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库尔勒市建设(座座桥梁见证库尔勒变迁)

天山网记者杜建辉

行走在库尔勒城区的河边,眼前一座座造型迥异的桥梁,总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库尔勒市的桥梁从30年前的3座,增加到目前的40余座。散落在市区大小不一的车行桥、人行桥,方便了人们出行,连接起库尔勒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座座大桥承载着库尔勒人的记忆,见证了库尔勒的时代变迁。

美丽库尔勒市建设(座座桥梁见证库尔勒变迁)(1)

5月2日,库尔勒市天鹅河风景旅游带。魏银和摄

城市发展之桥

发源于开都河的孔雀河像一条飘带穿越库尔勒市,库尔勒便有了河东新市区与河西老市区之分。有了河,必然少不了桥。

矗立在城边的孔雀河大桥,连接南北疆主动脉。城内的狮子桥、葵花桥、建设桥跨越孔雀河,将库尔勒市东西新老城区串联。

2011年,库尔勒实施了孔雀河、杜鹃河、白鹭河三河贯通棚户区改造工程。横向修建的天鹅河将三河连接,河流上的桥梁打破了库尔勒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发展空间延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绿地生态发展格局。

连接三条河的天鹅河原属于城中村铁克其乡辖区,居住着1万多户居民。棚户区没有统一的地下管网、供排水系统,电线滥搭乱建,穿越棚户区的喀拉苏渠成了污水渠,一公里外都能闻到散发的臭味。

“棚户区改造后,农民变市民,家家户户住进了楼房,按政策政府给了相应的门面房,想就业的安排了工作。”库尔勒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原常务副校长付小芳说,“三河贯通棚户区改造工程,解决了库尔勒市的老大难问题,也由此促进了库尔勒城市建设的大发展。”

三河贯通棚户区改造工程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经过多年的建设,天鹅河风景旅游带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见证历史之桥

“铁克其桥是啥意思?”

“这里原来是我们铁克其乡所在地,因此取名铁克其桥。”

“喀拉苏桥又有啥含义?”

“喀拉苏是一条水渠的名字……”

这是5月10日,游客乘船游览天鹅河时与游船驾驶员艾力·买买提的一番对话。

艾力原是铁克其乡中恰其村农民,现在的天鹅河梨香湖码头是他曾经的居住地。棚户区改造后他成了库尔勒市锦绣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员工,现在居住的卓越时代小区距码头只有500米远。

“做梦也想不到我们村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每天开着船,载着游客看风景。”艾力感慨地说。

天鹅河风景旅游带一共有18座桥,9座人行桥,9座车行桥。情侣桥、五福桥,腾飞桥……

从天鹅河梨香湖码头乘船游览,通过的第一座桥是民生桥。“民生桥上的路叫民生路,路旁是民生广场,就是让人们记住这里曾经是一片污水横流的棚户区,记住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付小芳说。

库尔勒的桥,是一座座历史的纪念碑,记录着库尔勒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市民幸福之桥

“带着亲戚或朋友在河边游玩,他们一路有夸不完的话,对我们居住的环境充满了赞美。”市民王晓娟自豪地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梁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人们乘船穿越其中,亦梦亦幻。

“库尔勒距塔克拉玛干沙漠仅70多公里,一座干旱地区的城市,很难将它与桥和水联系起来。”陕西游客刘建成说。

在桥边,随处可见市民、游客的身影。他们变换着不同角度,以求拍下最美好的瞬间。这些画面中,背景都是一座座桥。

“库尔勒的桥,如果你从河畔极目,它们是堤岸的横向延伸;如果你从游船上仰望,它们是库尔勒天空的一部分;如果你从天空鸟瞰,他们则成了孔雀河上跳动的音符。”这是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兵团第二师作家协会秘书长王永健笔下的桥。

库尔勒的桥,是作家、摄影爱好者创作的源泉之桥。

库尔勒的桥,无声无息地承载着人们奔向幸福大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