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

导读:

恩师马虹先生永远地离开我们走了,他却把宝贵的武学遗产留给了我们,把他那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了我们。他那几十年如一日为而不争,矢志不渝坚守传统拳架、坚守太极拳规矩、坚守太极拳理论阵地,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远激励着我们。

一、坚守传统拳架

  拳架是太极拳深刻内涵的载体,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恩师马虹先生生前最重视的就是拳架的修炼和传承。他几十年走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辞辛苦,奔走呼号,矢志不渝地传播由陈发科、陈照奎父子传下来的大架、老架、低架传统陈式太极拳。他反复强调,“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继承、传播陈照奎先生传下来的太极拳,一点也不要走样。”其意志之坚定,胸襟之开阔,眼界之深远,甚为罕见。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1)

  恩师马虹先生在强调拳架重要性的同时反复强调拳架的规范性。要求大家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继承,明明白白,规规矩矩的传播。一点也不要走样。他专门撰写文章,提出了规矩的外形、完整的内劲、鲜明的技法、厚实的功力、太极拳的神韵、拳架处处合乎拳理标准拳架的六项指标。强调学完头遍拳之后一定要请老师或者拳友看拳、改拳,就像照镜子一样,挑出自己的毛病,修正错误,规范拳架。针对有的拳友只注重学拳,不注重改拳的现象,他把当年陈照奎先生论改拳的文章挑出来重新发表。同时,指导我写了一篇《浅议改拳》的文章,分别发表在2011年《太极拳》杂志和校刊《陈氏太极拳研究》上。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2)

  恩师马虹先生还特别强调保持传统拳架的完整性,提倡尊重传统,科学发展,反对随意增减和修改。尤其是反对所谓的创编套路、精简套路。他说,目前社会流行的太极拳新编套路、精简套路等等,不下几十种,搞得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我们就是要坚持传统,科学发展。记得2007年夏天。那时,我任市直机关工会主席,为活跃机关文体生活,增进机关干部的身体健康,在平山县野生园度假村举办了市直机关文体骨干及工会主席培训班。请恩师马虹先生和杨合发校长讲拳授课,开班前请示恩师是否编一套简化套路,以应对机关干部的畏难情绪。恩师坚决否定了这种想法。他说,不能因难就易,因繁就简。我们就是要坚持传统,继承传统,保持传统拳架的完整性。班上,他系统地讲授了传统陈式太极拳的丰富内涵、科学性和时代价值,强调了传统拳架的完整性,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3)

  2008年在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上,马虹先生作名家表演。那时,他已经82岁高龄,还是坚持打低架子,打完整的套路。当时我见他老人家汗流挟背,心痛得劝他少打几式。他说,不行啊。要打,就打完整的,要不,就不打,不能让人们感到太极拳就那么几个简单的式子。同年,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邀请他在河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燕赵讲坛》作讲演,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听众,他又一次强调了大架、老架、低架传统陈氏太极拳架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其时代价值。他指出文化是一种担当,是一种传承。太极拳作为武术文化,需要的就是这种担当和传承。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文化内涵、养身内涵、技击内涵等所有内涵都包含在拳架之内。太极拳由当初创编时的几套拳,逐步走向成熟,浓缩、演化为现在的两套拳,其间走过了几百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承载着易学、医学、道学、兵学、美学等厚重的传统文化,凝聚着数百年来古人的心血。它是传统文化和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个完整的体系,每招每式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不能断裂开来,不能轻易加以简化和更改。如果不尊重传统,随意简化更改,必然会割裂历史,最终会影响太极拳的科学发展。恩师马虹先生还强调,练习拳架要与推手练习、单式练习、辅助功法练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恩师生前的这些教诲至今言尤在耳,振聋发聩。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4)

二、坚守太极拳的规矩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恩师马虹先生几十年所坚守的就是太极拳的规矩。他坚守规矩,化乎规矩,教人以规矩,曾经多次调侃的说:“我这人就是‘单打一,死认真,傻坚持’”。他反复强调说,练拳最重要的是“明拳理、守规矩、懂劲道”。我从1993年开始跟随马虹先生学拳,二十多年来,无论是师父给我改拳、正拳,还是给别人改拳、正拳,或者办班授课,我所见到的,听到的都是恩师马虹先生对太极拳拳理、拳法及其规矩的讲述和要求。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5)

