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怀大局中勇毅前行(心怀热爱胸有理想)
//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十八大以来,首都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近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布《关于表彰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授予贺灿飞等629名同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授予傅绥燕等70名同志“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今天,“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初心不改•献礼教师节”专题策划继续聆听动人的育人故事。
他们肩负着我国教育科研、医疗卫生、艺术美育等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的艰巨任务;他们为推动中国以更高更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付出了智慧与勤苦;他们心怀热爱、胸有理想,肩负使命、矢志不渝;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助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不断前行。
教师名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冯增昭
冯增昭,河南登封人,出生于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古地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曾荣获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至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冯增昭是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开拓者,在退休之后20多年间,他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学,执著于提升中国古地理学的研究水平,把这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推向世界,被誉为地学领域的“不老松”。
育人故事
倾此一生为山海“号脉”的“大先生”
从一名矢志不渝找矿救国的热血青年到享誉国际的岩相古地理学专家,70年栉风沐雨,冯增昭做到了信仰坚定、潜心育人、心系学科、矢志奋斗。因为心怀热爱、胸有理想,冯增昭退休不离岗,始终奋斗在古地理研究一线。他73岁创办《古地理学报》,86岁坚持创办《古地理学报》(英文版),87岁倡议发起成立国际古地理学会,坚持近10年后,国际古地理学会终于成立,圆了将中国古地理学推向世界的夙愿。他一事一生、有梦有情,矢志将执着一生的学科推向世界的故事,得到了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其中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超过150万,新华社官微报道阅读量不到一小时突破10万 。
冯增昭读中学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生逢乱世,国难当头,他立志要“找矿救国”,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毅然投身地质事业。毕业后,为了中国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川,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探索中,冯增昭创造了中国沉积学界数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将国外碳酸盐岩岩石学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中国的人,他翻译的《石灰岩类型的划分》揭开了中国碳酸盐岩研究的新篇章;他深入钻研中国岩相古地理,写出了第一部全国范围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学专著——《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他提出的岩相古地理学新方法——“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做图法”成为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从北京石油学院到华东石油学院再到中国石油大学,冯增昭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大半生,培养了一大批地学英才。为了建立中国岩相古地理学理论并绘制《中国岩相古地理图集》,他带领学生反复开展野外踏勘,睡马棚,住大通铺,啃凉馒头,喝生冷水,背回了一包一包珍贵化石,不知疲倦的步伐让很多年轻人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为之瞠目,“冯铁腿”这个绰号随之叫响在地质学界。在几年之内,他完成《沉积岩成因》、《白云化作用》、《深水碳酸盐环境》等译著270余万字,为我国沉积学尤其是碳酸盐岩沉积学的快速崛起,做了开创性工作。编制的华北、鄂尔多斯、新疆、扬子、滇黔桂等地区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促进了我国古地理学向定量阶段的发展,指导和预测了一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
“前沿阵地,不可丢失,有志来兮,大旗高举。”这是冯增昭在80岁大寿之时写下的述怀诗句,短短16字,凝聚了半生的学术追求。退休之后的冯增昭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学术道路的新征程。1999年2月,在这位古稀老人的坚持下,六万元启动经费、一个编辑一间房,《古地理学报》就这样问世了。冯增昭作为主编,到处奔走拜托有能力的学生和朋友“捧钱场”,联系同事和教授写稿件“捧文场”,邀请11位院士加入编委“捧人场”。《古地理学报》阔步发展,2002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名录,多次荣获中国高校优秀学术期刊奖和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2020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权威期刊。2012年7月,已经86岁的冯增昭又力推期刊的国际化,出版《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古地理学报》(英文版))。从此,中国古地理学的创新和发现有了走向世界的通途,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古地理学的交流与发展。
冯增昭曾说:“虽然年过九旬,但我仍有一个梦想,在有生之年创立国际古地理学会,从而掌握本学科的国际话语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以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在他的推动下,自2013年起,他亲力亲为组织召开五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2022年7月16日,国际古地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alaeogeography,ISP)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国际古地理学会作为我国成立的首个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将为国内外古地理学界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新平台,为我国及世界古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带来新动能,对我国和全世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油气等沉积矿产资源的预测和勘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冯增昭执教半个多世纪,桃李满天下。他把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作为一生的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冯增昭文集》自序中,他深情地写道:“弟子成才,胜于著译,竞为国用,堪慰吾心。”
这就是冯增昭,一位倾此一生为山海“号脉”的“大先生”。
教师名片
中国音乐学院 高缨
高缨,教授,作曲技术理论和声学方向博士。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导师。中国音协会员、北京音协理事、北京市高校教师党代表。曾任作曲系音乐理论基础教研室副主任、书记兼副系主任以及学校党院办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兼音乐理论基础教研室主任。育人故事
