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喜欢社交(我社交废物但我没错)
你发现了吗?长辈们好像都掌握一种名为“能聊”的“超能力”。
老李家的小女儿又不听话了,老孙家请的保姆一个月工资多少,隔壁小区的那谁二婚了……
无论关系亲疏远近,他们总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来。
天南地北的闲聊都从树下一把长椅开始。/视觉中国
而与长辈们收放自如的“侃大山”不同,这种闲聊往往让年轻人尴尬得“脚趾抓地”。
比如,新搬来的邻居热情地邀请你到家里做客。
比如,在家庭聚会上,被爸妈催促和根本不怎么来往的亲戚聊天。
又比如,在出租车上,充满分享欲的司机师傅非要拿着手机给你看他考上研究生的儿子的照片。
以上任一场景,都足够让当代年轻人尴尬得用脚趾抠出一栋“双层大别墅”了。
进入社会后,对于如何待人接物无所适从的年轻人开始困惑:“长辈都是如何进化成‘社交天花板’的呢?真的是我们太‘社恐’了吗?”
闲聊是一种能力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标榜自己有“社交牛杂症”——在熟悉的人面前可以大聊特聊,但独自成行时却表现得冷漠、腼腆。
归根结底,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社恐”。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在能轻松获取大量信息的环境中,相对少地需要利用大量闲聊去获取资讯。
然而,爱闲聊其实是人类的天性。
在早期的人类群居生活中,闲聊就让我们的祖先互通有无,建立信任,融入群体,获得安全感。
可以说,闲聊产生的能量让我们的文明得以世代延续。
看见那些最擅长沟通、最擅长获得信息的人获得了更好的资源,那么其余人为了保护自己、了解资讯,也都逐渐加入闲聊。
非洲草原上,狐獴在闲聊、开会。/图虫创意
长此以往,闲聊便成为了一种生存技能。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中国社会的本质是乡土社会、熟人社会。
而到了长辈们生活的年代,与邻里、亲戚之间的走动仍旧是日常社交的主流。
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闲聊便是交流、互助的最简单方式:
从街头走到巷尾,边聊就边收集到了够做一张百家被的布料;
想低价买到想要的产品,就先和老板攀个远房亲戚再下手砍价;
不知道怎么杀鸡,可以在巷口大喊一声“召唤”能帮忙的好心人……
在崇尚集体主义的“大家庭”中成长的经历,让长辈们习惯于与别人交换信息。闲聊得多了,也就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熟人社会中被充分重视。/图虫创意
当年轻人还在担心自己的问询是否会打扰到对方时,长辈们甚至已经能和完全陌生的外国朋友用“手语”聊上一局了。
无论是否有人接话、问的问题是否显得“笨拙”,长辈们似乎都并不在乎——
一方面,在闲聊面前,年轻人推崇的那些“社交边界感”是不存在的。如果一直担心麻烦别人,无法自如地随时开启一场对话,就无法获得需要的信息。
另一方面,尽管也有相对内敛的长辈,但是他们社会上的经验更多、见识更广,在应对陌生情况时他们也能表现得比大多数年轻人更加自如。
坐在门口闲聊,也是一种娱乐方式。/《请回答1988》剧照
举个例子,年轻人聊到天气,往往就是一句“挺好的”带过。
而拥有丰富生活经验的长辈们就可以自然地从天气谈到菜价、煲汤、尿酸、上次看的老中医、老中医家的房价……
当问到他们都是怎么能如此顺畅地闲聊时,长辈们潇洒地挥一挥手:“嗐,活久了,有的是谈资。”
因此,长辈们并非天生的“社交天花板”,只是在漫长的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锻炼出了闲聊的能力罢了。
不闲聊≠真社恐
当新时代沟通方式的选择权交到了年轻人手上时,“不闲聊”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选项。
年轻人不喜欢闲聊,是因为不够“闲”。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3%。其中,97.5%的网民已习惯于使用即时通信。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即时通信的社交软件已经普及。/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剧照
即时通信的流行让现代人对效率极度崇拜:
需要认真听完的语音比不上几秒就可以读完的文字;
能够精准地表现微妙感情的表情包是沟通中的利器;
看个几分钟的短视频还需要加上2倍速……
本来就没什么“闲”的时间,而闲聊既掺杂了许多无用信息,又无法给习惯效率的现代人带来信息增量,自然就不被喜欢。
不喜欢闲聊,是因为习惯了“线上社交”。
看上去不爱说话的年轻人,很有可能一整天都在和朋友线上沟通。
心理学上有一个“网络去抑制效应”,即人们在线上沟通时会更倾向于无视各种社会约束,情绪的表达也会更加夸张,与网友拉近距离的效率也会更高。
