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乱象分析(旅游乱象怪罪低价竞争是本末倒置)

一到小长假就会闹出几桩轰动性的旅游乱象事件,似乎已成惯例这个五一,云南女导游因为游客不按要求购物,5分钟连骂游客道德、良心在哪里的视频,无疑是最火的目前,国家旅游局已经责成云南省旅游委尽快查明事实,对损害游客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出公众所料,这位女导游“摊上大事儿”了,被吊销导游证(据5月3日新华社电),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旅游乱象分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旅游乱象分析(旅游乱象怪罪低价竞争是本末倒置)

旅游乱象分析

一到小长假就会闹出几桩轰动性的旅游乱象事件,似乎已成惯例。这个五一,云南女导游因为游客不按要求购物,5分钟连骂游客道德、良心在哪里的视频,无疑是最火的。目前,国家旅游局已经责成云南省旅游委尽快查明事实,对损害游客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出公众所料,这位女导游“摊上大事儿”了,被吊销导游证(据5月3日新华社电)。

强制消费、强制购物不是什么稀奇事,新的《旅游法》实施后,类似乱象并未得到有效遏止。光是云南,这些年就被曝光过多起,之前还出现过旅游执法人员咆哮着让前来投诉的游客“滚蛋”、“永远不要来香格里拉”的事件。女导游之所以大骂游客没良心,是因为她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游客购物的回扣。处在食物链最底层的女导游,似乎也挺让人同情。因此有舆论认为,板子不能只打在导游身上,“不合理低价”才是旅游业乱象的根源。当旅行社打出的价格脱离了现实,等待游客的只能是各种不规范的行为和低劣的服务。这样的分析似乎很理性也很有深度,但所谓“不合理低价”与旅游业乱象之间,真的是这样的因果关系吗?

如果只需提高价格就能杜绝旅游乱象,那操作起来倒也简单。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且不说“不合理低价”难以界定,旅游部门打击“不合理低价”更涉嫌干预市场竞争,有违“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规则。更何况,明明是游客被导游谩骂,怎么反倒把板子拍到了游客出的价格太低上?难道我们反思这种乱象,结果就是旅游价格必须提高吗?

在笔者看来,将旅游乱象归罪于“不合理低价”,是本末倒置。一方面,价格越高并不能直接推导出乱象越少的结论,价格再高也不会令既得利益者满足进而自动规范。另一方面,如果“不合理低价”的确存在,那也是因为旅游乱象长期不受约束,让“不合理低价”成了可以吸引游客的噱头,而不是反过来,因为竞争过度的“不合理低价”,才导致了旅游市场的乱象。

相比景区提供端的垄断,接客服务端本是旅游市场竞争最充分的。之所以频出问题,不是竞争过了头导致市场失灵,而是“看得见”的管理之“手”严重缺位:对投诉游客叫嚣“滚蛋”,视曝光乱象为故意破坏地方形象,能捂盖子绝不揭盖子、能敷衍绝不认真……如此,旅游乱象怎能消除?旅游市场不能规范,“不合理低价”自然就有了骗人的空间。

所以,真正需要打击需要规范的不是“不合理低价”,而是强制购物之类旅游市场乱象本身。说到底,“不合理低价”的窟窿必定要通过旅游乱象来弥补,只要旅游乱象得到有效约束,“不合理低价”失去了黑色的补价机制,自然就不会继续成为招徕游客的噱头。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强化旅游执法打击旅游乱象。那些旅游市场管理混乱,欺客宰客现象迭出的地方,光是让导游“摊上大事儿”不行,地方旅游执法管理者更该“摊上大事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