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研习君语

鸟中之王称凤凰,木中之王为黄杨。黄杨木在古典家具中有着很微妙也很特殊的位置。我们看到的黄杨木作品多为工艺品摆件,家具成品数量稀少,在古典家具的使用中多用来点缀。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怎么见不到黄杨木的大件家具呢?那么黄杨又是什么样的木材呢?

01初识黄杨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中,黄杨木的描述如下:

黄杨(Buxus sinica)为中国特产,充分生长时可成中型乔木,木质致密坚韧,为制作工艺品良材,旧时以此制梳,刻印亦佳。根入药,治风湿痛,叶捣烂敷热疖,又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黄杨木,黄杨科(BUXACEAE)黄杨属(BuusL.),别名万年青、 千年矮、豆瓣黄杨。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

黄杨之树枝、叶 / 摄于云南芒市孟巴娜西植物园 / 周默《中国古代家具用材图鉴》

黄杨木属常绿灌木小乔木,高1~3米,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北方地区均有分布,其生长于海拔1200~26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谷、溪边和林下,其生长极其缓慢,至少要四十年以上树龄者才能作雕刻材料,有千年长一寸之说,极其珍贵。

黄杨木在历史典籍中有许多神秘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

黄杨生诸山野中,人家多栽插之。枝叶攒簇上耸,叶似初生槐芽而青厚,不花不实,四时不调。其性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其木坚腻,作梳剜印最良。按段成式,《西阳杂俎》云:世重黄杨,以其灭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以阴晦,夜无一星, 伐之则不裂。

苏东坡诗云:

园中草木春无数,惟有黄杨厄闰年。

实际上黄杨木遇闰年不长反而退三寸之说是没有依据的。黄杨木生长确实缓慢,可能是用材树种中生长最为缓慢的种,故有“千年矮”之说。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3)

黄杨树干 / 多弯曲,且粗细不一。黄杨生长缓慢, 常见于高山或峭壁之上,极难成材,故有“千年矮”之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4)

心材有浅褐色纹理,深色部分为疤节或内朽所致,有此缺陷者不宜用于家具、工艺品或佛像制作 / 周默《中国

黄杨木的气干密度0.94g/cm3,心边材不明显,新切面一般呈淡黄色,俗称“象牙黄”,老者黄中泛红褐,色如古铜,木材致密细腻。

在我国黄杨木的生长范围较广,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都有广泛的分布,其枝叶繁茂,不花不实,四季常青。在热带、温带均为较常见的常绿植物。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5)

黄杨木切面 / 心材颜色是标准的黄杨木色即浅淡黄色,也有人称之为“象牙黄”

黄杨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是看不出毛孔的,几乎没有纹理,古朴美观,硬度适中,光泽感强,油质饱满,木质光洁,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最佳材料,经精雕刻细磨光之后能与象牙媲美。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6)

锯解5年的黄杨木弦切面 / 表面颜色逐渐加深,与新切面之浅黄色对比明显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7)

黄杨木方材端面 / 上蜡后颜色加深

黄杨木本身还具有一种很轻很淡的清新香气,雅致而不俗艳,并且可以驱蚊,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

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常采黄杨叶做止血药,放置黄杨树枝驱蚊蝇。在中国民间,黄杨木制品一直被奉为百毒不侵、镇恶避邪、平安吉祥之上品。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8)


02 黄杨家具

真正的黄杨木主干不粗,弯曲较多,生于岩石丛或贫瘠的土壤中,大料难得,故黄杨木多用于家具的镶嵌或个别部件如卡子花,也用于小型器物的制作,较少用于大型家具的制作,与其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9)

清雍正到乾隆 黄杨随形雕架格

福建的武夷山、湖北的神农架、贵州的梵净山、云南丽江等地的黄杨木材质细腻、光洁,比重大,多沉于水,是国产黄杨木之至佳者。

郑万钧《中国树木志》第二卷记录了黄杨属12个种。

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记录了3种,即黄杨( Buxus microphylla var.sinica)、锦熟黄杨( Buxus sempervirens)、雀舌黄杨( Buxusharlandi )。