  恩师马虹先生认为,守规矩最根本的是守“太极大道”这个规矩。以《易经》的太极阴阳哲理为指导,牢固树立太极阴阳的整体观,建立起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他指出,太极图是太极拳的秘诀,太极阴阳分合律是打开太极拳大门的一把钥匙。所以,练习太极拳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它,从阴阳交济的观点上理解它、运用它,并认清太极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他说:“太极拳,从总的方面看,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剖析开来,它则处处包涵相互对立、对称、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阴阳两仪;从其运动变化的形式来看,则无处不是圆的、弧形的、螺旋的顺逆缠绕的运动着。一句话,合则太极,分则阴阳,动则螺旋。”凡是想打开太极拳大门的人必须手中掌握这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能以一对万,就能“顿悟圆通”。恩师马虹先生还把太极拳运动与日常生活运动及其他体育运动进行比较性研究,指出整体运动观是太极拳区别于日常生活运动及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反复强调练拳要“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强调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必须完整一气。无论大小动作,都必须是以丹田带动,由腰而胸、而背、而肩、而臂、而手。就是推手、散打也是强调“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整体劲。他强调太极拳是个圆形的整体,是个立体圆,而不是平面圆,所以,要时刻注意打拳三个圆,推手三个球。做到“非圆即弧”,“触处成圆”,达到“浑圆一体”,“无凹凸,无缺陷”,“圆融精妙”的境界。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6)

  恩师马虹先生认为,坚守太极拳的规矩,不仅要牢固树立太极阴阳的整体观,而且要深入研究和遵循太极阴阳运动变化的规律。对此,恩师马虹先生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到了晚年,恩师马虹先生聚五十年练拳、教拳之体悟,把这个规律归结为五个方面:一是阴阳的统一性。阴与阳,两个方面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是个密不可分的对立统一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比如人体的左与右,前与后,上与下等,谁也离不开谁。二是阴阳的相寓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运用于拳中则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柔中寓刚,刚中寓柔,化中有打,打中有化等等。三是阴阳的互根性。阳是阴的根,阴是阳的根。“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运用在拳中则是逢左必右,逢前必后,逢上必下等等。四是阴阳的折叠性。往复须有折叠,运用在拳中则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收先放,欲放先收,顺势借力,造势借力等等。五是运动的螺旋形式。太极拳运动不是直线运动,而是非圆即弧,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陈鑫讲:“太极拳缠法也”。恩师马虹先生意味深长地讲,“阴阳相济”,实际就是把握好阴阳变化这五个方面的规律。这既是是太极拳必须遵守的规矩,也是太极拳达到神明阶段的有效途径。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7)

  恩师马虹先生特别强调要坚守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具体的规矩和要求。手、眼、身、法、步一点都不能马虎。他对那种不遵守规矩的现象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始终按照陈照奎先生传授的规矩练拳、教拳。手型上,他特别强调瓦拢掌,强调母指要与小拇指有相合之意,不能五指岔开,像五股钢叉。在手法的运用上强调要弄明白什么是拳,什么是掌,是仰掌、俯掌、侧立掌,还是穿掌、托掌、撩掌、切掌、搓掌等等。同时,两手的位置要明白,是胸前中线,眼前中线,还是腹前中线、两膝中线,是胯的外侧,还是膝的外则等,都要搞得清清楚楚。眼神上,他特别强调以视敌人为主,兼顾左右,反对眼随手运,反对目无所向。身法上,他特别强调立身中正,松静自然。不赞成含胸拔背的说法。为此,他考证了历代拳谱,指出含胸拔背是后人加的,老拳谱没有这种说法。而且从练拳实践来看,按照含胸拔背的说法练拳的人,大多数练成了驼背,成为“病”。他特别强调大小动作以腰带动,反对单摆浮搁。步法上,他特别强调步型和脚的方位,强调要弄清什么是弓蹬步,什么是马步,什么是独立步、不丁不八步,什么是顿步、搓步、垫步等,反对弓马不分,步法不清。根节上,特别强调脚趾抓地,落地生根,强调两脚基本平行。强调脚是动作的方向舵,脚尖的方向决定着劲力的方向。在每招每式中是扣脚,还是开脚,转体时是以脚跟为轴,还是以前脚掌为轴等都要搞清楚。劲力运用上,他强调劲走螺旋,整体运作,对劲点、劲源、劲别、劲力结构、劲力的运行路线都要搞清楚,弄明白。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8)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种规范,一种约束,坚守起来很难,长期坚守就更难。几十年来,恩师反复强调的就是太极拳的规矩,千叮咛万嘱咐的是太极拳的规矩,要求后辈传人所遵守的也是太极拳的规矩。其意可嘉,其心可鉴。三、坚守太极拳的理论阵地

