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小夫妻唱酸曲(回味童年陕北的转九曲)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九曲——黄河阵的传说流传古早。
据《封神榜》记载,云霄、琼霄、碧霄是居住在三仙岛上的三位仙姑,专管民间妇女生育、儿童成长之神。其中碧霄资历最深,各地庙宇中专供奉碧霄,称之为娘娘庙。后来人们把云霄、琼霄、碧霄统称为三霄妹,一起供奉在娘娘庙中。云霄乘青鸾,手持量天尺法宝,碧霄乘花翎鸟,持混元金斗,琼霄乘鸿鹄,持金蛟剪法宝。
宋渊博 摄
九曲,是云霄、碧霄、琼霄三娘娘为其兄赵公明复仇与姜子牙所请来的天兵天将众神仙较量所摆设的阵式。因黄河有九十九道弯,九曲横九纵九,相互交错出361个点,组成九个方阵,故名为九曲黄河阵。
九曲的出入口按金木水火变化而设,入口处上联:进喜门,欢度元霄。下联:转九曲,喜庆佳节。横眉:吉祥如意。出口处上联:放焰火,看热闹。下联:出祥门,消灾难。横眉:大吉大利。出入口前装置排灯,上方左右各挂红灯笼两个,插彩旗(指挥信号旗)两面,每个小方阵前插小旗一面,大小灯共365盏,代表每年四季365日。
九曲的油灯 宋渊博摄
从晋以后,九曲就变成了民间庆元宵观灯的娱乐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古银州城内办九曲灯会始于明代中期。据说,九曲黄河阵图有五幅,我现收集到的四幅分别为:正月打春,入门吊联写着:春、夏、秋、冬四字;腊月打春,吊联为:甲、乙、丙、丁;一年两头春,吊联为:四季常青;一年不打春(无春),吊联为:保佑壹方。
记得在小的时候,城内是按地域轮流办九曲的,宋硷春坪梁、北门川等地都办过九曲,南关是刘安邦拔九曲,地上画出阵图,361个点,都用选好的棒棒栽好,留出约四尺宽走人的巷道,临近每两秆上面横担一根一根高粱秆连接,一起稳固作用,二形成巷道。每个交点要有高出5—7寸的一根秸秆,供插九曲灯用,指引转九曲者前行。
夜幕来临前将油灯准备好。 赵鹏飞 摄
曲灯,是取用直径3.5寸粗的柳木椽,锯成约2厘米厚的木墩,靠边缘处钻直径约为1.2厘米的圆孔,叫灯托,灯钵最早是瓷土烧的,钵体中心有一柱空心,钵底有一小孔,将棉花搓成捻子,从柱上孔中插入,从柱下孔中抽出,盘在钵中,柱头留捻头以备点火用。下孔抽出的捻子顺柱子盘两圈,瓷钵中倒入安边清油约半,过去叫孟灯瓜瓜,后来改用漩泥捏成象匜一样,羹匙大,一头带流口,捻子从流口顺下,用时倒上清油备用。灯托边缘用彩纸绕圈糊好,这样曲灯就做好了。
为油灯添油 赵鹏飞 摄
办九曲(灯会)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原则,每年过了正月初三,办会人提上油篓,在城内挨门逐户去收油,收花火钱。只收清油或老麻油,每户人家收1—2两,集中后分发给照灯人家,照灯者挑选拴整(威信好、正派)人家,每分照九盏灯,外给照灯人一个备用灯,在正月十四下午提早到场,到了头更,指挥锣一敲,365盏灯齐亮,就开始转九曲,两个小时后,到晚上9时,指挥锣再敲响,就开始收灯,人只出不入,意味着转九曲终止。
正月十五元宵节,从晚上7时开始,延长一小时到晚上10时结束。十六同十四。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在九曲滩,出进门口旁,垒两个大型火塔塔,并有两班吹鼓手助兴,旁边也有卖鞭炮、甩炮、滴滴点、风车之类专给娃娃们的小玩意,正月十六晚转完九曲,在九曲滩拣几根棒棒带回家中,大人们用棒棒打起烟火,让小孩跳火堆,表示一年四季平安,叫做燎百病。
小时候转九曲,大人们总是教照娃娃们懂得“小小偷灯灯,大了抽筋筋”的教导。可能过去城内人少,为了人多热闹,留下了正月十四转过九曲,还要在十五、十六连转三天,才能一年四季平平安安的传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每一曲中会在红灯上插1—2个用棉花做的小人人(男孩),留传着偷了红灯(带棉花小人)养小子的民俗。所以无男孩人家很虔心地去偷摘一盏带棉花人的红灯,照灯人则故意放纵,“偷”红灯者给照灯人块二八毛作为了结,收入属照灯人。红灯带回后多放在家中土神爷窑窑中,乞求保佑来年带来好运。
如今,米脂城中没有空地栽九曲,所以近几年,九曲办在了乡下——官庄,而且全部曲灯是彩色电灯泡,棒棒换成了竹竿,每曲通道也变成了3米多宽,依然人山人海,但传统转九曲的土味没有了,再也找不回儿时的童趣了。
作者:申长明
新媒体编辑:庄晨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