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介绍外国标志性建筑(一群小小志愿者)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8日讯“Could you guess how many stories does this pagoda have?(你能猜猜这塔有几层吗?)”8月27日,位于东湖高新区的建筑博物馆里,10岁的文旅志愿者白北辰用流利的英语向观众们介绍应县木塔,赢得观众们连连点赞。

暑假,建筑博物馆里悄然出现了一批“小小英文讲解员”,他们用英语为观众进行志愿讲解,用最美童声向世界介绍中国建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点亮满天星 一起向未来”2022武汉文旅志愿服务线上大赛正在进行中,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建筑博物馆,对“小小英文讲解员”的志愿服务进行探访。

小小志愿者英文讲解收获“点赞”

英语介绍外国标志性建筑(一群小小志愿者)(1)

11岁的王启睿用英文讲解半坡遗址房屋模型。记者侯钰倩 摄

当天上午11时,在建筑博物馆古代建筑展厅,11岁的王启睿用英文开讲半坡遗址房屋模型。很快,她的身边就聚集起一批游客,一些大人带着小朋友聚精会神地聆听。一分多钟的讲解完毕,王启睿带着游客走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模型旁,由8岁的伍安之接力,声情并茂讲解起来。

英语介绍外国标志性建筑(一群小小志愿者)(2)

8岁的伍安之用英文讲解五台山佛光寺建筑模型。记者侯钰倩 摄

“这些小朋友的英文好流利”,“虽然是英文解说,但是形象生动”,游客们悄悄点评。

2021年,建筑博物馆推出首期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40名小小讲解员经历了一年的志愿服务,讲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今年暑期,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升级,经过培训后开启英文讲解服务。在馆内的古代建筑展厅,最多的时候5名小小志愿者在各自的点位,接力用英文讲解代表性建筑,每个点位大概要讲一分多钟。

量身定制英语课堂,开拓孩子视野

英语介绍外国标志性建筑(一群小小志愿者)(3)

三位小小讲解员和志愿者老师丁慧苑、彭思莹在建筑博物馆。记者侯钰倩 摄

建筑知识专业度强,涉及的建筑名词量大且难度比较高。今年暑假,建筑博物馆组建一支6人的专业教师团队,邀请馆内有英语教学经验或海外留学经历的志愿者担任授课老师,为小小讲解员们打造专业、有趣的英语课堂。志愿者老师丁慧苑介绍,给小朋友拟定的讲解词是“量身定制”,用简单的词汇和基础的表达,让孩子能够轻松掌握,并熟练运用。

成为一名优秀的英文讲解员,小朋友不仅仅是机械地背诵讲解词,还要学会思考和表达。“在培训时,我们提前录制好相应的英语发音,孩子们在家跟读练习,还将自己的讲解部分以语音的形式发在群内,导师们纠正发音和表达错误,力求语感和语法的完美结合。”而在展厅的演练,则是实打实地让孩子们去理解展品的特点,再用英语表达出来。

为了更流利地讲解,他们在家刻苦自学

英语介绍外国标志性建筑(一群小小志愿者)(4)

10岁的白北辰用英文讲解应县木塔建筑模型。记者侯钰倩 摄

“英文讲解很有挑战性。”小小志愿者王启睿说,去年暑假她在馆内进行中文讲解,今年听说要升级为英文讲解时还有点激动,“真正学习时就发现有难度,很多建筑学的专业英文名词我们完全没有接触过,需要查工具书理解意思”。

白北辰面临了同样的困难,“我每天都要花至少40分钟去背诵单词、练习语气语调,很担心讲解时出现语法错误”。有次用英文讲解完毕“应县木塔”后,一名7岁的小男孩带着3岁的妹妹走上前,和白北辰交流起来,“哥哥,暗层是什么意思?”白北辰又细心地用中文为他们讲解了一遍。小男孩为他点赞,“哥哥,你真厉害!”白北辰的妈妈介绍,收获小朋友的肯定后,白北辰回家更加刻苦地学习,将两个馆的讲解词全部背诵下来,“在馆内进行英文讲解志愿服务,让他知道学无止境”。

8岁的伍安之是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她表示每天都会抽出1小时努力练习英文讲解词,克服紧张心理。“第一次用英文讲解完毕,得到观众的掌声时,我更自信了。”

目前,小小英文培训讲解员已经“上岗”一个多月,他们能够用英语非常流利地进行展品讲解,游客们的点赞让他们更加自信。“我对建筑很感兴趣,也希望可以通过英语讲解志愿服务,成为建筑博物馆和外国友人沟通的桥梁,将中国的最美建筑说给全世界听。”小小志愿者王启睿说。(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侯钰倩 通讯员黄颖 武旅信)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