俩的东西,各种书和一些玩具。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8)

卧室通向露台,这个露台是单元楼楼顶的天台,供几家人共用,这里也是父子们最爱的“秘密花园”。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9)

“我们种了菜,有萝卜、丝瓜,还有西瓜。”李玉龙细细介绍着。爸爸出去工作时,这些蔬菜和花花草草都是他带着弟弟一起打理的。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0)

露台上还放着一个浴缸和一张大床。“今年暑假天很热,我们一天空调都没开,晚上爸爸和我们在露台上的大床上睡,还给我在这个浴缸里洗澡、玩水。”李玉航说。

9岁哥哥会做番茄炒蛋花样包菜
兄弟俩吃了第一顿肯德基

临近中午,兄弟俩留记者在家吃饭。

当时,记者表示,今天过节,叔叔请你们吃肯德基吧。两兄弟说,让叔叔尝尝他们的手艺。

“爸爸不在家,都是我做饭,我很拿手的,还教会弟弟洗菜、切菜。今天中午,就来做我的拿手菜,番茄炒蛋和花样包菜。”李玉龙打开冰箱,冰箱的冷藏区,几乎全是蔬菜,门边的隔层上,摆着不到10个鸡蛋。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1)

从冰箱里取出一个番茄、三个鸡蛋、半颗包菜、半颗土豆和小半根胡萝卜后,9岁的哥哥忙了起来。

弟弟穿过家里狭小的过道,从露台来到厨房,给哥哥帮忙。他从冰箱边抽出一张小木台,站上木台,开始帮着哥哥切番茄。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2)


毕竟才6岁,切了半个番茄的弟弟跑去露台玩了。

哥哥李玉龙没有说什么,而是熟练地打开燃气灶,起锅、热油、下菜,随着锅铲的翻炒,小小的家里,飘出了饭菜香。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3)


大概15分钟,两道炒菜出锅。开饭前,记者带着兄弟俩去了小区附近的肯德基。这一次他们没有拒绝。

“叔叔,我们从来没吃过肯德基。”李玉航说。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4)

我让兄弟俩自己选,他们选了半天,各自点了一杯饮料和冰淇淋,“别的都好贵。”

记者又加了一些炸鸡和鸡块,李玉龙一直在边上说:“够了够了,吃不完。”

那天的中饭,记者和这对兄弟一起吃,在他们小小的餐桌上。一个番茄炒蛋,一个花样包菜,还有加餐的肯德基。

吃饭时,李玉航打开电视放起了最喜欢的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爸爸说过,吃饭的时候,可以看会儿电视”。

大口吃着炸鸡,喝着可乐的弟弟很是开心。李玉龙边吃边提醒弟弟,“少吃点,给爸爸留一点。”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5)


记者就着李玉龙做的番茄炒蛋和花样包菜,吃了一碗饭。

“饭一定是要吃完的,吃不完的菜可以留到晚上。”李玉航说。

生意失败、出过车祸
两个儿子是他最大的动力

9月11日下午4点多,忙碌了七八个小时后,李保良得空在一家小吃店吃上中饭。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6)

大概5年前,生下小儿子一年多,李保良的妻子不辞而别,至今没有回过家。

“我很早就从陕西老家到杭州来打工,她出走后,我回老家待了一年多,2018年快年底,带着两个孩子又来到杭州。”李保良说,小儿子出生时,他在下沙一家饮料厂里上班,是一个车间的骨干,原本憧憬着再努力努力争取把家安在杭州。

谁曾想变故来那么快。那时候,小儿子还小,老家能搭把手的亲戚也几乎没有,李保良只能一边带娃,一边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7)

