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1942电影简介 国片志14一路走来
1905电影网专稿 《芳华》撤档,掀起浪花一片。冯小刚言及“悲壮”,舆论也多有惋惜之词。其实,导龄二十余年的他,早已不是第一次面对挫折。我们往往只记得那些风光,忽略了他遭遇逆境的时刻。这类事件总能令人清醒,让昨日浮现,帮助我们回溯历史。
冯小刚的电影生涯,似乎就在眼前。
冯小刚以贺岁喜剧扬名,这也成为他的标签,永难抹去。以至于,无论何时,只要他拍了非喜剧题材,舆论就会将其标记为“转型之作”。
其中难免有误读,但这些被草率扣上的帽子也独具价值。它让我们找到一个研究冯小刚的角度。
这每一次“转型”就像“航标”,帮我们认识冯小刚的电影征程。
《一声叹息》背后
首次“转型”之得失
2000年,《一声叹息》上映,票房报收2800万,成绩尚可,评论界也算多有赞誉。
有《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火爆银幕在前,《一声叹息》是冯小刚的主动求变之作。
对于此次“战略调整”,冯本人曾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说过这样的话:
其实我作品真正有意识的一个拐点是《一声叹息》。《一声叹息》差不多是我的自传式电影。那是我对过去生活的一个回顾。所以写那个剧本的时候,我一气呵成。当时也跟王朔一起在写,所有的细节,历历在目,有的时候一边写,眼泪一边啪嗒啪嗒往下掉。我说它是我的一种情怀,我要不把它抒发出去,就难受,所以当时《一声叹息》没有人投资,我找谁投谁都不投,人家说你就拍贺岁片,最后我跟徐帆是片酬都不要,最后王中军说我就投吧,咱们四百万之内能不能把它拍出来。拍完了之后,这个心结解开了,所以它是我的电影里头最有感而发的一部。
这段话有几个关键词句:“有意识”、“自传式”和“你就拍贺岁片”。
当时的他风头正劲,贺岁喜剧连续票房夺魁。激流之中,他并未继续冲高,反而果断转向,说明其心中对电影还是有更深的追求。
敢于承认《一声叹息》是自传式作品,需要不小的勇气。因为,这等于昭告天下,我冯小刚是一个曾经出轨、让家庭破碎的男人。
不避讳自己私生活中可能被舆论谴责的履历,还通过电影释放出来,同样佐证了其“真情实感”的自白。
《一声叹息》的观感近乎“恐怖”。之所以用这样的形容词,是因为冯小刚毫不隐讳地去展示中年男人出轨的过程,以及出轨后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莫大痛苦。
这种方式并不是观众所期待的,甚至可以说是“对抗”观众。为了自我表达,不顾商业规律,我们似乎看到了冯小刚后续多次“转型”的“预演”。
好在有贺岁片的“资本”在前,观众会冲着他的名头走进影院,《一声叹息》仍然是赚钱的。
当然,那时的国内市场相对萧条,缺少竞争对手,也是影片能够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从《一声叹息》初期很难找到投资这件事上,就已透彻显现。
换作现在,别说婚外情题材,就算冯小刚想拍自然风光纪录片,也会有无数资方排着队来投钱。
这样的大环境也决定了冯小刚之后的选择。
《一声叹息》结束,“心结解开”的他,马上又回到贺岁喜剧的节奏中。他还没有胆量,也缺乏客观条件去连续地“任性”。
于是,2001年推出《大腕》,2003年带来《手机》。同样又是轻松获得当年的票房冠军。
只要拍贺岁喜剧就能称霸票房,“冯氏定律”令人艳羡,恐怕也让他自己心生“疲倦”。
不喜欢安于现状的冯小刚,又开始酝酿新的动作。
三连击
商业性升级&自我情结融入
自2004年开始至2007年,冯小刚推出三部作品——《天下无贼》《夜宴》和《集结号》。
