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俞敏洪的作息时间表)

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的?新东方俞敏洪透露:“我每年有1/3的时间上班,晚上有1/3的时间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1/3的时间是应酬,我每年有大约100天左右在外出差的时间。”

按照这份作息时间表生活,没准你会成为下一个金牌校长。以下为俞敏洪在一次公开场合的演讲整理:

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俞敏洪的作息时间表)(1)

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别人勤奋。我的脑袋不属于特别笨的那种,但肯定也不是顶尖聪明的类型。在北大的50个同学当中,我的智商应该属于中下水平,这说明我不是顶尖高智商。

我的勤奋一般人跟不上,我平均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如果没有应酬,平均每日三顿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我比较喜欢在家里工作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以前一般是凌晨两点睡觉,早上八点起床,但发现这样的作息反而对身体不好,不如早点睡觉,都是六个小时。

每天早晨冲个澡对我来说是必须的,不管是热水还是凉水,实在不行的时候,就拿盆水浇一下,唤醒自己,让整个神经系统活跃起来;我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1到2千米,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所以每天都跑得大汗淋漓,特别是在夏天但晚上一般不洗澡,因为洗了澡大脑容易兴奋。

我锻炼后,一般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到中午12点;工作内容有邮件处理、工作布置、对新东方发展的思考等;另外,还有一些对孩子们的创业辅导,如洪泰基金接触的各种创业项目,因为年轻人创业不容易。

我的中饭90%都是盒饭,有人来和我聊天,也是一人一份盒饭,最多加一瓶红酒但我也很注意身体,吃完饭会散步10分钟;除了散步,我每个星期会有一两次游泳一两次徒步。

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俞敏洪的作息时间表)(2)

我和李开复都做创业导师指导青年创业,但我比李开复更注意休息;开复有段时间有点走火入魔,有人凌晨2点钟给他写信,他非要回复,来表现自己比他们还要勤奋,更年轻;我对他说,真没必要,到晚上11点就把手机关机,外面的事情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早上7点钟打开手机,再来处理这些事情;我现在大概就是这样的。

我喜欢旅游,每年会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去旅游;虽然年纪已经超过50岁,但因为用脑能量消耗太大,我不担心自己会胖。如果真胖了,去外面徒步旅行15天,就瘦下来了。

现在,想安静特别难;比如旅行时住在某个宾馆,一吃饭就有很多人跑过来要照相,这样内心的安静就被打乱了。所以现在旅游一般都会去几乎没有人的地方,如大草原,自己开辆越野车,带一两个身边的人他们很少说话,会给我一个安静的私人空间。

我每年有1/3的时间上班,晚上有1/3的时间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1/3的时间是应酬,我每年有大约100天左右在外出差的时间。

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我领悟了生命的本质,但是我至少有了比年轻人更多的勤奋。

我的勤奋能给我平时的思考和讲课补充营养。拿读书为例,我平时读书有意无意会写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想法。我翻书翻得挺多,但认真读书有时很难,我所谓的认真读书就是一天或几天精读一本书,这样算的话,一年认真读的书也有20-30本。我所谓的不认真读书,就是一两个小时就把那本书翻完了。如果把这些都算上来,我一年还是读100多本书。

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俞敏洪的作息时间表)(3)

坐飞机坐汽车,这些时间就是我读书的时间。从小到大,我坐汽车没有晕过车,我在特别颠簸的时候都可以用电脑工作,在汽车上看书看视频,用电脑十个小时,就感觉跟在办公室一样。所以,我在路上读书工作时,一点晕车的感觉都没有。

我这一辈子,对钱的多少都没有什么感觉;在北大的时候,一个月60块钱,我也很开心。现在我有了这么多钱,但自己平常月消费一般两三千块钱,包括买书。

我在北大当老师,但体会到当老师的成就感是在开始教书三四年之后;当老师特别有成就感的一点,就是学生特别喜欢你的课。但这种成就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不断地琢磨,每堂课都在改进。

和年轻人的勤奋不同,现在我的勤奋已经是另外一种概念思考:我会经常写一些笔记感悟等。我现在的体会是:心在退,人在进;心退是让天地更加广阔,身进是因为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轻人讲这些东西,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经历体验种植到其他人的身上。

就好像克隆,可以克隆出另一个俞敏洪出来,但那个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这个俞敏洪却是经历过人生风雨后的一种丰硕状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个是臭皮囊,另一个是有精神支撑的肉体之内的灵魂存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