坚持“为人民而歌” 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1994年从教至今,高缨教授长期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本科与研究生共同课与专业主课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曾被推选为“北京市第十二届高校教师党代表”,获得的奖项包括: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基本功大赛奖项及中国音乐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019年参与国庆70周年广场群众游行活动音乐编排与组织工作,为音乐专家组成员,获得北京市政府国庆指挥部颁发的“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与纪念章。20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广场活动,为音乐专家组成员并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多次配合外交部礼宾司完成特朗普访华“大会堂编钟礼乐”、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芬兰总统夫人“北京坊音乐诗会”等音乐外事活动,用音乐搭建友谊的桥梁。
高缨教授任作曲系主任兼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一方面带领全系教师组建作曲技术理论各专业团队,积极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配合学校开展“中国乐派8 1,思政 X”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本科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与配器”以及“音乐理论基础”五门课程的标准,召开全国专业音乐领域专家论证会,推动课程改革与教材撰写工作,目前课程标准与教材已全部完成初稿;另一方面积极申报国家级与北京市科研立项,开展师生音乐创作与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开拓进取,将音乐理论基础课程与音乐实践创作相结合,坚持“为人民而歌”的创作导向,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精品佳作,从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著。
近两年高缨教授带领作曲系创作团队不断推出为时代而歌的精品力作,并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频繁上演,获得业界一致好评;作曲系各专业获得的国家级、市级、院级立项与奖项将近四十项,为实现学校建设中国乐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师名片
首都医科大学 张鸿祺
张鸿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学术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29年来恪守立德树人、医者仁心的初心,主持临床医学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的神经外科教学培训工作,培养近4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全国范围内带教进修医师数千名,为近万名疑难脑脊髓血管病患者完成治疗,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育人故事
把爱岗敬业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们
张鸿祺教授重视引领、抓好青年医生价值观养成工作。在带领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时,注意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把爱岗敬业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们;善于谈心谈话,积极发现同学们的负面情绪,给予积极引导;注重学术诚信,通过正面反面典型反复教育学生严守红线。
临床医学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一方面,临床工作研究和学习的对象是病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试错空间,而神经外科更是最具挑战和风险的学科,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张鸿祺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严格和谨慎的,他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例病例,只有在充分理解疾病的发生和致病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对于罕见、复杂病例的手术,张鸿祺往往带领学生利用休息时间,提前数天进行病例研讨并在标本上反复演练,规划手术的每一个细节,为患者争取最理想的治疗结果。在手术技术的教学方面,张鸿祺认为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而言,在“言传”的同时更需重视“身教”。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张鸿祺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发掘学生潜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并且不断探索科学问题。在这样的理念下,张鸿祺带领课题组和学生们通过多年努力,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打造成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脑脊髓血管病诊疗中心之一,在这一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包括构建了国际上最大的脊髓血管畸形病例库;阐明脊髓动静脉畸形的自然病史;开展了脑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使我国的血管畸形治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首次揭示了体细胞突变是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等血管病的核心致病机制;率先开展了脑脊髓血管畸形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张鸿祺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而且学生的专业插画多次荣登期刊封面。多名研究生获得王忠诚优秀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及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很多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及科研一线中表现突出,在相关领域承担重要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项目,为推动我国神经外科以及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教师名片
北京服装学院 常炜
常炜,1978年8月生,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学术兼职任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以及北京市朝阳区知联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朝阳区知联会教育发展专委会主任。指导学生获得“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平台的最佳技术应用大奖和“持永只仁”奖、第九届全国数字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等。育人故事
“三观三力”育人课程助力“与美同行”
2004年7月起在北京服装学院工作,先后任动画教研室主任、新媒体系副主任、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产品设计专业虚拟时尚方向责任教授。
常炜教授主要承担过动画原理、动画概论等多门课程。在给新生讲授动画原理课中,他想方设法收集到早已经停产的电影胶片和电影机,支持学生手工动画创作以学习体会动画的媒介原理、演进发展,以“北七家国际动画节”的“大”名号命名课堂,提升课堂体验,为新生种下发展的小种子。在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创新性引入戏剧工作者身体训练创造力的方法和手段,设计开发了动态肢体语言课程并不断迭代发展,课程邀约中国及荷兰、瑞士、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不同国家的重量级剧场艺术家示范教学。常炜教授注重教育教学创新,不断调适、改造、发展课程体系,使其更加适合不同时期学生的身心特质,通过面具戏、小丑戏、即兴戏剧、即兴写作、图像默剧等训练方法体系激发学生的原发创造力。
