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会大融合吗(世界不再恐同)

每期一字:同

世界会大融合吗(世界不再恐同)(1)

建议保存图片

同,合會也。从从口。

同,会合。字形采用“口”会义。

世界会大融合吗(世界不再恐同)(2)

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简称IDAHO或idahomophobia)

日期为5月17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世界会大融合吗(世界不再恐同)(3)

同性恋恐惧,简称“恐同”(英文homophobia),是指对同性恋者以及同性恋行为的恐惧和憎恨。和种族主义一样,恐同是一种歧视,表现为对被认为是同性恋者的人或与之相关的事物持有曲解、侮蔑、排斥、仇恨和敌视,尤其是针对那些外貌和举止不符合男女传统性别角色的人。

由于全球还有多个国家,同性恋者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国际不再恐同日”令其他人可以知道同性恋者可以健康,快乐生活,从而令人不再恐惧同性恋者。

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由Louis-George Tin先生于倡议,并得到国际同性恋组织ILGA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支持,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

国际不再恐同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IDAHO亦关注对于跨性别、双性恋及不同性小众人士受到的不公平对待。

世界会大融合吗(世界不再恐同)(4)

潘基文:人人都应享有人权,无论你是谁或你爱谁

潘基文秘书长在“国际不再恐同日”前夕在社交媒体网站领英(Linked in)上刊载的题为《平等从你采取行动开始》的文章中表示,商业界在创造一种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情况下,公平地善待所有人。

跨性别者的遭遇最为严重。他们往往难以得到身份证明、雇主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性别变化、他们所遭受的来自同事的欺凌也会增加。跨性别者往往被完全排斥在正规就业市场之外。

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所遭受的歧视导致他们在工作场所隐藏自己的性取向或者性别认同。这导致了他们承受了相当大的焦虑,降低了他们生产力。因此,他们倾向于在具有更多包容性的环境中工作,但这造成了他们的就业选择非常局限。

世界会大融合吗(世界不再恐同)(5)

名词解释:

LGBT

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19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LGBT”一词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

在现代用语中,“LGBT”一词十分重视性倾向与性别认同文化多样性,除了狭义的指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别族群,也可广泛代表所有非异性恋者。另外,也有人在词语后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儿(Queer)和/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LGBT现今已获得了许多英语系国家中多数LGBT族群和LGBT媒体的认同及采用,成为一种非常主流的用法。

然而,“LGBT”的用法并非完全没有争议。部分双性人(Intersexuality)认为自己也属于LGBT族群中,因此支持使用“LGBTI”。也有个别族群不认为自己和LGBT所涵盖的其他族群有所关联。有人基于“同性恋分离主义”思想,认为男、女同性恋者应脱离其他族群成为另一个团体,理由是跨性别和变性者与LGB不同。有人则认为这些用语太过政治正确,企图将多样的族群划入灰色地带,意味着主流族群的问题获得了优先平等的考量。

同志(同性恋者)

LGBT的别称,同志一词不仅限于同性恋者,已扩大到国际上通称的LGBT四大族群,即男同性恋者(Gay)、女同性恋者(Lesbian)、双性恋者(Bisexuality)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这种称谓开始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的清朝光绪皇帝在筹划戊戌变法的时候,就对变法派的大臣采用了“同志”这一称谓,之后渐渐成为一定范围内对人的称谓,冠在姓氏或人名之后;1989年随香港人林奕华的同性恋电影节——《香港同志电影节》的出现,渐渐演变为同性戀的代称。

--- END ---

世界会大融合吗(世界不再恐同)(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