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形势有多严重(东亚欧美多国高烧不退)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本周,极端高温热浪席卷了东亚、欧洲、美国的许多地区,数十个城市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的考验。
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1979年以来最高,其中俄罗斯北部、欧洲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地的日最高气温超过40℃,法国、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等国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日本东京连续五天气温超过35℃;美国中部和东部高温警报影响人口约1.25亿,超过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与历史同期相比,本次高温热浪事件在欧洲、东亚、北美多地同一时段最高气温打破历史极值,影响范围广,但影响程度不及2003年高温事件。
东亚屡破高温纪录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日,日本东京,炎炎烈日下,民众在涩谷车站附近行走。本文图片均为视觉中国 图
在东亚地区,日本自6月下旬以来,遭遇持续高温天气。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气象厅11日发布监测速报称,从2021年秋季开始的拉尼娜现象到今年6月仍在持续,并很有可能持续到秋末。受这一现象影响,预计将给日本全国范围带来持续的高温天气。
中国中央气象台预报称未来几日11省份局地最高可达40℃以上。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孙劭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截至7月12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
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6月24-25日,河北灵寿(44.2℃)、藁城(44.1℃)和正定(44.0℃)日最高气温一度超过44℃。
受高温天气影响,6月13日以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省级电网以及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因温高雨少,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对玉米、棉花、一季稻等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不利影响。7月以来,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死亡病例。
北美高温引发山火
在美国,西南和中部地区自6月以来一直在经历极端高温,得克萨斯州、科罗拉多州、俄克拉荷马州和阿肯色州多地在过去这个周末打破了日最高气温纪录。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地气温持续攀升,民众在泳池内休闲解暑。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为了应对持续的高温热浪,得州政府已敦促民众节约能源,以确保电网能够应对需求的增长。
高温还在美国多地诱发山火,其中加州山火导致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部分区域暂时封闭。大火对公园内500多棵世界最古老红杉树造成威胁,其中一棵名为“灰熊巨人”的树木拥有3000年历史,消防员正努力扑救。
欧洲多地“高烧不退”
《联合早报》报道,在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正面临一个月内来袭的第二波热浪,气温飙至超过40摄氏度,预计未来几天,法国和英国也将出现高温。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2日,西班牙塞维利亚,市民在泳池里乘凉。
高温引发法国西南部的野火已经烧毁了约1500公顷土地,促使数千名游客撤离。法国总理博尔内已敦促所有政府部长做好准备,以应对预计将持续长达10天的热浪。
当地时间2022年7月7日至8日,法国加尔省,消防队员在法国南部贝塞日附近努力扑灭一场野火。
西班牙气象局则警告,当地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达到45摄氏度,预计高温将至少持续到15日。受热浪影响,西班牙所有地区的林火风险上升到“极高”和“很高”的状态。
截至12日晚上,葡萄牙仍有200多处山林大火在燃烧,近3000名消防人员、900多辆消防车奋战在灭火一线。葡萄牙上周末宣布,自11日开始全国处于“应急状态”。
英国12日也发布第二高级别的极端高温警告,预计未来几天东南部地区的的气温将达35度。英国气象局预测,这波高温将持续到下星期一。
全球变暖是根本原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
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
具体到我国,今年7月以来出现的大范围高温天气,与台风“暹芭”的推波助澜也有关系。“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的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此外,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携带的水汽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度较大,使得体感温度更高。
责任编辑:刘栋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