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先贤对心灵的探讨是什么(古圣先贤们提出的圣人重修为修持的内容是些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意思就是圣人虽然做了很多好事,但绝对不会居功自恃;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却不会将这些功劳据为己有。

越是成功的人越有条件为自己炒作吹嘘;越是有钱的人越是有条件炫耀摆谱;越是有才华的人越容易高高在上,自命不凡。

古圣先贤对心灵的探讨是什么(古圣先贤们提出的圣人重修为修持的内容是些什么)(1)

这样的人虽然是成功人士,但他却脱离了众生,也脱离了大道,绝对称不上是圣人。真正的圣人应该是高尚的,不贪功、不矫情、全心全意做事而不图回报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种不同的人生,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选择坚持,而是因为选择了坚持才能看到希望。余生漫长,时间自会给出答案。看到不等于看见,看见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看懂不等于看透,看透不等于看开。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每一个纠结的现在,都来自一个草率的过去,并将走向一个遗憾的未来。

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是有惯性的,如果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时间越久,我们就越积重难返。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慎思善择,这才是正念正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笨鸭先飞,笨牛勤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作为人类群体中的圣人,他首先是一个智慧的人,他在世俗的迷茫中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天选之人,他在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先让自己明心见性,然后再重返世俗经历世俗的实践,在与整个文明的基因激烈的辩证后确认最终的方向,这才是我们未来人类要走的路。

据说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圣人,他游走每一个城镇,治愈当地的残疾人。

一次,一个难民匆忙跑到一个小镇里,因为据说那个圣人即将到来,而两个跛足的乞丐却匆忙地从那个小镇逃出去。

那个难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急忙地逃走,他得到了一个令他很惊讶的答案:竟然也是因为那个圣人的到来。就像它们所说的那样:“它肯定会治好我们,而之后我们又将用什么来维持生计呢?”

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人身上,不仅仅是乞丐,甚至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它们对自己的病很执着,它们对自己糟糕的健康状况喜欢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他们暗地里竟为此感到一丝骄傲。如果将它们的抱怨除掉的话,他们将因为失去这些抱怨而迷失了自己。

古圣先贤对心灵的探讨是什么(古圣先贤们提出的圣人重修为修持的内容是些什么)(2)

他们根本不知道圣人之治的基本的目的就是使百姓生活无忧,他们要实践的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思想:“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样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话说商朝末年西周初年,有两个人物备受推崇,他们被尊称为“圣人”。

孔子推崇他们为“古代贤人”,“求仁得仁”;儒家推崇他们“仁孰大焉”;司马迁专门为这俩人写了传记;韩愈把他们的德行比作泰山,称赞其“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

这两个人,就是伯夷与叔齐。

不过,在现在看来,称他们为“圣”可能有点过了,他们更像是商末周初“死读书”人的典型。因为他们不符合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圣人需要学习,需要探索,需要开拓,以引领社会的精神。

众所周知,精神存在于我们的肉体之中,并受其牵引和影响。而我们所面对的某个客体,或是在我们的心中业已形成的某种想法观念即为牵引力和影响力的根源。

那么,关于伯夷与叔齐,都有哪些故事呢?

第一件事,就是最著名的两人推让君位。本来,伯夷与叔齐都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最初,国君想要叔齐当继承人,但遗嘱还没有立,就去世了。按照传统的制度,应该由长子继承王位,但是,伯夷尊崇父亲的遗志拒绝继位,想推自己的弟弟叔齐上位。

而叔齐觉得自己继位不符合礼制,对不起兄长,也拒绝继位。这样的争执不下,两人最后都跑了,反而让最没存在感的老二继承了王位。怎么说呢,这样推卸责任的行为算得上贤吗?让一个没什么才干的人当国君,这不是把国家与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吗?

所以说,这种逃跑之人,真的值得世人推崇吗?圣人一定有自知之明,不会做过犹不及之事,更不会作“余食赘行”之事,但伯夷和叔齐却这样做了。这是他们在显示自己精神高尚吗?

尽管我们知道人类的本性并不完美,人有攀龙附凤、恃强凌弱、自私自利的鄙劣心性。但作为圣人,由于具备了神佛转世的善心,他才智慧过人,英勇神武,才能号令天下,福利苍生。

在我们的想象中,圣人无所不能且无人能敌,众人对他怀有仰慕之心。圣人能把世界变得更好,会给众人带来诸多利益,所以人类对圣人很是期待。像这样的“圣人”,哪有不被世人追捧的道理,哪有还逃避世俗的道理。

第二件事,就是伯夷与叔齐参政的事。商纣王执政时期,组织了一个使团出使周朝,其中,以纣王的兄长微子为首,成员有胶鬲,伯夷,叔齐等。胶鬲和微子接受了周王灭商的建议,被策反,愿意在商当内奸,而伯夷与叔齐则不愿意接受策反。

但是,伯夷与叔齐也没有向纣王揭发,成为了既不帮商也不帮周的“中间派”。这样做的话,这种人能有什么价值呢?

