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第四次会战失败后薛岳被撤了(第一次长沙会战)
抗战期间,长沙可以说是日军的噩梦。
从1939年到1944年,中日双方围绕这座岳麓山下的小城,前后展开了四次会战。日军先后进攻四次,投入数十万军队,前三次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44年,日军最后毕其功于一役的垂死挣扎,才最终攻下了长沙,但不久就投降了。
今天,就来回顾一下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与冈村宁次的首次对决。
1.战役背景
抗战时期,湖南是国民政府粮食、兵员及工业资源的重要供给基地。武汉、南昌失陷后,长沙的战略地位已变得特别突出,成为屏障中国战略大后方门户上的战略要点。
当时,长沙是华中战略重镇,粤汉铁路之要冲,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即设于此,几十万中日军队在湘北新墙河一线隔河对峙。
1939年8月中旬,为打击中国军队继续抗战的意志,冈村宁次制定了《湘赣作战计划》和《江南作战指导大纲》,决定在9月中旬以后,通过奔袭攻击,在最短时间里将第九战区主力部队歼灭。
而早在4月21日,蒋介石及其军委会就指示第九战区:“湘北方面之作战,应先立于不败之地,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设之数线阵地,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万一敌进逼长沙,我应乘其消耗既大,立足未稳之际,以预先伏置于长周边之部队内外夹击,予敌以致命打击。”
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认真吸取了南昌会战失败的教训,特别注意破坏一切可资日军利用的道路。而后,湘赣公路、湘鄂公路及长沙周边数条主要公干道、粤汉铁路岳阳至株洲段、湘赣铁路株洲以东,都在民众的支援下进行彻底破坏或者拆毁,使日军机械化部队及重炮兵难以行动,日军被迫以马匹拖拉山炮,行动速度变得延缓。
2.日军进攻
8月下旬,日军大本营以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任总指挥,在100多架飞机和300多只舰船配合下,10万大军兵分6路发动“湘赣作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了!
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一方面命令前方各部队严加戒备,一方面制定了一个“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计划,准备诱敌深入,在长沙聚歼日军主力。
此次会战,主要分为赣北、湘北和鄂南三个方面的作战。
赣北方面,日军在9月14日夜开始钳制性攻击。第106师团以主力由奉新、靖安一线西犯,第101师团佐枝支队由大城南犯,高安城不久失陷,但很快又被我军夺回。
鄂南方面,日军第33师团于9月21日由通城进攻,23日攻陷第79军主阵地麦市,然后向湖南平江进攻。战区副司令长官杨森指挥第27集团军,先后在鄂南、幕阜山等地阻敌第33师团南下湘北。
湘北方面,日军王牌第6师团于9月18日向岳阳以北新墙河中方阵地发动试探性进攻,至23日,第6师团及第13师团奈良支队在飞机炮火支援下,向新墙河共发动8次进攻,皆遭中国军队第52军的顽强抵抗。无计可施的日军最后依靠释放毒气,突破新墙河防线,沿汨罗江向南推进。
此外,日军第3师团上村支队在海军舰艇支持下,释放烟雾弹和毒气,自汨罗江以南的营田登陆。
湘北战局越发紧张,9月24日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举行最高幕僚会议,对湘北会战提出了甲乙两个方案。
甲方案的代表是白崇禧,他深得毛主席《论持久战》的精髓,从中国抗战的长远全局着想,主张不轻易与敌主力进行硬拚决战,以免过度损耗国军元气,要求应先将敌主力深入诱至长沙以南地区,而后以机动的运动战为主,广泛的游击战为辅,逐步打击消耗敌人。
而乙方案的代表陈诚,则主张诱敌至长沙城,而后在长沙聚歼日军主力。
