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色豆腐干怎么做(家乡传统小吃酱豆干)

贵州特色豆腐干怎么做(家乡传统小吃酱豆干)(1)

​ 酱豆干是家乡江西会昌的一道传统小吃,也称会昌酱干、会昌豆干、保鲜豆干,集香、辣、甘、咸而闻名。制作方法是选用大豆和天然香料,经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富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脑磷脂与多种维生素。

贵州特色豆腐干怎么做(家乡传统小吃酱豆干)(2)

会昌酱豆干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清代嘉庆年间被指定为贡品,盛名美扬。

贵州特色豆腐干怎么做(家乡传统小吃酱豆干)(3)

说起会昌酱豆干,给大家推荐一传说:

传说历史上的乾隆皇帝曾经三下江南。一次他亲率几位近臣,微服私访,来到山城会昌,这位天子喜爱山水风光,也喜欢附庸风雅,随处赋诗填词。他看到会昌虽属僻地,却风光旖旎,野趣天然,于是游兴大发,一行人随 意玩赏,竞走人驿道边上的一处深山。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但见山中一幢草屋,炊烟袅袅。此时众人肚中饥饿,便顾不得体面,闯入这户人家。这家主妇热情好客,虽不知来者身份,还是一边端水让众人洗脸,一边张罗做饭。近臣发话说:“我们饿了,快去办十二道菜来。”主妇含笑应允。转眼间,饭好菜香。桌上端放三大碗菜:一碗蒸蛋,一碗青菜拌豆腐,一碗酱干丝。乾隆皇帝一行人吃惯山珍海味,何曾见过这等山村小菜?皇帝指着蒸蛋问:“这道什么菜?”妇人回答:“滚冻。”滚烫而能“冻”结,有趣!天子颔首。妇人指着另两碗菜逐一介绍:这叫“白日青天”,那叫“龙须”。那位近臣却仍显摆,问:“妇人家,我吩咐你办十二道菜,为何才有三道,是不是怕我们没有银子?”主妇指着蒸蛋中的韭菜说:“韭菜加蛋,不就是十菜!”近臣哑然无对,天子龙心大悦,连称“甚妙”。饭毕,主妇不收银子,还特意送上一包豆干。乾隆皇帝龙颜一笑,吩咐近臣研墨铺纸,御笔挥写一首七绝回赠。 乾隆皇帝回京后,将豆干与太子和众妃分享。太子连称“佳品”,过口不忘。太子即皇位后,庙号嘉庆。嘉庆皇帝谈起会昌豆干,言辞中不乏赞语。抚台暗记心中,回赣后指令下属进贡。那时豆干尚无保鲜技术,抚台便沿江附设专递。可怜几多船夫日夜兼程,苦不堪言。由于山里人家不识字,终归把乾隆皇帝书写的墨宝弄丢了,然而,民间传说却象豆干制作技艺一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