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篇诗词歌赋组建成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宝库,我们不仅能通过古诗词学习到不同的知识,还能在古诗词里了解那些那年的历史,文化习俗,风景气候等。说到文学成就,那就不得不提文学史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唐诗。

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1)

我们的古人都是很浪漫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人便能写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浪漫诗句。到了唐朝,我国的经济开始走向巅峰,真正做到了万邦来朝的盛世。此时,唐诗的创作就到达了高潮,出了一大片诗人,如李白、白居易等,但是,有一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的诗,却被称为最肉麻唐诗,读后让人脸红,这究竟是首什么诗。

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2)

在我国唐朝,诗是分流派的,如果说到让人肉麻就不得不提唐诗中的“玉台体”,玉台体的意思就是写的男欢女爱的情诗,尤其是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女子的地位又很高,人们对于爱情表达的比较大胆也比较露骨,因此“玉台体”就出现了,爱情本来就是在诗词上的主题之一,加上社会的催化,有的甚至有些男女之间的闺房情趣之诗,就让现代人看了也会脸红心跳。

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3)

所以,唐朝的“玉台体”是很流行的,其中有一位叫权德舆的诗人就很有名。虽然,他在现代的名气,没有杜甫,李白这帮人响亮,但在那个年代权德舆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他做官很高,最高的时候还是宰相。也许有人会问,宰相还能写“玉台体”,那不是上不了台面吗?其实玉台体并不是不入流的东西,在唐朝,他也算是主流诗的一种,非常受欢迎。

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4)

权德舆的这首《玉台体》就被选入了《唐诗三百首》中去,其实这首诗字数只有短短20个字,但非常肉麻,害羞的人看了还会脸红: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这首诗,是以一个男人的角度解读一个妻子盼望着丈夫回来的闺阁心事,被权德舆用20个字刻画得惟妙惟肖。

“昨夜裙带解”,意思就是,昨天晚上一个人在家,但是裙带居然自己解开了,早上起床又看到窗外的摞子,成双成对在飞。在古代,裙带自动解开和成双成对是大吉,是好事将近的意思,如今国内很多求签的地方依然在沿用这个卦象,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有了这个签文,大多是马上就能遇到自己的心上人。

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5)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看到种种好意头,这名妇女从内心确定丈夫应该马上要回家了。自从丈夫出门后,她都不梳妆打扮,女为悦己者而容,心上人要回来了,要立马梳洗打扮,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出现他面前,也许小别胜新婚,丈夫看到她美丽动人,说不定以后的感情就会更好了,并且再也不用两地分离了,女子希望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心上人的身边。

整首词,权德舆用了几个字就把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内心的小心思解读得很棒,古代不比现代,通信发达,什么事打给电话,发条消息,远隔千里都还能视频。古代可不一样,他们只有通过书信往来。书信都是靠人类配送的,有的时候弄丢了也说不准。有时候,可能信上说10天后到家,但是人到家了,信还没到这是很常有的事。

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6)

因此,我们的古代的先人们,很信任生活中的一些好意头,比如衣带自己解开了,认为丈夫马上就要回来了。所以许多人在想,为什么衣服解开,就会联想到不正经的事,让人脸红,还觉得很肉麻。其实这种古诗在唐朝都没有人说她不正经,反倒现代的人开始矫情起来了,更加说明了我们现代人要对不同的文化要有包容心,既然它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就说明了,这首诗只是肉麻,但并不下流。

全唐诗最好的一首诗(却被称为最肉麻的唐诗)(7)

总结:这首《玉台体》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虽然它流传得并不广泛,但通过权德舆的描述,还是让我们读懂了爱情的美好与期盼。许多人都说,中国人含蓄,不懂浪漫,但我们通过古诗词,发现古代的人都敢于比较自己的爱情观,价值观,反倒现在我们什么都不敢说了,大胆的表白被说成油腻,委婉的表白被说成懦弱。但无论如何,都要做个真诚的人,不践踏不欺骗他人的感情才是做人的道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