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宅基地能确权(三类宅基地无法确权)

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的农村老百姓进城务工,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楼市的增长,我们国家也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由于二胎、三胎政策的出台,大家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城市中的楼房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不提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就连普通的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让很多老百姓望而却步。

无证宅基地能确权(三类宅基地无法确权)(1)

昂贵的楼房

之所以城市里的楼价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农村的发展则缓慢得多,尤其是很多农村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留在大城市里,相比来说,大城市里的就业岗位比较多,选择性也比较多,而在小城市或者农村则选择性单一,就业岗位稀少,并且有的大学生在大城市发展得比较好,将自己老家的父母接到城里居住,长此以往农村人口流失比较严重,没人发展建设农村,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则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楼盘的成本提高了,相应的楼房的价格也上涨了,并且单一的开发商也不敢私自降价,这样也会引起行业公愤,因此,很多开发商并不在乎老百姓是否能买得起,就不断的哄抬楼价。

无证宅基地能确权(三类宅基地无法确权)(2)

售楼处

随着楼价的不断上涨,很多人购房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且楼价上涨得让很多人望楼兴叹,并且现在在大城市里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纷纷返乡,回到农村。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扶植力度越来越大,新农村建设越来好,有些农村的发展竟比一些城镇发展得要好,很多城市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瓶颈,可以说,现在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大学生也开始纷纷选择回农村,回乡创业或者回老家工作,可见,现在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大城市。

我就是这样,原来也是在大城市工作,但是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大力发展,让我看到了农村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毅然决然的辞职,回乡当个小村官,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论是否回到农村,对农村的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房子和土地,从去年开始老百姓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土地确权,土地确权包含宅基地确权,去年我有幸参与这项工作,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正式参与这项工作,并且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确权工作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影响,所以确权工作有些地方还没有结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会将这项工作完成。

无证宅基地能确权(三类宅基地无法确权)(3)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

对于现在还没有确权的各位农民伯伯来说,要抓紧时间了,但是按我工作的经验和相关政策来讲,有三类房子是不能确权的:

一、非本村之人在村里购买的宅基地。

有很多城里人有钱了,不知道怎么花,就会找一个风景比较不错的农村购买一套房子,用来养老,但是我们知道,农村的房子和土地都属于村集体的,在没确权之前,就连老百姓都是只有使用权,外人购买本村的房子也无法进行确权,另外国家也早就规定了城里人不允许在农村买房,是违规行为。

二、一户多宅和房屋面积超标的宅基地。

所谓的一户多宅就是一个户口多栋房屋,这次宅基地确权明确要求一户一宅,不允许出现一户多宅的情况,如果有一户多宅的情况,那么只能给其中一栋房屋确权,其他的房屋不给确权。

面积超标是很多地区对农村的宅基地有一个标准面积,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农村出现乱盖的情况,另一方面方便农村规划。如果有宅基地面积超标的,那么在确权登记的时候,则按照最高标准登记,多出来的面积不予登记。

三、有历史争议的宅基地和在耕地上的房屋。

这个很容易理解,在我国农村,本身管理就比较复杂,很多农村的宅基地之前也并没有做一个很好的登记,并且有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因此目前来看,有争议的宅基地也是不予确权登记的。

以前的农村,孩子多,宅基地不足,就有很多家庭在耕地上盖房子,我们国家有严格的耕地红线,因此这类房子也是不给确权的。

无证宅基地能确权(三类宅基地无法确权)(4)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

还没有确权的农民伯伯抓紧时间要进行确权了,因为《民法典》规定,农村的房子在确权之后,属于农民的私有财产,无论子女户口是否在农村,都可以进行继承。根据《民法典》“房地一体”的原则,在继承了上面房子的同时,同时也继承了房子下面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如果还没确权,在确权工作完成之后,没有确权的房子将不会留给子女,子女也无法继承。

未来的农村发展一定是向上的,农村的建设也越来越好,未来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也越来越值钱,因此各位农民伯伯还是要上心这件事,抓紧时间给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进行确权。

我是李小康呀,一个立志于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90后小村官。理想不大,求个关注[来看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