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在城市角落的老建筑(老建筑老故事的)

遗忘在城市角落的老建筑(老建筑老故事的)(1)

10月31日,第四个“世界城市日”。这也是7年前上海世博会闭幕的日子——那个让大江东工作室的兄弟姐妹激情澎湃了大半年的盛会,还真和这个国际日息息相关哈。这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倡议设立,也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就是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理念与实践能够永续,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不懈努力。

遗忘在城市角落的老建筑(老建筑老故事的)(2)

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举办地——浦东民生码头。百余年间,两座容量分别为4万吨和8万吨的粮食筒仓,服务于米、糖这两项攸关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物资。单体建筑多为1907年至1925年间英商所建,曾是亚洲大型码头之一。

上海,可算是“世界城市日”发源地,新近贡献了什么值得一书的新意思呢?东姐最近在大魔都“字里行间”边走边问,惊喜地发现,经过“大拆大建”的“外科手术式”发展,这座城市进入了“针灸式疗法”的精细发展过程。

“作为建设用地紧张的超大城市,上海公共空间数量不足、布局不均衡、品质不高。资源紧缺的背景,决定了上海城建必然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提高城市活力和品质为目标,积极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以存量用地的更新利用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许健说。

上个世纪就以“螺蛳壳里做道场”扬名的上海人,正进一步发扬精细风格,以“微更新”的实践,将城市独特的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嵌入城市原有空间,融入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行走上海,东姐发现,魔都越来越有味道了,容阿拉帮大家做一回导游,看看城市更新是怎么做出“味道”来的。

老房子盛满魔都老故事,被精雕成了“身边的艺术馆”

10月26日,永嘉路578号(乙)上海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空间”内,《“来自法国的上海人”赉安洋行建筑作品在徐汇》展览正在举行。

“哟,我小辰光就住在这房子隔壁,经常在里面和小朋友玩,真不知道是赉安旧居呢!”李伯伯指着墙上的照片,惊喜地对老伴说。

作为永嘉路上的老居民,李伯伯看着578号(乙)从脏乱的各式小店小铺变得整洁漂亮,重现红砖墙、黑铁窗的上海老洋房风格。内部有造型简约的当代艺术空间,上面开出一排天窗,引进自然采光。艺术品挂满墙壁,一堵“墙”干脆做成4扇可旋转的门,既可成为4排展示墙,也可合成一排,展示大型艺术品。

遗忘在城市角落的老建筑(老建筑老故事的)(3)

永嘉路578号(乙)老房子变成了身边的艺术馆。

“重新设计利用,将这一综合整治出来的闲置空间,变成老百姓身边的艺术馆,将城市历史、风貌、文化、艺术融入市民生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更新保护创新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王林教授说。

赉安(Leonard;赉lai,读音赖),1919年从法国来到上海,在上海居住了27年,把所有建筑作品以及生命都留在了这座城市,赉安洋行更是一手缔造了法租界的繁华,人称“来自法国的上海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不少西洋风格建筑出自他的手笔,“展示他的作品,可以让市民阅读街区历史,也为未来空间再利用提供一个艺术案例。”

“为风貌而设计”,王林和上海安墨吉设计总监薛鸣华合作,在这片风貌保护区做了不少“微更新”尝试。

相隔不远的永嘉路511号,底层的居委会办公室也被改造成“名家坊”。“这片区域名人多,让市民了解,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我们第一期的‘海派京剧名家展’,就介绍了陈少云、尚长荣等6位居民兼名家。”王林说,这一开放空间也是小型社区活动场地。

建筑恢复了原来的红砖材质踢脚、历史门窗样式,街面外露管线与设备则“躲”进了花墙,入口铭牌、壁灯、扶手,以及屋里的大喇叭留声机、轻柔的老上海歌曲,将现代与历史连接起来。

