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举例(健康术语-土)

土为五行之一,中医运用五行构建五行学说用来描述、分析事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健康常识举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健康常识举例(健康术语-土)

健康常识举例

解读

土为五行之一,中医运用五行构建五行学说用来描述、分析事物。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古人将“土”的特性概括为——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中医学将事物属性归类于五行,其中为“土”者有:五脏——脾;五腑——胃;五气——湿;五窍——口;五体——肉;五志——思;五味——甘;五音——宫;五声——歌;五色——黄;方向——中;生化——化;季节——长夏;变动——哕等。

应用领域

“土”滋养万物

“土”在五行中占有特殊地位。“土”所对应的脏为脾,乃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为其他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组织提供充分的营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对应的季节为长夏,可以理解成各个季节更替之际的统称,如果解释成“长春、长夏、长秋、长冬”的集合体,可能便于理解。土所对应的季节散于四季之中,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土是五行中最基本的元素,有其他物质所没有的滋养万物之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土所对应的“湿”也能证明这个观点。春季主风,临床常见依附风邪的外感风湿病证;夏季主暑,不仅炎热,而且多湿,暑邪多夹湿邪侵犯人体;秋季所主燥,虽然表面来看,燥与湿是对立的两种“气”,很难共存,但临证中:燥伤阴分,且见湿浊内停者屡见不鲜,是临床比较难治疗的病证之一;冬季主寒,外感风寒,水湿内留或脾胃虚寒、湿浊内生的病证临床也多见。“湿”气贯穿四季,并与其他四气互相交接,互相影响,也与“土”的属性吻合。此外,临床疾病辨证论治的具体实施中,经常会考虑到脾土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如脾的运化功能司职,则血液化生功能旺盛,血脉充盈,心有所主;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水谷之精气充足,人体宗气旺盛,则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脾司其职,生血有源,则肝有所养;而肾的精气也需要水谷精微的滋养和培养。因此,其他脏器的治疗上都考虑到脾土的调补。

附注

1、土,亦为五运之一,指土运。《素问·五常政大论》:“土曰备化。”

2、六气之一,指太阴湿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

2、李经纬.《中医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

3、张道宗、韩为,对五行学说中“土”的思考,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21卷第1期,8页.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非原创文章,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秘书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