蒋介石采纳批准了白崇禧的甲方案:敌人进攻长沙时,可在铁路线正面逐步抵抗,消耗敌人,换取时间;等到敌军突入长沙附近时,逐渐退到株洲、浏阳、醴陵地区。
说简单点,如果要执行甲方案,则意味着弃守长沙。
对于国军来说,上海、南京、太原、徐州、广州、武汉、南昌等一个个大城市都已弃守,也无畏再丢一个长沙,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3.坚守长沙
接到军委会和白崇禧的命令后,薛岳不以为然,骁勇善战的他决心要在长沙与日军大干一场。
9月29日,长沙周边已炮声隆隆。
白崇禧和陈诚火速赶往长沙,传达蒋介石退守的旨意。起身之前,陈诚曾提出长沙“守”与“不守”两方案,蒋介石批的是“不守”。
白、陈两人向薛岳传达最高统帅的退守旨意后,薛岳情绪十分激动,坚持认为长沙战略地位之重要;若撤退到衡阳等地,不仅影响民心、士气,对于今后兵源、粮食等补给都会造成很多的困难。
原本就主张在长沙与敌主力决战的陈诚,见白、薛两人僵持不下,提出建议:“不如且就当前敌我情势,研究我军有无一战之可能?”薛岳坚称士气甚盛,可以与敌在长沙一战。
薛岳又给重庆蒋介石打电话,当时是宋美龄接的电话。
薛岳在电话里慷慨激昂地说:“我就要在长沙打,如果湖南战胜,是国家和委员长之福;如果战败,我就自杀以谢国人!”薛岳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宋美龄。
次日,宋美龄给薛岳回话,说:“伯陵兄,委员长说了,要有这个信心你就打,这个时候我们难得有这样的信心,有这个信心我们为什么不要呢?你这不是抗命,现在委员长重新下个命令,配合你。”
9月26日,蒋介石和军委会终于同意批准薛岳在长沙附近与日军主力决战,并电令第九战区:准备以六师兵力,置长沙附近,由薛长官亲自指挥,袭击向长沙方面突进之敌。
4.城下反击
薛岳随即将司令部从长沙迁往衡阳,并迅速制定了《在长沙以北地区诱敌歼灭战之指导方案》,重新调整了会战部署:在长沙以北正面及左右两翼福临铺、桥头驿地区,埋伏了共计7个师兵力,待敌军主力进入伏击区域后,将发动突袭包围聚歼之。
赣北方面,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统一指挥第一、第十九、第三十集团军,在高安、奉新、修水、铜鼓各地,阻击日本第11军第101、106师团,使其不能窜入鄂南、湘北,保障我主力军右侧安全。
日军在赣北不断遭到我军伏击、侧击和夹击,冈村遂于9月29日下令106师团撤退。
湘北方面,日军于9月26日渡过汨罗江后,到处受到国军的顽强阻击。当日军第6师团、奈良支队和上村支队企图从三面包围第15集团军时,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获批准后,指挥各军有序撤退,使日军企图围歼该集团军的计划破产。
9月28日,第6师团及上村支队分两路向南进攻,在福临铺、石门痕遭到张耀明52军195师伏击,上村支队在粟桥遭到73军77师的伏击。
9月30日,张耀明指挥52军3个师向永安市、上杉市日军进攻。
至此,从赣北、鄂南策应湘北战场的日军都遭到中国军队的节节阻击或伏击。
而湘北日军,自恃武器装备和陆海空优势,仍孤军冒险向长沙正面逼近。他们进至距离长沙20华里地带时,又不断遭到中国伏兵四处袭击。
坐镇湖北咸宁指挥所的冈村宁次突然警觉,联想到万家岭的教训,唯恐又一次掉入薛岳的“口袋阵”,仔细权衡后,知难而退,在10月1日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薛岳获悉后,立即命国军全线追击。
5.
至10月14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结束。
而后,日方和中方各自都公布了战果:日方声称此战毙、伤、俘国军4.8万余人,而日方的伤亡数字仅为3600人。中方则宣称日军死伤3万余人,第九战区的伤亡人数为4万余人。
虽然双方对歼敌数量尚有争议,但无论如何,此战日本无功而返是真确的。
中国第九战区部队挫败日军的战役企图,予敌以有力打击,大大消耗了日军的人员和装备。
此战发生时,德国已开始在波兰土地大肆横行,二战爆发,欧洲笼罩着法西斯的阴云;而在遥远的亚洲,全体中国军民英勇奋战,粉碎了10万日军企图围歼第九战区主力和攻占长沙的迷梦,军队士气得以提振,抗战必胜的信心更增强了。
关注头条号“韦老师讲二战史”,为您呈现更多鲜为人知的二战轶事与人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