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永定河补水今天流到哪里了(永定河时隔25年首次全线通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在华北大地迤逦穿行的永定河,迎来了令人激动的时刻——

9月27日,永定河的生态补水与永定新河连通,顺利入海。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实现全线通水,这也是永定河自1996年以来首次实现连山通海的全线通水。

永定河,西出太行、北接朔漠、横卧燕赵、东入渤海,流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5省份。长期以来,永定河流域断流问题突出,特别是卢沟桥以下河道常年断流。

如今,大河再奔涌,让沿途山更青、地更绿、景更美。峥嵘太行深山,飞瀑流泉;广袤朔北平野,长河落日。卢沟桥下,再现一桥分两月;大兴机场,“凤凰”翔于水云间。

永定河如何从断流到复流、再从复流到长流?蓝蓝天工作室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一个月向永定河平原段补水近7000万立方米

9月27日,在天津屈家店水利枢纽,水花翻卷,奔涌而来,顺利“牵手”永定新河。

2022年永定河补水今天流到哪里了(永定河时隔25年首次全线通水)(1)

上图:9月27日,在天津屈家店水利枢纽,永定河的生态补水与永定新河连通。(资料照片)

从源头到河口,永定河全线通水,全河清水奔流。

水是河流的命脉,但缺水问题困扰着永定河。“流域流经的省份皆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沿线各地一度无节制引水、蓄水、抢水,永定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量超过了承载量,断流成为必然。”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永定河流域洋河、桑干河、永定河、永定新河4条干支流68%的重要河段多年来出现断流。

生态补水,成为复苏永定河的关键之举。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印发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提出建设“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将永定河打造成为贯穿京津冀晋的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多部门联动,多水源统筹,永定河生态补水持续开展。2017年以来,海河水利委员会统筹协调,京津冀晋四省市和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把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放在突出位置,实施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水量统一调度。4年来,生态补水近9.6亿立方米,桑干河、洋河、永定河(三家店以上)及永定新河719公里河道基本实现全年有水。

2022年永定河补水今天流到哪里了(永定河时隔25年首次全线通水)(2)

上图:永定河北京房山段补水后,清水淙淙。(资料照片)

8月28日以来,各地各部门通过联合调度册田水库、友谊水库、洋河(响水堡)水库、官厅水库、三家店、卢沟桥枢纽等工程,统筹官厅水库来水、小红门再生水、引黄水、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和北运河等多种水源,开展生态补水。截至9月27日,已累计向永定河平原段补水近7000万立方米,实现永定河全线通水入海目标。

永定河全线通水入海,除了“人努力”这一决定因素,也有“天帮忙”的有利影响。今年汛期,北京等地雨水丰沛。根据北京市水务局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26日,北京出现主要降雨过程近80次,累计降雨量比去年同期偏多7成,形成水资源量56.21亿立方米。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有效降水,助力生态补水。

目前流域内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7米;河湖水质得到显著改善,Ⅲ类水质河长占比达到63.4%,劣Ⅴ类水质河长下降至4.6%。

补水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秘书处秘书长乔根平认为,永定河生态补偿应以水量为核心,兼顾水质,下游补偿上游、发达地区补偿欠发达地区,引入水权交易机制,实现补偿可持续性。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疏浚、修复河道581公里

北京地铁14号线园博园站,窗外澄江如练,绿树四合,这里便是永定河。

近日,位于附近的永定河晓月生态修复工程完工。通过这一工程疏浚河道,连接了晓月湖和园博湖。此外,项目区栽种了鸢尾、千屈菜等绿植,绿化面积近135亩,实现水润绿、绿护河的良性循环。

2022年永定河补水今天流到哪里了(永定河时隔25年首次全线通水)(3)

上图:位于河北固安县的永定河河道水清树绿。(资料照片)

在上游桑干河,山西省朔州市一手“清河”,清除河道淤泥、垃圾,清理黑臭水体等;一手“增绿”,绿化岸线、栽种树木、打造景观。桑干河成了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黑鹳、天鹅、遗鸥、苍鹭、绿头鸭等十余种野生鸟类在此栖息。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体现在永定河全流域中。河北省以流域为整体,以河系为单元,对沿线围垦养殖、乱堆垃圾和污水直排等问题开展清理。 北京市确定了河道综合整治、水源涵养、河道防护林等5大类46项重点工程。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学增介绍,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中,从流域层面加强治理项目统筹实施安排、统筹规划设计、统筹建设管理,采取河道主槽整治、河岸绿化、生态护岸等措施,累计疏浚、修复河道581公里。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效日益显现。湿地、绿地多了,生物多样性恢复了。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达到245万公顷,河滩地植被覆盖率提升至27.3%,累计调查发现高等植物375种、鱼类40种,官厅水库等重点区域鸟类达到348种,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逐步提升,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初步形成。

将以水定产、量水而行,打造涉水产业

永定河有了水,如何才能水长流?

高粱红、玉米黄,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笼罩着田野。在永定河流域上游,一场旱作节水农业的试验正在开展。

中国农业大学携手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了大同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基地。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依据上游地区旱、寒的特点,试验耐旱杂粮品种,推广节水集成技术,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流域沿线的节水农业不断推进。永定河流域通过灌区改造等项目,力争实现年节水能力4000万立方米。

以水定产、量水而行。水资源倒逼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流域各地着力打造“永定河绿色产业带”。

靠水吃水,打造涉水产业。永定河流域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05座,国家级湿地公园6家、省级湿地公园10家。各地进一步推进水库供水、水产养殖、文旅开发等水库特许经营业务。

以景为媒,发展旅游产业。永定河沿线共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51个、3A级景区91个。各地借助好风光,打造度假村及户外营地等特色旅游线路、文化和康养休闲综合体、都市亲水旅游产品。

据介绍,今年至2023年,永定河流域将启动涉水资源运营、现代农业、绿色环保、文旅康养四大产业37个项目,预估投资总额将超过718亿元,其中文旅康养产业占91%。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