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吐霜是怎么回事(橡胶制品吐霜表面发白)

 在早年前橡胶制品在工业与机械电子领域运用较多的一个行业,而如今橡胶制品早已突破局限,进过全球各大行业市场,小到生活 日用达到航天军工,所以如今橡胶制品发展迅速也导致市场需求膨胀,上游原料胶种与工艺的增多而产生弊端,比如橡胶制品吐霜发白现象,就成为了常见的问题,那遇到这种现象您该如何解决?

橡胶吐霜是怎么回事(橡胶制品吐霜表面发白)(1)

橡胶在热氧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以分子链降解为主的热氧老化反应(裂解化);二类是以分子链之间交联为 主的热氧老化(结构化)。

橡胶吐霜是怎么回事(橡胶制品吐霜表面发白)(2)

天然橡胶等含有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二元乙丙橡胶、均聚型氯醇橡胶及共聚氯醇橡胶等。这类橡胶在发生热氧老化后的外观 表现为变软、发粘。

橡胶吐霜是怎么回事(橡胶制品吐霜表面发白)(3)

顺丁橡胶含有丁二烯的橡胶在热氧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交联反应,类似的橡胶品种还有NBR/ SBR/CR / ERDM/ FPM / CSM等。这类橡胶在发生热氧老化后的外观表现为变硬、变脆。

橡胶吐霜是怎么回事(橡胶制品吐霜表面发白)(4)

影响橡胶老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氧:氧在橡胶中同橡胶分子发生游离基连锁反应,分子链发生断裂或过度交联,引起橡胶性能的改变。氧化作用是橡胶老化的 重要原因之一。

2、臭氧:臭氧的化学活性比氧高得多,破坏性更大,它同样是使分子链发生断裂,但臭氧对橡胶的作用情况随橡胶变形与否而不 同。当作用于变形的橡胶(主要是不饱和橡胶)时,出现与应力作用方向直的裂纹,即所谓“臭氧龟裂”;作用于变形的橡胶时, 仅表面生成氧化膜而不龟裂。

3、热:提高温度可引起橡胶的热裂解或热交联。但热的基本作用还是活化作用。提高氧扩散速度和活化氧化反应,从而加速橡胶 氧化反应速度,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老化现象——热氧老化。

4、机械应力:在机械应力反复作用下,会使橡胶分子链断裂生成游离荃,引发氧化链反应,形成力化学过程。机械断裂分子链和 机械活化氧化过程。哪能个占优势,视其所处的条件而定。此外,在应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臭氧龟裂。

5、水分:水分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橡胶在潮湿空气淋雨或长期浸泡在水中时,容易破坏,这是由于橡胶中的水溶性物质和亲水基 团等成分被水抽提溶解,水解或吸收等原因引起的。特别是在水浸泡和大气曝露的交替作用下,会加速橡胶的破坏。但在某种情况 下水分对橡胶则不起破坏作用,甚至有延缓老化的作用。

6、油类:在使用过程如果和油类介质长期接触,油类能渗透到橡胶内部使其产生溶胀,致使橡胶的强度和其他力学性能降低。油 类能使橡胶发生溶胀,是因为油类渗入橡胶后,产生了分子相互扩散,使硫化胶的网状结构发生变化。

7、其它:对橡胶的作用因素还有化学介质、变价金属离子、高能辐射、电和生物等。

橡胶吐霜是怎么回事(橡胶制品吐霜表面发白)(5)

橡胶老化的防护方法有哪些?

橡胶与合成胶种硅橡胶制品不同,由于橡胶的老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化学反应过程,而且要绝对防止橡胶老化是不可能的,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延缓橡胶老化的速度 ,从而达到延长橡胶使用寿命的目的。防老化措施主要有物理防护及化学防护法。

物理防护法是指尽量避免橡胶与各种老化因素相互作用,如采用表面度层或处理,加光屏蔽剂,加石蜡等。

化学防护法是指加入某些物质来防止或延缓橡胶老化继续进行,如加入胺类或酚类化学防老剂。

防老剂的并用效应有哪些?

为了提高防护效果,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选用二种或二种以上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防老剂进行并用,或选用同一防护机理的防老剂并 用,或选用在同一分子上按不同机理起作用的基团同时存在的防老剂,并用后效果有三种,如下:

1、对抗效应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防老剂并用时,所产生的效果要小于他们单独使用时的效果之和。研究表明,当显酸性的防老 剂与显碱性的防老剂并用时,由于二者将产生类似于盐的复合物,因而产生对抗效应。

炭黑在橡胶中既有抑制氧化的作用又有助氧化的作用,在链断裂型防老剂存在下,炭黑的抑制效果减小,或在炭黑存在下防老剂防 护效能下降,都清楚的表明他们之间产生了对抗效应。

2、加禾效应 是指防老剂并用后所产生的防护效果等于他们各自使用小之和。在选择防老剂并用时,能产生加禾效应时基本的要求 。同类型防老剂并用后通常只产生加禾效应,但有时并用后会获得其他好处。例如,两种挥发性不同的酚类防老剂并用,不但能产 生加禾效应,而且与等量的单独使用一种防老剂相比能够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发挥抑制效能。

3、协同效应 是指防老剂并用后效果大于每种防老剂单独使用的效果之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