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

#历史冷故事##民国那些事儿##抗日战争#

东北军的步枪四

除了进口的德式、意式、日式、俄式步枪以外,东北军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国产步枪。其中除了当年内地兵工厂生产汉阳造步枪和元年式、四年式步枪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东三省兵工厂自制的辽十三步枪。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1)

当年位于沈阳的东三省兵工厂,是妥妥的中国最大武器生产基地。不仅拥有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身管火炮生产能力,其步兵轻武器的性能和产量,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


一、辽造民十三式步枪的研制过程

当年的张大帅,是个非常重视兵工生产的人。早在1916年,时任奉天督军兼省长的张作霖就开始兴建兵工厂。他利用奉天造币厂的部分厂房建起了奉天军械厂,进行枪炮修理和制作枪弹。不过该厂规模并不大,仅有机器设备百余部员工约300人,也只能修理枪械和复装弹药,根本不能满足奉军的需要。

1.赌桌上赢来的兵工厂

不久之后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同盟国成为了战败国。这些国家不能拥有生产重型军械的设备,所以德奥等国只能将这些机器廉价变卖。当时张作霖就参加了这场竞争,并且获得了其中一部分的装备。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2)

当年采购的主要机器设备,就是原来德国的。这里边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的经办人韩麟春拿着创始资金50万大洋去赌博,结果输光了,给张作霖引咎请罪汇报的时候,张作霖又给他打了100万大洋,结果这次大胜。韩麟春就拿了这些钱,采购了超多的机器设备,号称是在赌桌上赢了半个兵工厂。这次的大采购,使得沈阳兵工厂的规模大大提升了。

新机器买回之后,这旧厂厂区地方狭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扩张的需要,因此张作霖就准备另建新厂。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3)

1919年,张作霖选定沈阳大东边门外东塔农业试验场为厂址,由丹麦文德公司负责,奉天军械厂厂长陶治平任督办建设新厂。当时张大帅不惜血本,不仅把新购买的大量的军械生产设备,全部送到沈阳兵工厂以扩大产能,而且还聘用了许多外国的军事顾问,帮助他制造军械和毒气。

2.奥地利人的枪械生产线

当时一战的主要战败国除了德国以外,更惨的就是茜茜公主的奥匈帝国。这个“联合力量”下的二元帝国被肢解后,协约国还与奥地利共和国于1919年9月10日签署了《圣日耳曼昂莱条约》。该条约规定奥地利的军队规模必须保持在3万人以下,并且还有其它苛刻的限制条件。这让奥地利的军工企业苦不堪言,国内军队这点规模,那是连稀饭都喝不上啊,只能在国外四处寻找客户。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4)

而奥地利的军火巨头斯太尔公司,就是这里面最惨的一个。他们有一个更大的负担,就是刚刚搞了一项巨大的投资,新上了一条产能很大的步枪生产线。那是在1917年,大战已经进入堑壕战阶段,双方的武器损失都很大,而旧的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在泥泞的战壕中表现并不好。因此斯太尔公司就另起炉灶,在1912年推出的使用毛瑟枪机的曼利夏-毛瑟1912型基础上,直接改进了德国的Gew.98步枪,提高了其在战壕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并投入巨资建设了生产线。从同盟国内部来说,德国和奥匈两国统一制式步枪,无疑是可以大大方便后勤的,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

可是好景不长,等这条生产线建立起来时,同盟国已经要向协约国投降了。这条生产线几乎没有被用过,投入的资金根本无法收回。奥地利公司于是决定,在国际市场上寻找买家甩卖。于是,急于出手的奥地利人,就和急需武器的奉军采购人员相遇了——那自然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韩麟春就以非常合理的价格,买到了奥国的整条步枪生产线,并且奥地利人还转让了全套的图纸、模板和全部生产工艺。

而这即使在当年,可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外国人都是卖成品,制造工艺和图纸的转让那是非常谨慎的。同样是奥匈帝国分裂后的捷克人,那是把生产工艺把得死死的,中国各军阀买了数十万的1922/24步枪,和数万的捷克ZB26轻机枪,也没见着图纸的模样。从这个角度来说,奉军是占了大便宜的,而韩麟春当记首功。

3.奥国血统的早期奉军自产步枪

新生产线买回来以后,从1919年开始,奉军就大兴土木,开工建设了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兵工厂,该厂的主要机器就是来自于德国和原奥匈帝国。与此同时,因为两国当时民生凋敝,军事技术人员大部分失业,因此也纷纷被奉军聘请,远隔重洋前来打工。而这失去了故国也就不讲什么保密了,有不少人就难得地倾囊相授,教了不少真东西。其中斯太尔公司的步枪生产线、和原奥国的火炮生产线,就是当时最主要的项目。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5)

1921年10月,新厂建成正式开办。开办后不久,该厂就用新到的斯太尔生产线,生产出了第一批“奉造奥国步枪”,这批枪其实就是按照奥国图纸生产的改进型G98步枪,据《中国近代兵工史》记载,当时的月产量是步枪400支。