三部影片风格各异,并且与“冯氏喜剧”也有较大区别。冯小刚“求变”的决心体现在了实际行动中。
虽然同为贺岁档且颇具幽默情节,但《天下无贼》与冯小刚之前的作品迥然不同。
《天下无贼》的剧情主线是“两派盗贼火车对决”,更偏向于犯罪、动作类型。这是他从未染指的题材。
刘德华与刘若英领衔主演,葛优变身“抢戏配角”,阵容除豪华之外,更重要的是商业版图上的考虑。
刘德华照顾香港市场,刘若英负责台湾票房。冯导的目的不言自明。
早已称雄内地的他,顺理成章地想要将版图扩至“大中华地区”。
可是扩张之路并不顺利。
《天下无贼》当年在内地获得1.2亿票房,排名年度第三。排在前面的是《功夫》和《十面埋伏》。虽然没有夺冠,但这个成绩也已十分可观。
然而,影片去到内地之外则天差地别。香港票房492万港币,台湾仅收2.4万美元。数据可以用微量来形容。
扩张受阻,原有的阵地也遭受巨大威胁。
那时,CEPA已正式签署,内地与香港的电影市场已打通。周星驰的《功夫》呈席卷之势,张艺谋等第五代大导也开始带动“古装巨制风潮”。
冯小刚独霸票房的局面已成为历史。
面对这等形势,他升级自己的制作水准,可以说应对得不错。与此同时,其情商也发挥着某些作用。
他主动与周星驰交好,还在《功夫》中轧了一角。
为同档期最大对手做嫁衣,冯小刚的气度令人钦佩。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目的。希望借周星驰和《功夫》去渗透香港市场,是他所期待的置换条件。
擅交际、情商过人,是冯小刚成功的一大法宝。
接下来,冯小刚再走一步险棋,拍摄《夜宴》。
面对媒体,他的说辞是《夜宴》满足了自己做美工时期的梦想。他是美工出身,最早在部队文工团做布景,之后也是以美术设计入行。
确实,影片在美术方面非常大胆,视觉上颇具实验性。可是将这个因素作为拍摄此片唯一的初衷,还是无法令人信服。
前作《天下无贼》票房输给了《十面埋伏》,又正值古装巨制风靡的时期。说冯小刚想与张艺谋、陈凯歌掰掰手腕,在潮流中争个高低,可能才更接近其内心真实想法。
可讽刺的是,他再度败给了张艺谋。
《夜宴》报收1.3亿,按冯小刚的说法是刚刚收回成本。同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夺得当年票房冠军,报收2.9亿。
这也是他第一次面对舆论的普遍差评。
票房不及对手一半,负面评价连连,可冯小刚也顾不上应对。他要继续忙着冒险,去拍一部战争片。
《集结号》仍是一个商业性与自我表达的结合体。
中国一直缺少与世界工业水准接轨的战争片。冯小刚又是一位当过兵,颇有战争情结的人。
两相结合,就促成了《集结号》的诞生。
为与世界接轨,他请来韩国团队负责战争场面。
为坚持抒发情怀,他选择了一个彰显人性,并不讨好的故事。
他曾经说过,拍《集结号》是要让大家看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过程中的诚意与专业换来了回报。
《集结号》票房报收2.5亿,冯小刚也再度夺回年度冠军。影片口碑爆棚,评论界也是一片赞誉。
在喜剧片之外,他终于收获了一部代表作。
这连续三部影片,就像一次进阶。前面两部是在探路,待到第三部才攀上“高峰”。这也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震荡起伏,有波峰也有波谷。
冯小刚再度站在高处,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
《一九四二》前后的尴尬
与王朔的关系&应对舆论的态度
《集结号》之后,冯小刚最花心力的影片是《一九四二》。可《一九四二》前后的作品,却给他带来了一些尴尬。
