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首古诗深度解析 古诗十九首第九首青青陵上柏

提笔又是半年之余,之前我们聊了聊《古诗十九首》其中的八首,那八首写的都是“思妇”的形象,现在咱们不聊思妇,来聊聊游子了,这一共有十一首。今天我们来看第一首:

青青陵上柏,磊磊磵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十九首古诗深度解析 古诗十九首第九首青青陵上柏(1)

(明)陈道复书《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你看,那山上的柏树多青,为啥呢?因为柏树是长青的嘛,柏树一般多寓意长寿,寓意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

再看“磊磊磵中石”,“磵”就是“涧”,就是山涧的水沟的意思,“磵”这个字一般不好查到,右边得是繁体字“間”才好查到,你们查“间”就查不到的。“磊磊”看这字就知道啥意思了,三个石头堆在一起,“磊磊”就是石头堆积的样子,你看山上石头那磊磊的样子。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青青陵上柏”是往上看,“磊磊涧中石”是往下看,这一上一下,俯仰之间,诗人在俯仰之间看到了这两种景物,这两种景物不管是柏树还是石头,都会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的,柏树是长青的不枯萎,石头是长在的不会烂,所以你看柏树和石头,你看这大自然,都是永恒的。既然自然界的柏树和石头是永恒的,那么人呢?你看这一对比多好。那么人是永恒的吗?我想不是的。

所以接着就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远行的客人,忽然而来,忽然而去,easy come and easy go ,很快就没有了,很快就消逝了。这里又要注意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远行客”的形象来作比喻呢?因为这帮游子确实就是这样一个远行客嘛。整个开头四句,其实有一个对比在里面:自然是永恒的,而人是无常的,或者说,宇宙是永恒的,而人世是无常的。

既然人世无常,生命短暂,那我们就及时行乐吧,没有钱也要及时行乐,穷也要开心,“穷开心”嘛。所以就说“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即使只有一斗酒,我们这帮朋友也要分着来喝,这就是“斗酒相娱乐”。“聊”就是“姑且”的意思,你姑且把这一斗酒想得很厚它也就不薄了,你姑且把它想成很多它也就不少了。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酒很少,但是你把它想象成很多它也就不少了嘛。所以“聊厚不为薄”,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然后是“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驽马”就是劣马,就是很差的马。你看这帮游子都是有车的,都是开着车来的,但是这个车是很差的马拉的车,就是很差的车的意思。但是即使车很差,也没有关系,我照样可以“游戏宛与洛”,我照样可以开着车去“宛与洛”游玩。这里的“宛与洛”要注意下,“洛”就是洛阳,“宛”呢?“宛”就是“宛城”,就是今天河南的南阳市,它在河南的南边,从南阳继续往南走就到湖北了,再往南走,就到湖南了,而湖南、湖北还有河南的南部,这一大片区域在东汉的时候都被称作荆州。东汉的时候,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一个州就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省,当时的荆州很大,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还有河南的南部,而荆州这一大片区域就是当年楚国的核心区域。我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我很怀疑一件事情,我很怀疑这帮游子是从荆州来的,是从楚国来的,这帮游子是楚国人。为什么呢?因为你是荆州来的,你要去河南的洛阳,你就必须经过南阳这个地方,也就是必须经过“宛”这个地方。如果你不是荆州来的,你是别的地方来的,比如是扬州来的,扬州大概就是今天江苏浙江一带,你要去洛阳,就不一定经过“宛”了。如果你是益州来的,益州就是今天四川、云南一带,你要去洛阳,你也不用经过“宛”,你直接从四川出发,然后到陕西,再从陕西到洛阳。就是说,这里为什么专门讲到“宛”,我就很怀疑这帮游子是从荆州来的,因为荆州人到洛阳肯定要经过“宛”。好了,这是地理知识,大家可以看看地图,对着看下是不是这么个情况,就不多说了。

这帮游子开着车从宛一路玩到了洛,这帮游子来到洛阳,是来干什么的呢?是来找工作的,是来求取功名富贵的,但是他们死要面子,不说他们是来求取功名富贵的,只是说我来洛阳是游玩的。