李保良的老家在陕西眉县,那里最出名的是猕猴桃。

2018年,小儿子两岁,李保良贷款20多万,想来杭州做猕猴桃生意。结果,一仓库的猕猴桃运到杭州后滞销,最后还是求助杭州媒体,才勉强卖完。

这次生意的失败,让李保良背上债务,也让李保良感受到了杭州的温度。

他回了趟老家,带着两个儿子再度来到杭州。他租了辆车跑起网约车,“白天带娃,晚上等娃睡着了出门跑车”。

原本以为生活会慢慢好起来,没想到开网约车不到半年,李保良就出了严重车祸。

这之后,他打过很多份工,当过外卖员、修过电动车,直到现在的这两份工作。

“大儿子三岁多,就开始照顾弟弟。来杭州后,我出门工作,基本上就是他带弟弟。”李保良觉得自己挺对不起两个儿子,这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他最大的动力。

家门上贴着两张便利贴,是儿子李玉龙写给他的。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8)

“爸爸,我做的晚饭在厨房的铁锅里。您辛苦了,多吃点,吃饱,我爱你爸爸!

“爸爸对不起,我今天让你生了我的气,你能原谅我吗?我下次不会再这样了。”

李保良独自带娃在杭州生活的前几年,过得很不容易。有时候因为工作,他前脚刚走,大儿子就带着小儿子出门玩,甚至玩到迷路,被小区警务室的工作人员发现。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想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

现在的李保良,还负着债,每个月的收入除供一家所用外,几乎全部拿去还信用卡和贷款。

打着两份工,意味着早出晚归,也意味着没有假期。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19)

跟着爸爸在杭州生活了快4年,两个儿子印象最深的是去年3月的海洋世界之旅。“爸爸花了100块,给我们拍了这张照片。”李玉龙指着卧室写字台的合影说。

李保良有空时,会带着儿子们在下沙周边转转。带他们去乔司农场看水稻生长,带他们去大学的游泳馆里游泳。

从陕西老家出来后,这几年,父子三人就没回过老家。

“杭州真的是座温暖且包容的城市,这几年,我最无能为力之时,总有热心人一直默默关心和帮助。

一直以来,杭州一家慈善机构就在帮助父子三人,“志愿者定期来我家帮忙打扫卫生,逢年过节也会有人来陪伴两个孩子”。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0)

隔壁邻居也会帮着照应。有一次深夜,李玉龙发烧生病,李保良着急带他去医院看病,把年幼的李玉航留在了家里。李玉航半夜醒来,发现爸爸和哥哥都不在,哭得稀里哗啦。

“对面304的邻居听见了,把小儿子抱去了他家,帮我管了一个晚上。”李保良说,这些善意是支撑他努力过好生活的力量。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1)


父子三人租住的元成社区里,有社工和不少居民也关注着他们。“开学前,还给两个孩子送了书包,他们都还没舍得背。”李保良说。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2)


两个儿子在杭州钱塘区文思小学读书,李玉龙上四年级,李玉航上一年级。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3)


“他们的情况,我们掌握的,副校长带队还去家访过。在学校里,李玉龙是个很乐观、活泼的男孩子,尤其在体育方面特别突出,是体训队、足球队的成员。”李玉龙的班主任周老师说,哥哥在体训队的训练很刻苦。

网友鼓励留言刷屏
祝福三个大男人

网友评论中点赞最高的是这么一条:“这样的孩子将来懂得感恩,会有出息的!”

网友“西瓜霜”说——这真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换一个角度想,经济上一时的窘迫不是真穷,我倒觉得这一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其实很富足,精神上的富足。他们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乐观向上,而且从未放弃希望。相信这一家子,一定能走出暂时的困境,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更多人被感动到默默流泪。

网友“佳”:看着看着我流下了眼泪……

网友“Jenny”:看哭了,这两个孩子长大后肯定能承担起责任,因为他们的爸爸就是很有责任的男人,一个人带两个儿子,一直努力工作,脚踏实地,这种男人值得点赞……

网友“老实得很”:别人家的孩子,眼睛湿了。

网友“很简单”:看哭了。

网友“黄小芽”:把我给看哭了。

网友“随缘而安”:看得流泪,命运多舛,坚强努力的活着,孩子懂事,长大后会有出息的。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4)


也有人想带孩子们去吃肯德基,并祝福他们越来越好。

网友“萤火虫子”:愿善良的人终有好报!愿努力生活的人,被全世界善待!

