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十大不为人知的秘密(古董店里的故事之)
王伊明【作品】
金先生个儿不高,黑瘦的一张脸,一副很大的黑框眼镜,很嶙峋的,看不岀年龄。他和顾老师应该是很熟的,见面还抱一下,一黑一白,一胖一瘦,抱上去,挺滑稽的,但我们谁也没笑。
金先生好象有些口吃,说话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他累,听得人也累。好在寒喧就是欢迎、欢迎,你好、你好的,热热闹闹便是了。
一上车金先生就忙不迭地将一份专题讲座稿递给顾老师,并简单地说明:"第一篇,下午用。"
我撇了一眼,标题是《清东陵石雕》。
顾老师肯定记得我的选题,因为拿到讲座稿时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我相信那不会是"英雄所见略同"的褒奖,倒象是熊掌与鱼的选择。
我自然也很觉不好意思,既然金先生己将清东陵石雕列为讲座课题,我再同题写篇文学作品,总象是有些取巧,车上我便拉过顾老师,表示自己可以重新选题,决不能影响整体计划。
顾老师当然很欣赏我的大局观,又特地私下对我说:文学和研究是两条路,不挤。顾老师还说,金先生是从故宫博物院下派来清东陵协助工作的,脾气大,学问也高,肯定会对我们有大帮助的。
金先生的文笔似乎与他的口才相悖,他更象是象牙塔里的学者,如何将这样一个更适合高台楼阁中静坐的夫子,打发到这种荒寂繁杂的一隅?我一时实在想不清楚,但一直觉得有故事。
金先生的讲座稿我是最早看到的,顾老师要我找地方复印,我知道是顾老师有意这样做的,我看到稿子就放不下了。
稿子的开篇,高远而实在:
迄今为止,国内的文献与实物发现,可以证实的是人类最初的艺术表达方式是通过石器完成的。石雕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散发出的艺术气息,曾弥漫了整个远古文明。而前无古人的集大成的石雕艺术,则最完整地体现在清东陵这座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座皇家陵园中。
然后金先生又具体解释了一下帝王陵寝的由来和清东陵建筑格局:
帝王们的坟墓称作陵,陵被解释为“大土山”之意。将封土堆集成山,这只能是帝王们的所为。
将坟墓称作陵是在战国中期开始的,西汉时,帝王们的坟墓便正式被称为陵了,且专名专用,直到整个封建社会的覆灭。帝王们建陵,渴望“开福祉隆基,绵万年景运。”清代如此,历代封建王朝也是如此。
清东陵的建设被冠以“事关千秋万代社稷”的“国家头等重点工程”之名,所以建筑规模宏大、选材精良、工艺高超实在不足为奇。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建筑中所蕴含的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通过每一种材料、每一处设计焕发着永久地艺术的魅力。石材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而在普通的石材上体现高贵与权势的最好方式,就是石雕。
金先生对清东陵石雕的叙述准确而生动;
清东陵的石雕,就谌称一座石雕艺术的博物馆。清东陵从康熙二年即1663年始建,至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完工,清东陵跨越两个半世纪的建设,留给我们除地宫外的石雕艺术作品,大抵上可以分为8大类。