这帮游子来到洛阳之后,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洛中何郁郁”。“郁郁”在上面的《青青河畔草》里出现过,“郁郁”就是繁盛的样子。你看洛阳多么繁盛多么繁华啊。然后呢,“冠带自相索”。“冠带”就是“冠”和“带”吗?不是的,“冠带”指的是那些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宽的腰带的人,而这些人就不是一般的人,都是达官贵人。因为是洛阳嘛,就像今天的北京城一样,随便碰到一个人就是处长、局长啊,因为北京是京城嘛,达官贵人肯定很多,当时的洛阳也就是这样的。“索”就是求,“冠带自相索”,就是说这些达官贵人啊,他们只是相互求索相互往来,根本不把我们这些外乡游子放在眼里,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太失落了。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长衢”,就是长街,“夹巷”就是夹在长街两边的小巷子,就是主干道和支干道,大街两边带小巷子这么一个状况。你看这个长街两边啊,有很多小巷子,在这些小巷子里面有什么呢?有很多王侯的第宅。不仅有达官贵人,不仅有王侯的第宅,还有什么呢?接着又说,“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两宫遥相望”,“两宫”就是两座皇宫,因为洛阳城里面有两座皇宫,叫南宫和北宫,这两座皇宫遥遥相望。然后是“双阙百余尺”,“阙”就是皇宫前面的两座楼台,所以叫“双阙”,“百余尺”就是说这两座楼台很高。这六句话都是在讲什么,都是在讲这洛阳城中啊,是如何如何的繁华。首先有“冠带”,有达官贵人,其次有王侯的第宅,最后还有高大的皇宫。但是你进得去吗?这样一个繁华的上流社会你进得去吗?进不去的,你只是看看而已,所以很失落很自卑。

接着又说了,“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极宴”就是尽情地宴饮吧,尽情地喝酒吧,尽情狂欢吧;“戚戚”都晓得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就是忧伤、不开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去尽情地喝酒吧,开心一点吧,有什么好不开心的呢,没有什么好难过的,没有什么好不开心的,大家还是痛快玩吧。就要注意了,这里表面上是说没有什么压迫你,没有什么使你不开心的,其实呢,这个游子是深受压迫的,是深深地感到被某种东西压迫着的,不知道你们可不可以体会出来。是什么呢?首先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得意,也就是仕途上的失意,这会压迫你的。其次就是人世无常生命短暂,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也会压迫你的。一方面是感到失落和失意,一方面又感到生命短暂和人世无常,这个游子是深受这两重压迫的,是有着双重悲哀的,一个就是仕途失意的悲哀,一个就是人世无常的悲哀。在这样一个双重的悲哀之下,在这样一个双重的压迫之下,这个游子他只能去饮酒,只能去飙车,只能去及时行乐去狂欢,通过饮酒啊飙车啊及时行乐啊,来化解心中的痛苦,发泄内心的不满,他只能这样做。

所以啊,这首诗歌写的就是一个游子在人世无常、仕途失意的双重压迫之下,他要及时行乐故作旷达。这首诗歌很像后来的李白的一首诗歌,对,《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的就是人世无常;“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讲的就是生命短暂。接着又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就是讲失意,失意了才会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不要看我现在失意,早晚我会发达的。然后还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都是在无常与失意之中,借饮酒来及时行乐,其实啊,借酒消愁愁更愁哦。这里提一下李白这首《将进酒》,是想说这两首诗歌风格很像。

这首《青青陵上柏》讲完了,最后还要注意一个问题,这首诗歌讲到了游子的两重悲哀,一个是仕途失意,一个是人世无常,而这两重悲哀是交织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后面的一些诗歌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后面有些诗歌只写到无常,没有写到失意,虽然它只写到无常,没有写到失意,我们也要能够体会出来,在它的背后其实是隐藏着失意的悲哀失意的感慨的。

这是写游子的第一首,往后且慢慢聊剩下十首写游子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