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重用于震甲(看懂于振甲两次犯错)
#天下长河征文#看完《天下长河》,发现于振甲才是最后的赢家,不仅坐收渔翁之利,名利双收,还节节高升。他曾两次犯下滔天大祸,黄河两次决堤,灾及七省,死伤无数百姓,于振甲不但没有获杀身罪,甚至不降反升。
靳辅、陈潢和于振甲一样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不敛财,不做权臣弄臣。为何偏偏于振甲不获罪,而整日与黄河为伍,以务实为己任的靳辅陈潢却被贬戴枷?
凭借三省被淹获得爱民的好名声
于振甲虽是两榜进士,但却是桃源县小知县,他为百姓断案的时候机智巧妙,为百姓修房屋亲力亲为,在百姓的眼里,他是一个一心一意护民的好官。
靳辅陈潢治理黄河的时候,因为下属河道官员王登选谎报一万多工吃空饷,建了一个空心大坝,等秋汛提前来了,王登选造的归仁堤如同虚设,陈潢要去炸掉归仁堤,把桃源县作为泄洪区,否则赵家渡顶不住,三省将受灾。于振甲不同意带着桃源县村民搬迁。
于振甲凭借萧家渡荣升正三品
最后凭借拼死护堤导致萧家渡绝口,三省被淹,哀鸿遍野而获得一心一意护民的好名声。康熙召于振甲进京,虽然康熙很愤怒,但没有降罪于他,却让他连跳八级,从正七品桃源县知县升为正三品三省按察使。
于振甲上任之后亲自去三省挨家挨户送朝廷物资,所到之处,民不聊生,看着烧都烧不完的尸体,于振甲于是开始愧疚,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真的不懂河务,当初说陈潢的减水坝也许是错的?于振甲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
有墨他不用,他用自己的血写折子给皇帝,企图表明自己的悔悟之心。
淤田案
但是,没多久,于振甲就忘了上一次浮尸百万的事儿。靳辅陈潢治河淤出来的良田上奏康熙,要把这些田给卖了用来弥补之前的豆腐渣工程,皇帝也同意了。
淤田的价格是3两银子每亩,这些田大都被富绅买了去,朝廷的官员也纷纷借用家人的名义去买田,最后再租给农户用。
其实这里,靳辅陈潢这个方案就有不合理的地方,这些田低价卖出去高价出租,一转手,赚钱的都是有钱人,对农民佃农来讲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把这些田归于朝廷,然后直接租给农民,或者农民可以分期付款来购买田地,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缺点就是回款慢了些。
淤田案被索额图利用,想用这个案件结束他与明珠的党争,一家独大。靳辅陈潢就成了党争的牺牲品,罪名曰:“结党营私,上下其手。”结果,抄家的时候,两个人抄出来的家产不足5两银子。
于振甲再次反对靳辅陈潢治河策略坐上了按察使的于振甲此时仗着自己是文人进士出身,又以清官自居,已经忘了当年血的教训了,他又开始支棱起来了。御前状告靳辅陈潢私卖淤田用来建造减水坝这个怪物。说自古以来治理黄河都是以疏浚为主,从没听过束水攻沙的说法,难道你比大禹郭守敬还厉害?
电视剧这里的细节写的很好,于振甲寒门出身,每年自己微薄的俸禄大都用来接济百姓,自己过着食不果腹衣不御寒的日子。朝廷每年拨款250万两银子去治河,治了十几年了,还在治,在他眼里,成效根本不大。
索额图道出真相
而且黄河入海口淤沙堆积,挖开就是了,为何还要开新河建大坝?他不理解,康熙也不理解。康熙只知道自己要打葛尔丹没钱了,反对靳辅陈潢的人都合朕意。
靳辅在阻止入海口挖沙的方案时,出示海平面比内陆高出五尺的证据,强调一旦上游关闸,下游清淤以后海水就会倒灌,海水的威力可比黄河还大。这会儿索额图说:“现在朝廷有钱,海水倒灌也罢,你做你的官,到时候死的百姓越多,不正好证明你是对的吗?”
什么叫“曲高和寡”?没有人懂得陈潢的治河策略,主要是因为没有人去实地测量过。仅凭想象和书本上的知识就来确定未发生的事情,而陈潢是亲自下海测量数据,这种活谁干过呢?
康熙本来就自视甚高,他16岁擒鳌拜,又平三藩,收台湾,战葛尔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多国语言等等,他的功绩太多,太卓然。陈潢说他不懂治河,不服气!他是天子,万物必须依照他的意志而活,他不允许臣子忤逆,党争也好,清廉也罢,只要影响了他的皇权稳固,芝兰当道也要除去。
靳辅为陈潢之死抱憾终身
最终靳辅陈潢下狱,康熙当然明白二人的劳苦功高,靳辅被贬为平民,陈潢继续关押,既不审理也不给放出来。
此时明珠倒台,靳辅每天去求索额图,希望能见上陈潢一面,索额图不胜其烦,这才说了句实话:“现在皇上把陈潢放在那里,不审理是在保护他呢,一旦放出来,他就是所有人的靶子。”
这句话点醒了靳辅,淤田案毕竟是他索额图搞出来的,他所图甚大,目的就是为了排挤汉官,扶太子上位,这天下就是他索额图的天下了。
靳辅落马后开启养老生活,陈潢在狱中写出《河防述言》后病死,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一代奇才就这样匆匆卸下帷幕,令人唏嘘不已。
于振甲屡错不惩
于振甲与靳辅陈潢虽然都是清官,但是性格大不相同。靳辅在清廉的同时还略懂做官之道,他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而陈潢,他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奉献自己一切,治理好黄河,他需要的是一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振甲呢,他需要清正廉洁的虚名,他并不是真正滴关心百姓的生死,他需要自己成为别人的榜样。
是以在剧里面靳辅罢官,陈潢死后,于振甲被任命为河道总督,一意孤行,拆减水坝,疏浚黄河,导致发大水时黄河72处决口溃堤。于振甲自带枷锁,请皇帝降罪。
但是,康熙这次仍然没有降罪于他。因为他这次又抢先了主动权。他一生清廉,爱护百姓,犯错就请罪,直言进谏,试问朝廷中还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此?靳辅陈潢也做不到,因为靳辅陈潢从来不觉得自已错了。
于振甲,世故不如高士奇,才学不如徐乾学,术业不如靳辅陈潢,但他却能骑着高头大马抬着天下为公的牌扁一路高升,真正办实事的人锒铛入狱,活到最后拿黄河两岸百姓的性命来验证自己的错误理念,最后得到了陈天一的治河笔录,留下了一世好名。
最后索相的话点明,资本要的是自己皇权稳固,名利双收,至于是否发大水也不过是死一部分如草芥般的百姓而已,大不了继续拨款赈灾,老百姓还能夸我心系百姓。
最后,康熙去河伯庙看望靳辅陈潢的时候,眼神是复杂的,懊悔中又带着些许嫉妒,历史是人们书写的,黄河水淹没的是人们,黄河的水再大也淹不到紫禁城去,而俢坝筑堤的也是人们,人们会记得真正为他们着想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