到了1922年4月,该厂正式定名东三省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总办下设工务处、材料处、审检处、庶务处、市政建设管理处、统计委员会、会计科、文牍科和各生产厂,还设有科学研究会、兵工学校和兵工医院。各处下设股、所,各生产厂下设制造所,整体规模很大。

4.杂交日式三八后改进出来的“辽十三步枪”

新厂投产以后规模不断扩大,到了1923年,原奉天军械厂也并入了新成立的东三省兵工厂。这个时候的沈阳兵工厂,包括第一枪厂、第二枪厂、第一炮弹厂、第二炮弹厂等,主要军械生产已经成熟。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6)

在这个时候,总办韩麟春的心就活泛了——这原装进口的奥国步枪虽好,不过并不是非常适合中国的环境。而当年奉军手中有万国造步枪,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还是觉得日本的三八步枪更适合中国人使用。如果能结合二者的优点,岂不是能够得到一支完美适合中国人的新式步枪?有了想法嘛那就说干就干,韩麟春集合了技术力量,在洋人的帮助下开始对奥国德式步枪进行改进。

到了1924年,在斯太尔公司技工和生产线的帮助下,新研制的步枪终于可以生产了。1924年是民国13年,而生产该枪的东三省兵工厂位于辽宁沈阳,因此这支由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提供技术、却在中国辽宁生产的改进型毛瑟步枪,被称作了辽十三式步枪。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7)

新步枪研制成功以后,在当年沈阳兵工厂又投入巨资进行扩建,工厂规模几乎扩大了一倍。新建了5000千瓦的发电所,建立了射击试验场和兵工学校。从1924年起,奉军就开始生产辽13式步枪,全面换装了自家军队。


二、辽十三步枪的主要特征

东三省兵工厂的 辽13式步枪,因为用的是全套奥地利生产线,而且早期枪管钢也全靠进口,所以该枪制作精良、打磨细致、品质非常好,在当年是国产步枪质量最好的一种。不过因为它是奥地利人在德式步枪上改进而来,所以除了非常像德国G98以外,还能看出一些曼利夏1912的影子,另外还有日本三八大盖的一些典型特征。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8)

辽十三上的“东”字,代表东三省兵工厂。

首先从外观来看,辽十三步枪除了具有一些G98的外貌以外,它的标准型和三八大盖一样,在枪机上方有个防尘盖,用于解决中国北方风沙较大,容易导致枪机内进砂故障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辽十三步枪确实是非常适合中国北方战场的武器。

然后是它和三八式一样,同样也设计了两个泄压孔。这样如果发生子弹壳底胀裂,燃气向后漏出时,这两个泄压孔可以将燃气导向上方,避免射手受伤。而如果万一发生炸膛事故时,也能让高压燃气分流,可以减少伤害。这个设计特点,其实是考虑了当时一些国产兵工厂品控不佳、而且士兵缺乏枪械维修保养习惯的结果。

要知道那时候的很多军阀部队,是没有保养步枪的基本常识的,枪支损耗率大得惊人。以奉军为例,每年消耗的步枪达到四万支之巨。如此设计可以让枪支哪怕制造不良保养不善,炸膛率也会大大降低。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9)

除此之外,辽十三的枪机结构虽然和毛瑟步枪相似,但是结构却更加简化,而且击针拆出来之后,还有个保护击针簧的筒状套,这和三八式非常类似,不仅方便保养,而且整体更加简洁和容易加工。也就是说,这辽十三只是披了个德式步枪的皮,内部结构其实更类似于日式三八大盖。

而更能说明辽十三步枪和日式步枪渊源的,其实还有它的刺刀。该枪采用了类似毛瑟1907步枪的短刺刀座,而且重新设计了枪口环来固定,使用的是类似于日式30式刺刀的弯钩式长刺刀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10)

该刺刀带刀鞘全长43.3厘米,刀长40.5厘米,刀柄12.5厘米,刀刃长27厘米,刀宽2.4厘米,刀背最厚处5毫米。以该枪1.25米的长枪身,再加上如此长的刺刀,它的拼刺能力毫无疑问是很强的。

当然了,有得就有失,在博采众长的时候,它的设计也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缺陷。辽十三步枪的枪栓没有防止栓尾套转动的卡榫,因此在枪栓拉出后,栓套还有可能转动,从而导致无法上膛,更甚的会损坏木托——当然了,这只是个小概率事件,也可以通过提前教育士兵来防止。实际使用时,也没听过有类似事故的发生。

辽十三年式步枪(沈阳厂购买奥国生产线自制辽十三步枪)(11)

总的来说,辽十三步枪集合了德国毛瑟以及日本三八大盖的特征,是一支博采德日奥三家之长的武器。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所进行的种种改进,都是非常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的。比起一味追求时髦,仿制毛瑟M1924短步枪的国府,那可是高出好几个层次了。在九一八事变前,沈阳厂辽十三步枪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四万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兵工厂了。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兵工史》

《江南制造局记》

《九一八国难痛史》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清末至民国的兵工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