网友“董李”:期盼学校好好养育哥哥这棵体育苗子,让他有更宽广的路可以走。

网友“清风”:生活虽清苦和忙碌,但俩孩子懂事开朗,还有好心人的帮助,相信日子会愈过愈好!加油!

网友“青云”:加油!来杭10几年的湖南人很喜欢杭州这座温暖且包容的城市。

网友“一颗橙c”:写得真好。别的可能做不了什么,我也想带这两个孩子去吃肯德基。

网友“may”:自强不息,这两个孩子真棒,长大一定会有出息的。

网友“静待花开”:好懂事的哥哥。

网友“rena”:日子有点艰辛,但是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网友“日月明”:磨难也是人生中的一种财富,使人更懂得生话,更具战胜困难的能力。

网友“夏建伟-管材.配件大全”:乐观向上的一家人!棒!

网友“小螃蟹”:每个人都在努力,不要轻言放弃。

网友“hzhqm”:孩子们好棒!加油,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网友“海风”觉得9岁的哥哥和6岁的弟弟也是男子汉:不容易,祝福三个大男人。

钱江晚报记者手记:
生活再难,总有阳光照进来

这是我过得最难忘的中秋节。

假期三天,我几乎都跟李保良父子三人在一起。跟着他们送快递,和他们一起吃饭,记录城市里一个小家打拼的日常。

有网友问,人终其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大概就是“爱过,拼过,煎熬过,痛苦过,哭过,笑过……”

而李保良父子三人,很好地告诉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相守为家”,以及什么是“生活再难,也别忘了善良”。

生意失败、负债,李保良过去十多年的人生并不顺利,两个善良的孩子成了他最大的慰藉,也教会他要更努力更积极,是“照进他生活里的光”。

在他们4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李保良把露台打造成了孩子们的“秘密花园”。他教孩子们种蔬菜养花草;用旧货市场淘来的浴缸,给孩子们洗澡;夏天睡在露台的旧床上,数着星星入睡。

外人眼里,可能觉得他们眼下的日子过得有些辛苦,但兄弟俩觉得这样很酷,而且感觉爸爸无所不能。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5)


采访过程中,李保良说起儿子们会愧疚,愧疚自己没能给孩子太多,他说一直教孩子,也希望孩子们“成为手心向下,而不是手心向上的人”。

手心向下,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是这个不到40岁的中年人最大的感悟。

就算暂时身处逆境,李保良也希望带着儿子靠双手慢慢实现逆袭。

李保良不止一次说起杭州的好,这里的人善良温暖。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关照。

中秋节,“跑起来飞快、打破过学校运动会纪录”的李玉龙,跟着爸爸送快递“挣”了四十元。

我问他这钱打算怎么花。9岁的男孩说,20元打算留着给自己和弟弟买文具,还有20元要放到家里的存钱筒里,“等有机会捐给更有需要的人”。

听到这句话的李保良,应该会欣慰吧。(记者 谢春晖)

「 正能量说」

月光下,父子三人的身影,
被拉得很近,又很长。
居民楼之间,穿梭的笑闹声,
传递出家人间最温馨的模样。

父亲很酷,熬过负债和车祸,
一个人担任两个孩子的爸妈,
带他们种菜养花,畅想星辰和大海。
儿子们很暖,
生活过得简单清苦,
却在脚踏实地的日子里,
不忘抬起头仰望星空。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决定联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李保良父子三人颁发一万元正能量特别奖

父子三人对话(父子三人这一幕)(26)


人生多磨难,裂缝才进光。

愿善良的父子三人,
可以一直幸福地彼此守望,相互照亮。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综合自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徐林玲 徐燕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