伯夷与叔齐的这种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圣人不是一个标签或称号的特征,因为圣人是天道精神在人之生命中的体现,主要体现为智力水平、精神境界和社会行为的统一。如果一个人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圣人,不够这个标准就不是圣人,所以,圣人也需要学习,也需要修持和进步。

古圣先贤对心灵的探讨是什么(古圣先贤们提出的圣人重修为修持的内容是些什么)(3)

我们的精神已融汇在我们身体的血液中,那种一脉相承的气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遗传。它是我们的祖先对自身经历的一种反应,体现了一种永无止息的生命力量。只要我们正确地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正视自身暴露的一些小毛病和弱点,就能利用自身的主观能量去加以改变,让我们得到提升。

我们的主观能量的体现是:保留并发扬自身遗传下来的好的、正向的性格特点。隐藏、修正或摒弃那些不好的、负面的性格特点。

因此,我们自身的意念性的精神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遗传,还有我们的家庭、事业以及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无数的人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染了我们,众多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启发着我们,它们与我们自身的一些主观性思考共同发挥作用。

第三件事,就是知道纣王无道,还劝阻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告诉周武王说:“你父亲刚死,就动刀刃,是不孝;以臣子的身份来讨伐自己的君主,是不仁。”周武王听完他们的话,被气炸了,瞬间就想杀了俩人。这是在动摇军心,怎么能容忍呢?事实上,作为圣人,他必须维护广大百姓的利益,决不能损害百姓。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最终,还是姜子牙的善心救了他们。既不能劝谏纣王向善又不让武王伐纣,更不能救民于水火,伯夷与叔齐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即使在其它人不太理解的情况下,也要实行自己的正确理念,这就是圣人的当仁不让。

此时,圣人要做的就是实现与太上合一,就是合与大道,进入无极的境界,身心会得到充分调整,精神会得到无限升华,体现出大道成,通仙界的境界。圣人此时能够感应到虚物质的存在,并且能以心能之力调动宇宙能量,调动阴性物质,造福人类,造福众生。

第四件事,就是在武王灭商之后,伯夷与叔齐不吃周朝的粮食,跑到山里隐居吃野菜。长期这么吃,身体肯定不好,这时候还偏偏来了一个催命鬼。

这天,有一个叫王摩子的士大夫,进山游玩。随即,就看到伯夷与叔齐正在采野菜,便跟他们说:你们既然不吃周朝的粮食,为什么还要吃周朝的野菜呢?这天下的东西不都是周王室的吗?二人听后,无言以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便是野菜,也是周朝的。伯夷与叔齐觉得王摩子说得有道理,只好不吃野菜。

那么,他们吃什么?

连野菜都不能吃,最终,只能活活饿死,白白丢掉性命。

饿死虽然有气节,但是,人都死了,还要气节做什么呢?活着的时候,不能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反而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这种连生命都不爱惜的人,又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呢?

所以说,伯夷与叔齐是“圣人”,有点名不副实。然而,无法否认的是,他们肯定是品德高尚之人,他们爱好和平,但是,他俩的做法和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却没有一点用处。伯夷与叔齐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从来没有提出过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治主张。

这个时候,他们只是在空谈“仁义”,又有什么用呢?只有圣人达到了天为为公,共创大同世界这样的精神境界,才会被百姓所接受,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

虽然,伯夷与叔齐的气节可嘉,但是,却白白送命,这像极了孔子极力推崇的一个弟子,颜回。孔子赞扬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最终,营养不良,活活饿死。

古圣先贤对心灵的探讨是什么(古圣先贤们提出的圣人重修为修持的内容是些什么)(4)

颜回空有一身才学,没有得到施展,没有造福人民,就为自己所推崇的气节丢了性命,这样做,难道不可惜吗?这当然可惜。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圣人的行为与道的原则相同,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把自己的政治理念付诸实施,以达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样的目的。圣人之私就是实现人类的和谐社会。

到此时,我们基本上理解了圣人所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所以说,气节虽然重要,但是,也要在保存性命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做人就要脚踏实地,不要去空想仁义,只靠仁义,不仅吃不饱肚子,活不下去,也没法提出行之有效的政治主张,更没有办法救国救民,改变社会现状。凡事都要懂得变通,这才是生存之道。圣人的行为必须循道而行,没有自己的私念,“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伯夷与叔齐两人,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样,也是死守书生的气节,不愿意谋求其它生路,最终,被活活饿死。

对于这些人,世人只有佩服与可怜,佩服他们的气节,但是,却不能赞同他们的做法。不管怎样,都要先学会生存,气节只是次要的东西。

所以,在生死存亡之际,应该适当地放低一些底线,这样才能保住有用之躯,发挥自己的才干,成就所谓的“气节”。

清朝诗人黄景仁在《杂感》诗中曾这样道: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伯夷,叔齐,颜回,孔乙己之类的人,完美的向世人演绎了,什么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们都活在理想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脚踏实地,最终,对社会也是毫无用处,更没有发挥出存在的价值。纵使他们有再多的才华,也消失在了空想之中。

故此,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不能自满自大,学无止境,修无止境,还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提高心灵的境界。

圣人之道,既要学习修行更要社会实践,圣人就是圣心和践行的统一。在圣人身上统一而不可分的是知识和德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上服务众生的行为,即以身载道,以身行道,以道匡世。

只有圣人才有资格为王而管理社会,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就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圣人的责任和义务。逃避和遁世不是圣人的境界,只要是道义所在,即使是“知其不可为”亦应该为之。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圣人的特点之一。

古圣先贤对心灵的探讨是什么(古圣先贤们提出的圣人重修为修持的内容是些什么)(5)

所以说,圣人的责任就是要教化和约束对自然秩序存在潜在破坏力的人,让他们返璞归真,安于自然秩序。圣人只要能把人教化好,那么天地万物各个层级系统的秩序,都会按照自然秩序完好地运行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