古代家具所用的黄杨木也不止一种,其木材特征相同或近似。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0)

清 黄杨木随型香几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1)

清 黄花梨嵌乌木黄杨木玫瑰椅(直棂为乌木、卡子花为黄杨木)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2)

清 黄花梨及黄杨木三围屏罗汉床(围子板攒框为黄杨木)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3)

二十世纪 黄杨木灯挂椅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4)

清乾隆 紫檀嵌黄杨木宝座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5)

清 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宝座屏风 北京故宫博物院家具馆


03 木中君子

黄杨木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渔称其有君子之风,喻为“木中君子”。在他的《闲情偶寄》更是记有:

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

《博物要论》中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由此可见黄杨木的生长着实不易,一木难求。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刻,这时黄杨木的直径也只有3~5寸左右。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6)

清 玳瑁嵌象牙黄杨木屉四合如意盒

在《酉阳杂俎》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的记载:

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

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为黄杨木作品成为人们心爱的把玩之物增添了很多情趣。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7)

清乾隆 黄杨木雕福禄万代匏形盒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8)

清 黄杨木雕佛手形盖盒

黄杨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它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无从考证。黄杨木雕最早作为一件单独的圆雕工艺品出现,目前有实物可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铁拐李”雕像,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19)

元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通高3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黄杨木雕作为一门独立的工艺门类,其起源不晚于元代。

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擅长塑造戏曲人物、神仙佛道、婴戏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象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0)

清 黄杨木雕瘦骨罗汉 南京博物院 藏

晚清及民国是黄杨木雕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刀法纯朴圆熟,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虚实相间,兼具诗情画意的特点。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1)

黄杨木随雕根形底座


04 木中象牙

“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木本是难得之物,又有“木中象牙”之称。这就使黄杨木雕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了收藏投资的价值。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2)

在玩黄杨木的人当中大致分两类,一类人是玩料的,玩的是木头本色的色泽、纹理、手感等等因素,所以对木料的要求要高,以纹路密集、色泽鲜黄为好。

另外一类就是收藏黄杨木雕作品的 ,就收藏价值而言,黄杨木雕最大的价值在于作品的创意、造型和雕工,而并非材料,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材料,难免有主次颠倒之感。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3)

清 紫檀嵌银丝黄杨木扳指盒

现在直径20厘米以上的黄杨木材已经属大料了,30厘米以上的更是少见。而小料的黄杨木,本来它们就是同种木材,在雕刻、磨光、上漆(上蜡)后的特征更是难以分别。

生长成材的缓慢,用量的增加已经让近年来可供雕刻黄杨木材越来越少,这几年的木材供应量都已经呈现紧张态势。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4)

黄杨木雕麒麟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5)

清中期 黄杨木雕高士人物纹枕

另外黄杨木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像紫檀和黄花梨等深色木材,有空洞和疤痕的情况根本修补不了,因为修补后的痕迹非常明显,这也造成黄杨木材的成材率偏低。再加上生长年限这么长,很难找到完美的全黄的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黄杨木雕收藏市场逐步升温。由于明清时期的黄杨木雕作品现今存世极少,因而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黄杨木雕风头劲猛,市场价格令人吃惊。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6)

清乾隆 黄杨木雕灵芝纹如意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7)

清 粉彩瓷板硬木嵌黄杨木插屏

黄杨木雕目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其投资价值主要在三个方面:

其一,用料优异。黄杨木坚韧光洁、纹理细腻,具有象牙般的效果,年代愈久色愈深,古朴美观;其二,雕刻技法丰富。除了圆雕、镂雕、浮雕外,还创造了镶嵌、劈雕等多种技法,有很高的艺术性。黄杨木雕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品,因此雕工非常讲究;其三,国际影响大。早在本世纪初,朱子常创作的作品曾获得国际大奖,使黄杨木雕享誉海内外。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8)

黄杨木辨认(黄杨木木中君子)(29)

黄杨木雕董其昌诗书笔筒

近年来随着收藏者的日趋成熟,国内很多藏家已不再一味盯着那些古玩、字画了,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的黄杨木雕成了他们“猎取”的对象,价位从数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