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

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1)

“我们社区网格员日常巡查时发现,水雉鸟爸爸带着4只幼鸟飞走了。”近日,记者从浦口区江浦街道西江口社区了解到,随着南京天气渐凉,曾在这里安家的水雉爸爸带着4只幼鸟,已经往南迁徙。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列为近危物种。从刚开始的孵化区面临被毁、遭受天敌入侵,到后来的突遇雷暴雨、罕见高温……本报通过《“稀客”来宁安家,繁衍“下一代”》《这片水塘,请借给顽强尽责的水雉爸爸暂用一下!》《多方托举,水雉喜迎新生命》等一系列融媒体报道,引起多方关注,全网阅读量累计超过3300万人次。

摄影爱好者金先生平日喜欢拍摄野生动物。今年6月中旬,他在拍摄时发现,江浦街道西江口社区附近的一个芡实池塘里,有一小群珍稀的水鸟——水雉,在此安家落户,其中有一只正在孵化“下一代”。邻近的水塘中,还有几只成年水雉在此安家,它们形成了一个水雉族群。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鲁长虎介绍,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实施,位于浦口区的南京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周边自然生态越来越好,曾远走他乡的野生鸟类水雉也成双成对返回繁衍。

这个池塘就在公园附近。

6月底的南京,正值芡实收割期,得知塘主打算收割芡实,水雉将无栖身之所,金先生随即向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听语”热线打来了求助电话。

6月25日,记者在这个水塘上,看见了一只水雉正在孵化4枚褐色的水雉蛋,它不时向四周张望,保持着警惕。

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2)

6月26日,本报新媒体独家报道《“稀客”来宁安家,繁衍“下一代”》,引起多方关注。水雉孵化区是否会被毁?蛋宝宝能否安全出壳?牵动众人心。

“我们看到报道后,非常关注此事,并在街道的指导下,及时与塘主协商,对水雉孵化区域进行保护。”次日中午,江浦街道西江口社区书记朱振华告诉记者,社区已在池塘边架起了3台监控,安排网格员定期巡查,并在附近拉起警戒线,防止外来侵害;同时,社区着手与塘主沟通,如何在保障塘主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暂不对孵化区的芡实进行采摘收割。

6月29日,本报再次推出独家系列报道《这片水塘,请借给顽强尽责的水雉爸爸暂用一下!》,反响强烈。池塘主人顾先生也自愿加入了保护“水雉孵化”行列。

经过30余天孵化,7月6日下午1点左右,第一只水雉鸟宝宝顺利出壳……7月7日上午11点50分,第四只水雉鸟宝宝成功破壳。历时近24小时,4只水雉鸟宝宝全部成功孵出。

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3)

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4)

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5)

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6)

水雉宝宝出壳

在多方托举之下,珍稀鸟类返回湿地成功繁衍后代,水雉一家终得团聚。

水雉是夏候鸟,雏鸟为早成鸟,经过6周的时间可以长成亚成鸟的形状,7周后便能飞行,跟随亲鸟另寻栖息地。

9月初,随着4只幼鸟逐渐长大,水雉爸爸带着它们往南迁徙。近日,记者一行人来到水塘边,只看到空落落的水面。

市林业站站长孙立峰表示,南京每年都会开展“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活动,通过科普主题展、城市观鸟大赛、“鸟类保护与研究”科学家演讲等系列活动,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希望越来越多人加入进来。

新闻多一点

生态保护,他们准备这么做

南京鸟类资源丰富。根据湿地监测数据显示,南京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现有鸟类208种,比2016年增加一倍多。龙袍长江湿地公园内,多年未见的东方白鹳、白头鹤、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重现龙袍江滩……下一步,如何做好常态化鸟类保护工作?记者听取了多名业内人士的意见建议。

台州救鲸(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7)

绿水湾湿地公园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

“不打扰就是最好的保护。”野生动物爱好者张先生说,但今年的保护水雉一家的事件,倒是值得深思。如何才叫不打扰?芡实都快被收割了,孵化区要被毁了,如果媒体和街道不干预,后果不堪设想。

浦口区江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西江口社区做了些尝试,既不让塘主遭受损失,同时又保护了水雉一家。但是这里未来是否要挂牌“水雉保护区”?“这是一件需要专家等多方人士来研究、探讨的事情。”街道方面会对此事进行探讨,也希望更多专业人士给出好的建议。

“随着湿地保护、恢复,加上媒体宣传的作用,老百姓保护珍稀鸟类的意识正在加强。”南林大教授鲁长虎说,当我们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相冲突时,应该适当地寻求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里有条例规定,可以对老百姓进行合理的补偿,既不影响老百姓的利益,也能对鸟类环境起到积极作用,“此次江浦街道的水雉一家被保护的整个过程,就是很好的案例。”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章庆 丁劼 杜文双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丁劼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