一为石雕门坊。石雕门坊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突出了造型的差异,方法采用了浮雕与圆雕的结合。纯石结构的门坊被称为石门坊,在清东陈只有一座,就是位于孝陵神路南端、作为陵区标志物的这座高13米、宽32米的石牌坊。石牌坊为仿木石结构,建筑分为五间六柱十一楼,屋顶雕饰吻兽,梁、枋、桁雕旋子彩画,夹杆石顶南北侧雕卧狮、卧麒麟,四立面雕升龙、双狮滚球以及兽身凤尾的摩羯龙。由石门柱与翊垣组合的门坊被称为龙凤门,龙凤门也称火焰牌坊,建筑采用门柱顶部插云板,承露盘上雕蹲龙,大额枋上雕火焰宝珠装饰方式。火焰牌楼为五间六柱牌楼三座、二柱一间牌楼三座。石柱与木构建筑组合的门坊被称为牌楼门,牌楼门在清代官书中同样被称为龙凤门,与火焰牌楼不同的是牌楼门亦称冲天牌楼,冲天牌楼的石柱承露盘上雕蹲龙。
二为擎天柱。华表与望柱都称擎天柱。华表由尧舜时期的“谏鼓”、“诽谤木”演化而成,汉朝定名为华表,至明清则演化为雕龙石柱,成为法规与权力的标志物。清东陵的华表共有3组12棵,分别位于孝陵、景陵、裕陵的大碑楼四隅,其结构均为须弥座上竖柱身,雕升龙。柱身上部插云板,顶置承露盘,盘上雕蹲龙;须弥座下枋雕行龙或二龙戏珠,上下枭雕仰俯莲,束腰雕正龙、升龙;栏杆望柱柱身雕升龙,柱头雕坐狮;栏板内外均雕二龙戏珠。一棵石料,被雕得华贵瑞祥、霸气十足。望柱在清东陵共有5组10棵,分别立于孝陵、景陵、裕陵、定陵的石像生前。惠陵没有石像生,两棵望柱以栏杆围着,精美的石柱雕饰自成一景。望柱的须弥座雕蔓草,束腰浮雕为吉祥图案,柱身雕海水江崖、五彩祥云,承露盘雕祥云,柱头雕云龙。
三为石像生。石像生泛指石人石兽,是古代圆雕写意艺术的经典实例。人们也称石像生为“翁仲”,这是取自秦代,那时有一员名为翁仲的武将,屡立战功,征服过匈奴。他死后,秦始皇念其功绩,便在咸阳宫外建了一尊翁仲铜像,匈奴看到,无不战栗。在陵前塑石像生,终年守护之意。明十三陵只有一组18对石像生,清东陵却是4组36对,其中以孝陵的18对最为壮观,依次为坐、站狮子;坐、站獬豸;卧、站骆驼;卧、站象;坐、站麒麟;立、卧马各一对及武将、文臣各3对。如同仪仗队一般,威武雄壮。此外,景陵、裕陵、定陵均有石像生。雕塑工艺上佳。
四为石碑。清东陵共有石碑25通,其中龙蚨碑13通;明楼朱砂碑12通。龙蚨也称赑屓、霸下,为龙之一种,善负重。龙蚨碑以龙蚨为座,虬龙或称蟠龙为首;明楼朱砂碑则为须弥座式碑,碑首正背面雕二龙戏珠,侧面雕行龙;昭西陵、景陵、孝东陵碑身正面沥粉画出4组二龙戏珠;孝陵、裕妃园寝朱砂碑碑身无龙,裕陵朱砂碑碑身正背面各雕出二龙戏珠4组;慈禧陵、慈安陵、定陵、惠陵碑身正背面各雕出三龙戏珠6组。孝陵、孝东陵、景陵、裕陵、裕妃园寝、昭西陵、景双妃园寝朱砂碑须弥座均上坊雕龙,下枋雕吉祥图案,上下枭雕仰俯莲,束腰雕挽花结带;慈禧陵、慈安陵披巾上雕各四条正龙,下枋四面均雕二龙戏珠。
五为拱券桥。石拱券桥俗称石拱桥,因桥身拱券得名。拱券桥美观、实用,是中国对世界建筑史的一大贡献。清东陵共有石拱券桥34座,被称为中国古代石拱券桥集大成之地并不为过。清东陵的石拱券桥有一孔桥10座;三孔桥18座;五孔桥5座;七孔桥1座。桥上共有栏板1114块,望柱1202根,抱鼓石136件。栏板上均雕祥云宝瓶或荷叶净瓶;七孔桥的桥栏板为汉白玉石,能发出金钟银铃般声响,故称其为“五音桥”。望柱上雕龙凤头,拱桥券洞上龙门石雕戏水兽。
六为殿座栏杆。清东陵的殿座栏杆共11组,其中大殿9组,方城月台2组。共有栏板660块,望柱716棵,抱鼓石98块。共有栏杆、栏板均雕祥云宝瓶或雕凤引龙;望柱雕龙凤头式翔凤,柱身内外雕升龙,抱鼓石内外雕龙凤呈祥。
七为石祭台。石祭台是石雕题材和内容最为丰富的艺术作品,清东陵共有9座石祭台,石祭台亦称石五供,五供为雕正龙盖鼎炉、插灵芝花瓶两座、插石蜡烛烛台两座。祭台为须弥座式,上枋雕宝相花或杂花,下枋雕吉祥图案;上枭雕仰莲,下枭雕俯莲,束腰雕挽花结带。
八为丹陛石。清东陵共有丹陛石或称陛阶石、御路石13件,以大红门雕海浪浮云、景双妃园寝丹凤朝阳为奇,余者均为龙凤呈祥,配以蔓草、艾叶、梅、兰、竹、菊、百合、萱草、栀花、蜥蜴等图案。
至于地宫中的石雕艺术,如裕陵,其种类、内容、规模及艺术水平,完全可以无愧石雕艺术宝库之誉,这应该是另一篇独立文章了。
责任编辑:李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