  恩师马虹先生把太极拳作为一门终身修炼的学问,倾注毕生精力进行理论上的归纳、总结和研究,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不仅写下了留与后世的四部太极拳巨著,构筑了完整的太极拳体系,对太极拳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坚守太极拳理论阵地,站在理论前沿,引领大家向太极拳的深度广度进军,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百余篇论文。恩师马虹先生时常教导我们,一定要重视太极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他说:“任何一门学问,其原理属于它的灵魂,所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先贤们,历来都极其重视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他还引用陈鑫的话“学太极拳,必先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善学者,必以理为尚。”来激励我们,引用明·冯梦龙的话“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强弱在理。”来告诫那些不重视拳理学习的人。还告诫说如果不重视拳理学习“不流于狂妄,即涉于偏倚。”同时,他期望大家在忠实继承的基础上加强对太极拳实践的理论总结和研究,取得更多更优秀的理论成果。他引导大家,从把握中国传统哲理入手弄清太极拳的理论依据,依据现代科学知识验证太极拳的时代价值。通过理论研究,明拳理,辨是非,提高自身分辨真伪的鉴别力。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9)

  恩师马虹先生铮铮铁骨,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太极拳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质疑。如有人提出的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问题,恩师就讲,“太极拳强调意领形随,意气力三结合,单讲求‘不用力’是不科学的”。再如“眼随手运”问题。恩师讲,“眼看敌人为主,兼顾左右”符合技击要求,只讲眼随手运是值得研究的。再如“含胸拔背”问题,恩师明确指出这种提法不科学。再比如有的太极拳不讲技击含义,把拳术变成了体操、舞蹈。对此,恩师则明确指出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打拳无人似有人,要把每招每式的攻防含义弄清楚。同时,对那些一味求松求软,“大松大软”观点,对那些一味追求刚劲,一味讲舒展大方,不讲开合相寓, 一味讲慢,不讲快慢相间,动作直上直下,不讲轻沉兼备等等观点和现象,恩师都从拳理的科学性上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他循循善诱地要求我们不要盲从,要善于在拳理拳法上深入研究、体悟、实践,辨明是非,马虹老师在坚持科学论点时经常讲“武艺有宗,学术无界。”主张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应有条条框框,限制百家争鸣,才能真理越辩越明。坚守科学,扬弃糟粕。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10)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交流的平台,恩师马虹先生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创办了太极拳内部刊物《函授通讯》。后来,《函授通讯》改刊为石家庄陈氏太极拳学校校刊《陈氏太极拳研究》。恩师马虹先生为校刊的建设关心备至,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我是2005年受恩师马虹先生委托,从甄翠燕大姐手中接过编刊工作的,从第12期开始主编校刊,如今已编辑到第29期。在编刊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恩师马虹先生坚守理论阵地的坚定性和他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每一期校刊编稿前,他老人家总是把全国各地的来稿交给我,与我研究,征求意见,并鼓励我大胆定稿,每次都慈爱的说:“你是主编你说了算”。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11)

  每期校刊定稿后,他老人家都亲自审阅,然后交付印刷厂。恩师不顾年事已高,每一期都给校刊撰稿,在校刊上举办讲座,并对校刊的编辑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比如栏目的设置,稿件的选择、修改、校对等,指出其中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有时还亲自动笔修改。每当校刊出现错别字时,恩师总是严肃的说:“工作要认真,不得马虎。你知道校对为什么叫“校仇”吗,就是对待错别字像仇人一样把它找出来。”可惜由于我们的工作水平不高,始终没有达到恩师要求的那种高水平,留下许多遗憾。校刊《陈氏太极拳研究》是我们的理论阵地,恩师为之坚守了几十年。当有人说到当代传媒手段发达,网络书刊、视频、微信、微博等越来越发达,会代替纸版书刊时。恩师摇摇头说,纸版书刊与电子版书刊,其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谁也代替不了谁。一定要把这块阵地守好,把它的作用发挥好。

马虹生平(马虹先生矢志不渝地坚守)(12)

  多年来,在恩师的指导下,校刊开展拳理讲座,进行理论研讨,交流学拳体悟,宣传传人风采,报道各地拳友的学拳成果和动态,受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是与恩师的关怀指导,拳友们的支持帮助分不开的,感谢恩师,感谢各位拳友。恩师关心校刊的编辑出版,更关心大家学刊、用刊情况,提倡大家学刊、用刊,随时鼓励大家积极为校刊撰稿,积极参与校刊的研讨和交流,及时宣传本地的练拳动态。当有人向他汇报从校刊的文章上学到了东西,有了收获,有了新的体悟和提高时,他老人家都会开心的笑道,你们多写些文章吧,把自己的体悟,收获写出来,共同交流,成果共享。恩师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但他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却常常浮现在眼前,他那崇高的坚守精神和谦敬品质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决不辜负恩师的嘱托,努力把太极拳事业做大、做强,把陈发科——陈照奎——马虹一脉相承的传统陈式太极拳发扬光大,为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杜国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