造成这些尴尬的因素中,有一个人不得不谈,就是王朔。
其实,冯小刚与王朔的关系早已被八卦得一干二净。
两人早期多么密切,之后怎样分道扬镳,近些年又是如何“再续前缘”等等。坊间传闻搭配假想演绎,被炮制出的文字满足着大众的猎奇心。
如果只看作品,其实王朔与冯小刚的合作并不多。
冯小刚的电影中,有三部直接改编自王朔小说。分别是《永失我爱》《甲方乙方》和《一声叹息》。
王朔单纯参与编剧的是两部,《非诚勿扰2》和《私人订制》。
再加上传闻剧本被王朔指点的《天下无贼》,一共也只有六部影片,约占其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一。
可是综合内外,王朔对冯小刚的影响也许是最大的。
《一九四二》上映的四年前,冯小刚推出自编自导的《非诚勿扰》。
票房大捷,口碑“仆街”。
冯小刚并未极力维护自己的作品,他心里也清楚,这是一部以“赚钱”为第一目标的影片。
片中的一句台词值得玩味:“钱对我来说不算事儿,就是缺朋友。”
巧的是,《非诚勿扰》之后,他就迎回了一位老朋友。
2009年,王朔与冯小刚被拍到在某处聚会,身边还有王子文。
2010年,冯小刚拍摄的《唐山大地震》中,王子文就出演了一个戏份颇重的角色。
紧接着,同年上映的《非诚勿扰2》,王朔已正式担任编剧,重新与冯小刚搭档。
2013年,拍《一九四二》亏本的冯小刚急于补漏,又请王朔出山,合作《私人订制》。
两人的“重归于好”,不可谓不热络。
其实,对二人关系言之凿凿的文字皆是猜测。朋友间感情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他们“散伙”也好,“重聚”也罢,都很正常。就像一对普通的老哥们儿,也许就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多年不联系,可一旦见了面,喝顿小酒,又立刻能找回当年的节奏。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王朔回归与冯小刚电影所获“差评”的关系。
时间上,两件事可以说交集颇多。
从《非诚勿扰》开始,冯小刚的作品连续收获负面评价。就连呕心沥血的《一九四二》都难逃口诛笔伐。
这种差评在2013年的《私人订制》上映后到达顶点,而“小钢炮”的火力也随之接近峰值。
他向影评人和观众猛烈出击,点名某网站的用户群体,用近乎“粗野”的口吻攻击对方。
这让他收获了成倍的还击,矛盾激化到论战的地步。
如今事情已过,冷静下来思考。
一方面,冯小刚的暴怒很大程度来自于《一九四二》的怨气。
他曾说自己认认真真弄一部电影,结果没人看(指《一九四二》),随随便便拍一部片(指《私人订制》)却票房爆棚。
心血之作遭冷遇,他难免懊恼。连续五部影片收获差评,也令其“抵触情绪”达到极致。
另一方面,这五部片中,受到恶评最多的,往往是王朔参与的影片。
两人恢复合作,对于冯小刚来说,必然是看重的。他希望与老搭档再续辉煌。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王朔横扫影视圈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年轻观众根本不认“王朔”二字,老一辈拥趸也热情不在。
最关键的是,二人也确实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作品。
《非诚勿扰2》中的“离婚典礼”与“活人追悼”并不能掩盖整部影片的草率和粗糙。
《私人订制》则干脆就是《甲方乙方》的低劣复制品。
时移世易,英雄迟暮。当年那一套,真的不灵了。
《私人订制》之后,王朔与冯小刚不再合作。未来会不会三度“牵手”?
