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候的婚配风俗(亲戚朋友不会送祝福)
“贞妇烈女”往往被视为儒家思想的一大污点。的确,儒家在后世遭到阉割之后(尤其是程朱理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就开始极力提倡“夫为妻纲”等,甚至后世烈女都会被写入正史之中。然而“贞妇烈女”并不是在独尊儒术之后才出现,而是昉见于学术自由的春秋时期,而且在当时,结婚并不是一件“喜事”,甚至带有悲伤、恐惧的色彩。
“贞妇”一次最早见于《礼记》,而《左传》之中又特地录入了一则小故事:鲁国国君鲁宣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宋国国君宋共公,于是被称为宋伯姬。很不幸,她守寡接近五十年,有一天,宋国王宫失火,宋伯姬却说“妇人之义,傅母(老年的男女侍从)不在,宵不下堂”,宫人劝她先避一下火灾,她又重复之前说的话,最终被烧死在宫殿之中。《左传》中夸她说“妇人以贞为行者也,伯姬之妇道尽矣”,意思就是说宋伯姬是个守妇道的人,后来孔子整理《春秋》、西汉刘向编写《列女传》则把这个故事大书特书。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妇道”、“贞妇”的说法就已经存在。宋伯姬在当时可能是出于个人的决定,但肯定也是受到了时代观念的影响。然而她不幸当了“烈女”的始作俑者,给后世开了一个坏头。
《礼记》中有一篇名《曾子问》专门写曾子和孔子二人的对话,其中就说到了在当时,拜堂成亲并不是一件喜事,甚至对于新娘新郎双方家庭都是一件“饱含悲痛”的事情。具体原因是:
1、对于女方:“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意思就是,女儿出嫁了,娘家就会连续三个晚上通宵点着蜡烛(确切地说,当时的“烛”不能称为蜡烛,而是近似于火把、火炬),用以表达对出闺女儿的怀念。
2、对于男方:“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意思是谁家娶媳妇,谁家三天不能进行任何娱乐活动,因为娶媳妇的意思就是儿子长大了,而父母变老了。所以当时说“婚礼不贺,人之序也”(结婚的时候不能向新人表示祝贺,这是“人道”)。
“婚礼不贺”的说法和《论语》中的另一个观点类似“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的年龄不应该不知道,一方面要因为父母身体健康长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要因为他们岁数大了而感到担心。
看来在春秋时候,很多观念和现代都很不一样,但是也扯不上谈论谁对谁错,因为任何观念都无法脱离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