习惯了社交软件,就懒得线下社交了。/综艺《很高兴认识你》剧照
但在线下见面时,没了屏幕作为缓冲,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感情。
原本已经火热的网友关系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虽然还有共同话题,但终归还是有点尴尬。
不喜欢闲聊,还因为不喜欢“陌生人”。
无论是不熟的亲戚、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对我们来说都还是“陌生人”。
既然都是陌生人,那就需要不停地找话题“尬聊”,有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解释,这就让沟通成本变得很高。
沟通的成本越高,我们就越想逃避。当现代人不想参与闲聊时,“社恐”就变成了最贴切的标签。
为了避免与同事打招呼而躲进草丛。/《凪的新生活》剧照
事实上,当我们称呼自己为“社恐”的时候,往往并不意味着这是我们的常态,而仅仅是在当时的情境下厌恶社交。
在重视人与人之间“边界感”的社会环境中,拒绝闲聊而表现出“假性社恐”,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那么,不会闲聊,就真的不好吗?我看未必。
不会闲聊,没什么大不了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不爱加入聊天的人仍会让人下意识联想到“内向”“不好沟通”“错失信息”等负面词。
因此,为了融入群体,一些年轻人开始装起了“能聊”人设。
阿张每次和对门的热心阿姨闲聊结束后,都身心俱疲。
阿姨的热情让社恐年轻人“难以招架”。/《海岸村恰恰恰》剧照
一开始,阿张因为想处理好邻里关系,还会提前想好话题,主动去找阿姨闲聊。阿姨很开心,后来每次见到她都得和她聊上好久。
阿姨会打听她一个月赚多少钱,家里会来什么人,几点出门几点回家……
阿张自问不是一个内向的人,但阿姨问的问题多了,她还是隐隐感觉有被“冒犯”到。
“好不容易拉下心理防线和阿姨聊聊天,总感觉她在套我话,这会让我有点不舒服。”
后来阿张偶然发现,有时阿姨甚至根本不需要她的回应,只是希望有人能听她说说话而已。
友善地打个招呼,也是维持邻里关系的好方法。/视觉中国
这让她意识到:“原来不管我会不会闲聊,目前来说并不会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那我干吗非要扮演这个‘能聊’的人设呢?”
于是,再遇到阿姨时,阿张都只是礼貌微笑问好,并且“非必要不搭话”,这个小小的改变却让她马上松弛下来了。
00后的Hayson是个相对腼腆的男生,尽管在市场部工作,他也不想走出自己性格的舒适圈,极少加入同事们的热闹闲聊。
入职两个月后的复盘聊天中,当他询问领导是否觉得自己的“内向”会影响对他的工作评价时,领导却表示完全不会。
“有特别能聊的,有像你这种能冷静思考的,才是一个平衡的团队。” 领导解释。
内向人的愿望,谁懂!/《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Hayson这才发现,不爱闲聊还可以被看成一个优点。
由此看来,不爱闲聊,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退一步来说,就算自己真的无法加入群聊,互联网时代仍然有各种获取资讯的方法,任君选择。
今年6月,一档名为《我们会见面吗》的播客节目引起了听众的广泛讨论。
几位相互陌生的年轻男女在播客中没有目的地闲聊,自然、远方、艺术、科技都在他们的话题库里。
网友精辟地总结:“像在酒馆里偷听年轻男女聊天。”
而正是这种愉悦的“偷听”感,让我们明白,无论什么时代,是人们对沟通的热情构造了这个美好多彩的世界。
尽管我们闲聊的方式、内容、场景,都与长辈们有所不同,但是对真诚沟通的渴望却从未改变过。
用真心换真心,其实我们都很会聊。/《爱在黎明破晓前》
性格与情绪,从来就没有对和错之分,会不会闲聊,都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好。
但一场平等、有趣、没有套路与反套路的闲聊,始终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参考资料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 Cheung, C. M., Wong, R. Y. M., & Chan, T. K. (2016). Online disinhibition: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 to aggressive behaviors.
[3] Small talk | The New Yorker
[4] 《经济学家》:中国年轻人越来越重视隐私 | 新华网
[5] 只听声音不见面,恋综卷起来了 | 新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