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一课笔记高中(记一节化学课的前前后后)

化学第一课笔记高中(记一节化学课的前前后后)(1)

一、事件起因

由于我校初中九年级仅一个班级,因此我担任化学教师又管理实验室。这样我准备实验仪器就很方便了。昨天就开始准备“电解水”的实验了,以前我一直使用老的水电解器,效果很好,可不知什么时候电极掉落一个无法使用,改换新的电解器。这批水电解器从未使用过,看模样很次,两电极是很细的普通金属丝(未断定什么金属)鉴于仪器完整且有模有样,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没有先试试的想法。准备好水,再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切准备就绪。今天的化学课到了,我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激情地引入和一番讲解后,开始了电解水的实验。先介绍水电解器,再向电解器中加满水,还没等我连接电路时,前面的同学就已高兴地说:两极有气泡产生了。我很是纳闷,便弯腰低头凑近电解器,不屑地瞅了瞅,果真两极都有连续不断的气泡产生。尴尬了,这课还怎么继续呢?没办法我只能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快速连接电路打开开关,很快两极气泡产生的更多了,可惜仅两三秒钟,有一极便没有了气泡。我很沉着的宣布实验不成功,凭借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仍然把本节课园满地完成了。教学内容虽然完成了,但实验是失败的,总得给学生一个交待吧。

化学第一课笔记高中(记一节化学课的前前后后)(2)

二、事件调查

第一步查找奇怪现象原因

课后开始了寻找原因的工作了。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为什么没通电就出现气泡?二是为什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那一极很快就不产生气泡了(课堂上已稍作解释)?很快把两电极拆下来,仔细查看,两极很细,直径一毫米左右,进一步检验断定两极金属为铝丝。因为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没通电两极就会有氢气产生。又因为通电后一极产生的氧气很快与铝发生氧化反应,一方面消耗了氧气,另一方面使铝变质,降低了导电性,所以很快阳极上便没有了气泡产生。

第二步查看仪器来源

查看资料得知:此批水电解器为教育均衡验收前夕收到的,是上级主管部门为达要求给乡镇学校无偿配送的仪器中的一类。

化学第一课笔记高中(记一节化学课的前前后后)(3)

三、反思

课后反思:1、做任何演示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切不可凭经验,凭想象。2、实验出现问题要沉着应对,实事求是,切不可敷衍学生。3、针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要认真的科学地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给学生圆满的解释。4、劣质仪器坑人!坑人!坑人!

补充:电解器的电极一般用不活沷金属,如镍、铬、铜、银、铂、金。也可用碳棒代替。

仪器改进:两极换成碳棒。

课外反思: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实验仪器是实验教学的必备工具,要求优质、简约、科学、使用方便等,来不得半点假冒伪劣。

化学第一课笔记高中(记一节化学课的前前后后)(4)

附:昨天已就本节课发布了微头条,今日就此深点探析。欢迎同仁留言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