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精讲合集解说词(陈小杰继续解读天道)
这是我关于《天道》(遥远的救世主)系列输出的第4篇文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天道精讲合集解说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天道精讲合集解说词
这是我关于《天道》(遥远的救世主)系列输出的第4篇文章。
接下来的推文,很可能依然围绕《天道》展开,我想研究透彻了,我相信只要汲取了其中营养,比密集看上几十本书都受益,这也是我为什么基本上停掉了其他阅读计划,当下只钻研这本。
本期我们接着聊。
缘分带来的吸引力,本质是相似性和因果律。
中国人总是把“缘分”挂在嘴边,认为缘分是巧合是偶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而且我们总会用这个词来形容爱情婚姻等场合。实际上,这个词的范围还可以衍生更远,去某座城市是缘分,成为同事是缘分,成为某家公司员工是缘分,你在什么圈子里,就是缘分使然。
当我们追究其本质时,就会发现缘分其实是一种相似性,表现为较为相似的经历,个性,行为,价值观等。这种相似拉近了心理距离,比如老乡会是源于大家同一个地方,读书群是源于大家都喜欢读书,恋爱是源于大家拥有较趋同的三观。
《影响力》这本书中也强调过类似原理:“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不管相似之处是在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我们总有这样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会因为彼此拥有相似的点而靠近。
书中提及,芮小丹因为听了丁的音响痴迷了一般到处询价想要购买,哪怕为此背上工作处分也毫不在乎,是因为她被那次试听震惊了,也确实热爱音响。起源共同的音响喜爱,才有了后续丁和芮的爱情缘分,如果芮对音响没有喜爱,也可能对丁没有爱,后续的一切故事都将不复存在。
芮小丹在古城到处找音响,因而结识了叶刘冯三人,为后面王庙村扶贫重要情节做了铺垫。换个角度看,如果不是共同的音响爱好,如果没有这样的机缘,那么丁和叶刘冯三人也就只是陌生人,更不会诞生格律诗公司。
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是小说虚构手法,实际上是因果机缘,而我们真实生活中也处处体现这个规律:相似性和因果律。
因此,很多人洞悉了这个原理,就希望与人交际时利用这种相似性来增加好感度。譬如陌生人之间破冰的方式,就是寻找共同经历,看看是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有没有结婚和小孩,无数案例证明女人之间一提到小孩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立马滔滔不绝。
再如工作面试,若是应聘者曾经工作过的公司/城市/家乡等信息,与面试官的经历重合度很高,就会受到面试官的青睐,面试通过几率就很大。我以前就看到很多面试官,有岗位需求时最喜欢推荐自己的校友和同学。
还记得曾经很火的《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里,也有这样类似的情节。女主角为了融入富婆圈,特意花高价买了一个名牌包包,只因为富婆们都有名牌包,而她因为没有这个而被冷落低看。这个包包,是一种相似性的物化特征,实质是身份品味阶级的象征。
这里就可以看出,努力去创造和寻找和他人的相似来达到某种目的,算是“术”层面的操作,尽管比较刻意,但很多时候很好用。
如果再深度想想,我们想获得一些好缘分,就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获得这份缘需要的特质。想去优秀的圈子,结识牛逼的大神,找到绝佳的伴侣,前提是你也不能太差,因为优秀的特质包含了某些共性,如高度自律,爱读书学习能力强,认知水平高,爱思考等等。
当你在优秀的共性上特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那么自然就会吸引来同频的人。拿我举个例子,我前面分享了好几篇天道的思考文章,然后网上很多朋友就跟我反馈他们的想法,给我点赞加我的微信,期待我的新文章。我想这就是同频的体现,如果我不爱看书,不爱天道,那么我就不可能和他们认识,更不可能还互动交流。
反之,如果你平时从不看一页书,做事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希望成事,找个优秀的对象,那很容易得到失望,因为人家每天读书,你不读书,都聊不到一个话题上,相似性哪里来。门当户对,势均力敌,形容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看丁和小丹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可能是音响牵线,美色动人。但再想想,为什么他们能一直在一起?可能是拥有外国生活经历惺惺相惜,三观水平趋合互相欣赏。书中说丁是个怪人,思维不同寻常人,小丹何尝又不是怪人呢?她本可以在德国像公主般活着却选择国内危险的警察职业,而且还生性洒脱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从这点给我的启示是:
(1)想成为优秀的人,首先向优秀的人看齐,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每天跑步锻炼,认准方向就坚持下去,等待复利效应。“只要比别人多一口气就是赢家。”
(2)相似性原理经常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可以试图寻找谈论彼此的相似性来拉近心理距离,不失为一种方式。
聪明人,明白人,精明人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书中韩楚风2次评价丁元英“他是个明白人。”丁评价叶晓明“是个聪明人。”芮小丹对肖亚文的评价是“她那么精明。”
叶确实很聪明,如果不聪明他就不会成为乐圣的代理商,当了小老板,还等来丁的缘分,马上抱大腿发展自己的事业,当总经理期间也是凡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但是叶失败的地方,也在于他看到的只是利益,而没有看到全局。这点肖亚文做到了,她有格局及时抓住机遇,看到事物的本质规律。而丁就是完全把规律运用的熟能生巧,能自己造势而为。
这完全印证了那句话“聪明人等待机会,精明人抓住机会,明白人创造机会。聪明人看的懂,精明人看的准,明白人看的透”。
拿做生意这件事打个比方,聪明人拼尽全力掏到别人荷包里的钱,精明人是不仅掏了别人的钱还让别人心甘情愿给好评,明白人是别人掏不掏钱都随缘,偏偏财源滚滚。
如果你看到的是利益钱财,如果他看到的是规律格局,那么你和他注定不是一类人。所以丁叶肖,也不是一类人。
自从迷上这本书后,我在多个社群里交流,有人也会评价我的观点说:文化属性无法改变,那么了解它的意义在哪里?世界上充满了各种主义,没必要较真知道多了反而因为各种主义打架而难受。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回了一句“只是想做个明白人”。也许,很多东西都生来注定,注定你的国籍,家庭背景,性别等等,但是我依然还想弄清楚世界运行的规律,文化属性的意义,因为我想活得明白点。这能让我更好的与世界,与他人相处,最后不是世界和时间推着我迷迷糊糊的往前走,而是我看清了眼前的形势我在选择怎么走。
当然这种明白,和丁元英的明白不是一回事。明白是一种境界,有的人穷极一生都无法达到吧。但是,我们从书中也能得知,丁为何能成为明白人,是因为他在顺应天道,就是遵循规律办事。如果都看不到规律,何谈按规律办事?如果都看不到文化属性的因素,那又怎么看到客观规律?
此外,我们也不应戴着有色眼镜,看到聪明精明的人,就一棒子打死,觉得这等级太low了。想想这个世界上,能有几个明白人呢?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聪明”,大可不必互相鄙视。
从这点给我的启示是:
(1)虽然我很想成为明白人,但也应该明白这种境界很难做到,所以不要拘泥于自己想成为哪种人,也不用鄙视别人是哪种人,做好自己当下就行。
(2)这三种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跟聪明人学习“技术”,跟精明人学习为人处世,跟明白人学习“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