“真的老灵咯!”在名家坊做志愿者的董雅珍、董秀珍老姐妹俩笑道。

更多的传承、融合还在发生。

10月26日傍晚,东姐坐在衡复风貌区优秀保护建筑黑石公寓的花园场地,聆听“声·相”城市风貌音乐周中的“适·意”专场。

在跨界艺术家於阗制作的光影流动中,声音艺术家汪文伟与高欣,一把吉他、一张古琴,浅吟低和,音乐如秋夜的微风,拂过心尖,说不出的适意。

原来,魔都的历史风貌还可以让市民“听见”……

高中生“放学路上的美好记忆”,推动乱街角变“历史读物”

庄令晔、马佳雯是上海市延安中学的高中生,他们做了件让人刮目的事:参与对学校周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调查,并记录了整个微更新过程。写下一份洋洋洒洒、有图有数据的《放学路上的美好记忆》。

这个被冠以“金和平”的微更新项目,是西延安中学旁边的街角。这里汇集了超市和学校,购物、接送孩子,人流多、车流杂,乱停车现象普遍。

两位高中生调查了附近居民,又请同学帮忙,为同济大学相关设计团队发放及收集了66份有效问卷,并进行了数据分析,为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经过调研、设计、改造,街角面貌一新。西北侧英文字母搭建的围栏,隔出一个温暖惬意的街角小广场,有颇具设计感的座椅、详细介绍“金和平”演变历史的文化长廊。东南角超市入口台阶缩小,前面小广场整体抬升30厘米,与人行道明显区分,杜绝了乱停车。广场新增长凳利用夹角空间,按人流方向设计,视觉上十分灵动。

遗忘在城市角落的老建筑(老建筑老故事的)(4)

灵动的设计,让街角“活”了。

四个街角地上都铺设了反映北新泾历史的装饰地砖。北新泾在南宋时期已有记载,设计团队筛选了社区自南宋以来重要人文信息,设计了放置在街角的文化铭牌和铺设在路口四个街角的历史年表地砖。“没想到,我住了60多年的地方,在1127年就有历史记载了。”居民朱老伯很惊喜。

主持“金和平”项目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华霞虹就住在北新泾附近,孩子也曾在西延安中学就读,“就想为社区出点力。”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社区的主人,是城市风景的创造者。”

旧粮仓变身“艺术新地标”

“世界城市日”当天,“上海论坛”在浦东民生码头筒仓举行。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大型粮仓内,正举办以“连接this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为主题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览。

“‘连接’与‘断裂’分是‘thisCONNECTION’与‘disCONNECTION’,读音几乎相同。”展览主策展人之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导李翔宁教授笑道,“希望通过语言相关性,讨论当代城市进程中公共空间的未来,将各种原因形成的断裂,转化为连续开放、可达舒适的人性化高品质公共空间。”

一个小小的改变,世界就完全不同。

民生码头原为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专业码头,始建于清光绪34年(1908年),是当年亚洲大型码头之一。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粮食装卸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建。后来随着滨江岸线产业转型、工业外迁,民生码头渐渐没落。

目前,码头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岸线总长937米,保留建筑总量9.7万平方米。

跟随李翔宁的脚步,东姐在8万吨筒仓内细细体味工业遗存与现代艺术的“连接”。泛黄的水泥墙上,米糠还嵌在其中,但内部作了隔层,设置了包括2017空间艺术季四大主题展和十二个特展共约200个展项在内的艺术展览。

遗忘在城市角落的老建筑(老建筑老故事的)(5)

老筒仓与现代艺术相映成趣。

外侧,一组外挂自动扶梯,有着法国蓬皮杜中心的影子,透明的外墙让观众可以欣赏到整个民生码头及浦江美景。

“来,来,赶紧拍照!”衬着江景,不少市民摆起了POSE。艺术与空间,在这里不断连接与融合。

10月28日,民生码头还上演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三场沉浸式演出,给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空间艺术新体验”。

像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这样的工业遗产,承载着上海的城市记忆,历史底蕴深厚。“我们将通过整体改造,构筑开放空间,让这些工业遗存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市民阅读城市历史、享受城市文化的新地标。”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许健说。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通过城市空间更新实践,魔力无穷的魔都,正在成为一座温暖的人文之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孙小静 图片均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团队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