我想可能性很小。
王朔早就没有了争名逐利的意愿,冯小刚也不再是那个“贺岁大导”。追求不同,很难让两人再回到同一个节奏上来。
其实,他们能重新合作,已经算是一段佳话。二人均已年近六十,放下所谓的恩怨和纠葛,在电影中延续友情,相信内心也是无比快慰的。
至此,在冯小刚的电影生涯中,王朔这一篇儿,就翻过去了。
向“艺术”转身
冯小刚得天独厚的优势
《私人订制》之后,冯小刚又一次令世人惊讶。
他拍摄了《我不是潘金莲》,并且在片中做起电影语言实验。
“电影语言和艺术性乏善可陈。”
这是之前论战时,影评人诟病冯小刚的一个关键点。
不知道是怄气还是本就有打算,《我不是潘金莲》里,他瞄准这个方向大举进攻。
实验性首先体现在画幅上。
圆与方的变换,可谓极其大胆。之前的国产主流院线片中,从未有过这样激进的表达。
圆形构图给人一种“屏风”和“窥视”的感觉。冯小刚想用这种视觉形式去“匹配”原著小说的语言。
后半部,方形构图又与之前的圆形产生对比,观众在差别中体会影片氛围。
此前,冯小刚从未使用过这等“迷影范儿”的手法。之前的他,即便是拍摄《一九四二》那样真情融入的影片,也不会在电影语言上有任何“越界之举”。
此次“离经叛道”,可谓跌破众人眼镜。
针对画幅的问题,冯小刚坦承灵感来自哈维尔·多兰,那个征服戛纳的天才少年。
在院线片里大玩实验,且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借鉴”了别人,这种勇气与影片的突破性是匹配的。
另外,《我不是潘金莲》的题材也挑战性十足。如何拿捏尺度,怎样将原著的个性化语言转换为影像等等,都是非常难办的课题。
面对这些问题,冯小刚的应对几乎都是从电影语言出发,通过种种革新去创造答案。
成名已久的导演,还敢于“否定自己”,尝试新路子,这在业内并不多见。
刚刚被撤档的《芳华》也是一样。
片中有一个6分钟战争场面长镜头。之所以做这种尝试,冯小刚的原话是这样的:
拍《集结号》时,我们做到了战争的残酷感、真实感的高度还原。多年后,我们再拍《芳华》的战争戏。我在想:要不要做一个更新的尝试,体现对战争的残酷性、真实感。
技术含量比《集结号》全面升级,每个环节不能出任何问题,炸点、演员表演、走位、摄影机运动都要极其精确。战争戏拍摄这样长度的一镜到底,肯定是第一次。非常难,一步跑差,满盘皆输。但是,最后我们还是把它拿下来了,大家也很兴奋。
总要有人尝试。我们不能重复,不能靠着过去的经验做一些特别安全的事。这不光是拍战争题材,对整个拍电影来说也是创新。拍喜剧是我最得心应手的,但一个创作者要把自己永远置于一个创作的不安全地带,才会有作为。
引言的最后一段,冯小刚讲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不想重复,他要把自己置于创作的不安全地带,进而不断突破。
言辞诚恳,其心可鉴。
主观意愿,是冯小刚向“艺术”转身的源动力。
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主客观双向作用。冯小刚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同样是得天独厚。
《我不是潘金莲》和《芳华》时期的冯小刚,处在一个极速膨胀、热钱遍地的市场之中。他自己又是这个市场曾经的“头牌”,一呼百应、号召力十足。
因此,想在文艺片领域大展拳脚的他,不愁投资,不缺演员,就连发行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名头占据商业大作的档期和排片。
这是其他文艺片导演无法企及的优势。
有人说,张艺谋、陈凯歌是早年文艺,中年扎进商业“泥潭”;那冯小刚就是早年商业,中年则“附庸风雅”。
两者孰优孰劣,无从评价,但冯小刚的方式至少让自己的“文艺之路”颇为宽敞。
“《芳华》事件”固然是一次打击,但也不是输不起。早期,他就经历过作品被“毙”,也是一路横淌过来。
此次的痛苦主要在于,《芳华》寄托着他自己的青春,他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这种包含个人青春历史的作品,往往会在导演的艺术生涯初期诞生。比如,姜文之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冯小刚的路线是相反的,在近60岁时推出“青春回忆”,被撤下后的痛感则成倍增加。
好在,《芳华》也不算被禁,目前仅仅是更换档期,后面还有上映的机会。况且,冯小刚也绝非灰心丧气之人,之后定会有更具突破性的新作问世。
贺岁喜剧之王?商业片大拿?还是电影作者?
现在看来,单独用哪一种称号形容冯小刚都不够精准。
人是会变的,评价某件事、某个人,都要历史地去看待。
舆论之前给他扣的每一顶“帽子”似乎都被时间摘了下来。
因此,不要太在意口舌之争,某一时期的评价和论调都不能完全地概括一个人。
要想认识一位艺术家,最可靠的,还是去了解他的作品。
那些“转型”和“突破”,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它能帮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
冯小刚的故事还会有很多篇章,之后的他,将继续向未知的方向努力。
作为观众,我们坐等欣赏即可。
他可能是中国最“复杂”的导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