在担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期间,学院四个专业全部进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专业,孵化建设环境设计系、新媒体系两个北京市级本科优秀育人团队,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和校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多个奖项。
常炜教授坚持环境育人观,他组织包括专业教师、学生、建筑师、工作组织创新趋势研究学者等不多名校内外成员,完成学校未来学习空间概念研究命题任务,研究成果被德国趋势研究学者作为未来改革创新案例收入德文出版物。他还协同师生团队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及物理环境改造升级系统概念设计等工作任务,在工作中都体现了环境育人和创新的追求。
常炜教授及团队协助完成学校2020、2021年本科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和创新性城市移动展,协助学校完成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申报并成功获批,为教学改革走向深入搭建校际协同、校企协同、区域协同的平台基础。2022年在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与教师团队通过教学研究,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提出了“价值观—文化观—设计观—思维力—知识力—创新力”的三观三力育人课程体系建构的观念,尝试探索生长在学校“与美同行”的校训理念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定位基础上的学院特色化课程体系、知识体系、育人体系逻辑。
教师名片
北京电影学院 黄丹
黄丹,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一级编剧、电影导演、制片人,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文学顾问,北京电影家协会编剧创作委员会会长,北京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戏剧、影视、广播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特邀专家。育人故事
坚守使命:为中国电影事业输送一线编剧人才
黄丹教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模范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乃至全国电影领域的教育专家,黄丹教授不仅在个人创作与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并且常年兢兢业业参与教学一线,培养出无数活跃在当下中国电影行业的优秀人才。
近三年内,在德育工作或班主任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指导6名本科生剧本及论文。同时,指导其34名硕士研究生的剧本及论文,以及7名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在教学过程中,黄丹教授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严格对待每一份作业,关心学生思想也尊重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学生在剧本写作过程中可以不按成规、没有教条,实现创新,但要遵守基本道德规范,重视人性美的传递与表达。以此也为年轻教师的教学树立规范与标准,承继文学系的文化传统。身体力行,鼓舞学生,每年的社会实践学生都认真选材、实地亲访,整理成近万字的调查报告,弥补本科生阅历有限的不足,为他们进入更加成熟的写作状态打下基础。黄丹教授以自己的亲身创作体验为例,告诉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观察,如何在一部作品中采用准确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人物的合理状态。在此基础上,从电影叙事学角度着手,在夯实经典叙事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将新鲜的叙事理论和其他学科可能借鉴的理论补充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形成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前沿的叙事理论并将之用于指导学生。
黄丹教授时刻不忘为中国电影事业输送一线编剧人才的教育使命。根据当下电影市场现状,与文学系老师们群策群力,创建了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成立了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创建“中国剧本在线”网站、举办“大地的视野”系列讲座、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师的交流,并坚持举办十余届“金字奖”。全方位了解“创作”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在中国电影市场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的今天,实现了文学系师生从重视“写作”到重视“创作”的思想转变与突破。
教师名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宋振美
宋振美,197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十年,持之以恒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属高校中青年优秀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等奖项。育人故事
立德树人践行初心 春风化雨思政育人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宋振美深入思考外语院校思政课助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的方法路径,积极推动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多语种 ”的“供给侧”教学改革,打造了北二外思政课堂的红色底蕴和鲜明特色,发表学术文章多篇。
担任学院教学副院长以来,她不断推进“课堂—网络—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化,倾力打造了一支京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教学团队。同时,作为北二外“宋振美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她通过组织名师讲座、集体备课、青椒沙龙等活动,在全校教师思政课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宋振美作为倾囊相授的示范者,曾为全国思政课教师作示范教学,为全国思政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作为北京市教工委“金课开讲啦”主讲教师,为全市思政课教师做教学展示;多次在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会作教学经验分享;先后赴北京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十余所京内外高校示范授课,在北京乃至全国思政课教师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她发挥专业优势,服务首都建设。积极为市区机关和社区等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余次,受邀参与北京日报集团、中国传媒大学等网络思政作品的视频录制,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三周年之际,经北京市教工委推荐,《现代教育报》2022年3月18日以《宋振美:“真美”思政教师的“最美”课堂》为题,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学习强国”全文转载。2022年6月4日《北京日报》头版以《高校思政课接地气成了“香饽饽”》为题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
来源丨北京市教委
策划丨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图片丨各高校官网、央广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丨王爽、云凯杰 主编丨张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