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

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冬季,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由于汉军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才得脱险。史称“白登之围”。“白登之围”后,刘邦认为与匈奴战争不可取,于是“和亲”成为西汉前期笼络,稳定匈奴的主要手段。但是所谓的“和亲”政策,并没有带来边境的安宁,一直到汉景帝时,匈奴骑兵仍在西汉边境烧杀抢掠。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1)

寇可往,吾亦可往公元前141年3月21日,年仅16岁的刘彻登基,少年时的刘彻便目睹了匈奴的残暴。匈奴骑兵不断骚扰西汉边境,百姓流离失所,西汉子民死伤无数,甚至匈奴还时常威胁到首都长安的安全,对于西汉来说匈奴就是卡在喉咙里的一根鱼刺,随时都会有刺破喉咙的那一天。人是有尊严的,更别说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一个有尊严的民族,“和亲”没有带来和平,相反西汉的软弱,让匈奴更加肆无忌惮,把西汉当成了一只可以待宰的羔羊,可以任意宰杀。年轻的汉武帝心中憋着一口气,大汉的臣民们心中也憋着一口气,并且经过70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已经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反击匈奴势在必行。正如汉武帝所说的那句话“寇可往,吾亦可往”。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2)

帝国双壁,横空出世公元前140年,一个出生卑贱,却又注定不平凡的孩子在平阳公主府诞生,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这个孩子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并取名霍去病。如果不出意外,如果生命没有奇迹,渐渐长大的霍去病可能和其他普通百姓家的小孩一样,也曾幻想过驰骋沙场,金戈铁马,保家卫国,最终却过着平淡的一生,归于平凡。霍去病命运的改变得益于他母亲的妹妹卫子夫和弟弟卫青,卫子夫被来平阳公主府做客的汉武帝看中,最后被封为皇后,而卫青也第一次进入汉武帝的视野,最终官拜大司马。正因如此,18岁(虚岁)的霍去病才能跟随舅舅进入长安,才能被汉武帝一眼看中,才能开始他那短暂,却无比灿烂的一生。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3)

漠南之战,初露锋芒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已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的霍去病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漠南之战是汉军第一次和匈奴主力作战,带有一定的试探性质,因此卫青包括汉军的其他将领都打的格外小心和保守。但是,当时年仅18岁(虚岁)并且第一次和匈奴作战的的霍去病,仅率800骑兵,深入匈奴数百里,就斩获匈奴2000余人,杀伊稚斜单于大行父,俘单于叔父及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全身而返。对于汉军其他将领略显保守的打法,霍去病用兵灵活,不拘古法。 漠南之战后 ,汉武帝以其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功冠全军,一战封侯“冠军侯”。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功劳赐他府邸,他却壮气扬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4)

自西汉建立起,匈奴骑兵作战来去无踪,汉军往往是被动还击,甚至是被动挨打。即便是整个漠南之战,汉军主动反击匈奴,取得了胜利,但汉朝军士、马匹损失十多万,而匈奴只是损失了不到几万人,并向北迁移,匈奴骑兵仍可以大肆劫掠汉境,来去如风。因此,漠南之战并没有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满意。 但在这时,霍去病出现了,汉军得以第一次深入匈奴腹地,第一次与匈奴作战以少胜多。因此,霍去病的胜利,不单单是军事上的一次胜利,更重要的是,它打出了大汉的气势,打出了大汉的尊严,打出了汉武帝,甚至是普通百姓对于战胜匈奴的信心。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5)

河西之战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20岁(虚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经漠南,河西之战后,匈奴实力虽然遭受严重打击,但伊稚斜单于仍未停止南下袭扰,匈奴的祸患仍未根除。   成就酒泉霍去病最让人动容的是“酒泉”的故事,奔袭河西走廊的时候,汉武帝派人送来了几坛美酒,霍去病不愿意独自享用,分给将士们又不够每人一口,于是命令将酒倒入泉水中,三军将士一起痛饮。 那是一个浪漫的时刻,将士们笑着在泉水中喝着美酒,虽然已经喝不出酒味了,但心在这一刻醉了。汉武帝在霍去病倒酒的地方设置郡,名字叫酒泉。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6)

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7)

  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封:祭天;禅:祭地。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天地人,顶天立地做人。一般封禅是由帝王主持的,是帝王代天牧民,故而帝王是与天交流的首选。而天地,是比一切神灵更本真的信仰。狼居胥: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姑衍,姑衍山 (今蒙古肯特山以北)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经过两年时间的积极准备,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于是,年仅22岁(虚岁)的霍去病率骑兵5万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 (今蒙古肯特山)。到此山下,强敌远遁,放眼四顾,悲风扬沙。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封狼居胥”成语即来源于此。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而后继续北进,兵锋一直逼至瀚海 (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汉书·霍去病传》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封狼居胥”不仅象征着功绩,也是对自不量力者最大的讽刺。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南方汉族政权偏安一隅无力统一,但当时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他听了王玄谟的北伐计划后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话说的很大,实力却着实不济。元嘉27年,刘宋王朝的北伐一败涂地。强敌北魏一直追到长江北岸的瓜州,京师震动,刘宋几乎亡国。后人在提起这段往事时,对宋文帝的牛皮多有嘲讽和不屑。辛弃疾词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即典出于此。唐朝,李靖、李绩破突厥的轻骑快马在它山脚下驰过;侯君集灭高昌的大军在这里扎营。唐人的诗歌里,也回响着狼居胥山的万古悲风:“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风紧,黄沙漠漠起塞声”。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8)

马踏匈奴至此之后,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后世武将的毕生追求。可是霍去病实现的时候,才年仅22岁,一个大三大四学生的年龄。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庭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漠南无王庭"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天妒英才,也许霍去病的降生是带着使命而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仅仅只有22岁的霍去病在汉武帝面前说出的豪言壮语,也是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使命。完成这个使命,霍去病从18岁算起,只花了5年时间。使命完成也就该离去了,这也许就是他的宿命吧。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虚岁)的霍去病病逝。霍去病的生命,仿佛浓缩成了那一刻的绽放,辉煌全部在那一刻迸发。这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好男儿,就这样,像一颗烟花,瞬间照亮了公元前2世纪整个东亚的天空,又悄无声息的离去。后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武帝将其坟墓修成祁连山模样,墓前造“马踏匈奴”石像,以彰显其力克匈奴之奇功。

封狼居胥  燕山勒石(饮马瀚海封狼居胥)(9)

《琴歌》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霍去病《琴歌》。直译:四方的夷族已经得到护佑,中原的民众也平安富足。国与家和平安定,(我们的)快乐越来越多(没有止尽)。把兵器收起来放好,把弓和箭存在兵器库里。麒麟与凤凰(的舞蹈)威严活泼,喜庆。顺应于天,(和平相处)得到保全,永远存在,在生命的百年间,爱护亲人,象亲人一样相处,夷与夏都会代代相传。《琴歌》是一首歌,现在的我们已不知其唱法,但在其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骑在马背上唱着歌,驰骋疆场的身影,看到了他心中对我们民族的美好祝愿。他的生命虽短短24年却远比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要精彩,我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中应是无悔的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