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香港经典(独一无二的香港式荣耀)

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香港经典(独一无二的香港式荣耀)(1)

大紫荆勋章。(图片来自网络)

香港2016年度勋衔颁授典礼10月29日在礼宾府举行,共有339人获授勋及嘉奖。这已经是香港回归以来第19次授勋,获授勋衔及嘉奖人士来自社会各阶层,涉及大紫荆勋章、金紫荆星章、金英勇勋章等等。这些名目众多的“奖”都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人有幸获得?下面,我们来好好说说。

1997年6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宣布,香港特区将设立勋衔制度,以标志香港回归后进入历史的新纪元,颁发勋章嘉许为香港回归做出贡献的人士,确认社会价值观及树立新模范、增强市民凝聚力。霍英东等12个人当年就获颁了大紫荆勋章。

1998年1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署公布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授勋及嘉奖制度,就是香港回归后一直延续至今的嘉奖制度,旨在表扬社会各界人士为香港作出的杰出贡献,或其在所属范畴出类拔萃的成就。嘉奖的制度分为通用荣誉、英勇荣誉和部队荣誉,这些荣誉分为多个等级,从上到下包括大紫荆勋章、金紫荆星章、金英勇勋章、银紫荆星章、银英勇勋章、纪律部队及廉政公署卓越奖章、铜紫荆星章、铜英勇勋章、纪律部队及廉政公署荣誉奖章、各部队长期服务奖章及加叙勋扣、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和行政长官公共服务奖状。

历年的授勋名单一般于香港特別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即7月1日,在香港特区政府出版的宪报中刊登,而授勋仪式于每年10月在礼宾府举行。礼宾府是香港特区政府接待来宾的场所,特区政府的一些重要典礼也在这里举行,其前身是港英时期的香港总督府,现已成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官邸。衔颁授典一般由行政长官亲自主持和颁授。

我们刚才有说到香港的授勋和嘉奖的制度分为多个等级,其中,大紫荆勋章大紫荆勋章是该制度下的最高荣誉,自1997年开始颁授,表扬毕生为香港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受勋人士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获颁人士可于中文名字及称谓后加上“大紫荆勋贤”或“GBM”(全称Grand Bauhinia Medal),所以,你就会看到有这样的名字加字母的组合:梁振英,GBM,GBS,JP。只有获得大紫荆勋章,才可被称为勋贤,每年能够获此殊荣的人仅有几个人,邵逸夫、霍英东、金庸、李嘉诚等都在此列,而2003及2004年因为无人获颁授而悬空。今年有7人获颁授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包括就是有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民建联的前主席谭耀宗,以及全国政协常委陈永棋等。大紫荆勋章本身也十分“高大上”,由18K黄金及18K白金嵌成,图案为星光托著洋紫荆,洋紫荆代表香港,一颗星代表中国,体现出“一国两制”,红色和金色的丝带象征高贵荣誉。

金紫荆星章也是我们有所耳闻的,也是勋章的一种,是颁授予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或积极参与公共志愿服务而得到高度评价的人士。今年得奖的人士一共有18人,包括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保安局局长黎栋国等政府官员,还有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

除了大紫荆勋章、金紫荆星章这样我们比较常听说的荣誉之外,还有一个奖项是金英勇勋章,对个別英勇人士给予嘉许,授予见义勇为,无惧高度危险,奋不顾身,堪称英勇行为最高典范的杰出人士。今年获追授金英勇勋章的是在牛头角的四级大火中殉职的两名消防员。

另外一些知名人士,像演艺界的刘德华获得了铜紫荆星章,该荣誉是颁授予长期服务於社会个别范畴并有杰出表现的人士。而卓越奖章和荣誉奖章都是是颁授给六个主要纪律部队和廉政公署的,只不过前者是表扬对象是首长级人员,表彰他们致力服务社会及表现卓越,后者是表扬对象是各级人员,表彰他们忠於职守,作出宝贵贡献。还有两个我们不太了解的荣誉是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和行政长官公共服务奖状,是颁授予在某次行为或某项工作中表现出色,服务社区表现卓越的人士,或为部门机构服务表现卓越的公职人员。

香港回归后的“紫荆”系列,取代了回归前的授爵、封邑等嘉奖,这种独一无二的“香港式荣耀”成为体现香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孙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