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飞机真的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吗)

最近321东航空难牵动着国人的心,现场清理调查工作还在进行当中,飞机失事的原因还未可知此时此刻,我所能做的只有祝愿逝者早日安息[谢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飞机真的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吗)

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最近321东航空难牵动着国人的心,现场清理调查工作还在进行当中,飞机失事的原因还未可知。此时此刻,我所能做的只有祝愿逝者早日安息[谢谢]。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世界各地发生空难时,网上总有一批人即使出来科普,说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并列举了各种交通工具的每百公里发生的事故次数等数据,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让人不得不信。

这些人列举的数据我没空也没兴趣去核实,就姑且当它是完全真实的吧。不过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因为这与我的直觉完全相悖,但一时又说不上来槽点在哪。想了几天后,我终于想通了,在此不吐不快。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这些人在介绍飞机的安全性与其他交通工具进行对比时,忽略了一个关键要素:成本。没错,安全也是有成本的,这批人根本没有在相同的安全成本下作比较。何为安全成本?就是你为安全性所付出的一切开销,包括单不限于:研发投入、工业制造和人员培训。那些说飞机最安全的,你们有想过这种最安全的成本有多高吗?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科技含量远高于汽车轮船和火车没异议吧,这也意味着天量的研发投入在维持着它的安全性。还有,飞机场总比汽车站、火车站和码头要奢华吧?里面,机场的安检等安保措施也是比其它几个多且严格吧?飞行员的培训成本也远高于司机的对吧?飞机的工业制造标准要求也比其它的高得多,对吧?包括给川航8633航班那个危急时刻拯救了整架飞机的机长的巨额奖金,那也算在飞机的安全成本内。

如果飞机真要和其它交通工具比较安全性,必须要将其它交通工具的安全成本放大到和飞机一致时,比较才显得公正客观。以汽车为例,汽车为了安全性也像飞机一样投入资金研发各种能提高安全性的技术和设计,汽车零部件也采用航空级别的标准生产,像考核培训飞行员一样培训司机等等。否则,就像同时从河里捞上来两条鱼,一条草鱼和一条河豚鱼,草鱼由渔民用盐腌制几天就拿出来吃,而河豚鱼交由九星级酒店主厨精心处理并烹饪后用充分消毒的盘子盛着拿出来给客人吃,结果渔民吃了上吐下泻,而酒店客人完全没事,从而得出吃河豚比吃草鱼安全一样。

其实,分析一种交通工具到底安不安全,只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分析:隐患因素和出现险情时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隐患因素越少越好,毕竟隐患因素越多,越难以防范;补救措施越多越好,一旦遇到险情,可供选择就多,就越容易排除或避开险情,至少能减小损失。

影响飞机安全的隐患因素可简直不要太多,譬如飞机金属结构疲劳啦,系统性缺陷啦,人为失误和恐袭等等,前面说的这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越来越严苛的培训监管体系的建立,可以说对飞机的安全影响越来越小。不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外部的因素无法主动消除影响,这些主要是天气因素,例如强对流天气、极寒天气、雷暴天气等等,在飞机的起飞降落全程对飞机的安全施加着负面影响,甚至毫不起眼的火山灰,一只小鸟,一只昆虫都能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而飞机一旦发生灾难性的事故,作为乘客来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寄希望于机组人员能力挽狂澜。

而其它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包括高铁)面临的隐患因素则少很多,且易于防范和事后补救。以汽车为例,只要所有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就能避免大多数事故发生。即使遇上极端天气,如雨天路滑、路面结冰、大雾等,只要适当降低车速,或给车轮加装防滑链就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就算有突发性的故障,可以就地停在路边进行处理,更极端的例子,就算遇上了厦门BTR公交纵火案那样的恐袭,也可以跳窗逃跑不是?尽管这些措施不一定能避免所有伤亡,但总归不至于像飞机失事那般惨烈,不是吗?

我之所以认定飞机比其他交通工具更不安全,总结来讲,主要是因为影响飞机的隐患因素多且在起飞降落期间几乎没有险情补救措施。有人或许会说,给每位飞机乘客配上降落伞,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重大伤亡了呢?但是连军人想安全地跳伞,都要经过严格训练,何况普通人呢?难不成规定要想坐飞机还得先学跳伞?就算乘客都学会了跳伞,飞机发生险情时,也不是你想跳就能跳的。飞机速度很快,在低空往往来不及跳伞,而在高空打开舱门很容易将乘客突然吸出去,高空的寒冷、低氧和强风是个巨大的威胁,就算这些乘客能抗住,在恐慌推搡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多人的降落伞纠缠在一起、开伞过早被尾翼挂住或直接切片。哦对了,根据现在主流客机的结构来看,最佳的跳伞位置在机身后半部分,在前门跳伞很有可能直接吸入发动机搅成肉泥。

于是,有人又会说到国外曾有人提出的一个设想:将乘客所在的舱段设计成一个独立可脱离的舱段,并加上一个或多个巨大的降落伞,飞机遇险时可整体脱离,并靠降落伞安全回到地面。不过我又要泼一桶冷水,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要想实现此种方案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飞机系统的复杂度又会大大上升,可靠性会变差,会从其他方面导致安全成本增加。二是,飞机结构死重大增,运营成本过高,在航空公司看来只要失事率不是特别高,还不如事后赔偿来的经济实惠。给每个乘客安装弹射座椅?飞机制造企业和航空公司都要疯了。

说这么多不是想劝退想坐飞机的朋友,而只是想正本清源,还大家一个真相。飞机相比其他交通工具来说,显得不那么成熟,仍处在不断改进的过程当中。它需要全社会投入巨大的成本才能保证其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受限于当前的技术,以上很多安全方案实施不了或是不经济。对于长途旅行来说,飞机依然是出行的首选,不过要选择靠谱的航空公司和靠谱的飞机制造企业的飞机。如果你正坐在飞机上,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多看看飞行杂志分散下注意力,多想想一下未来的美好生活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