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杭州京杭大运河(杭州的大运河)

聞鍾記郵(4348)杭州的大运河

今年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很碰巧到了同一天,于是在中秋假期也可以享受一下教师节的快乐。遇到这样特别的日子,集邮者是不会放弃的。于是在中秋假期结束后,收到了孙老师从杭州寄给我的明信片。看着明信片上销邮资的邮戳,与以往见到的邮戳不一样,至于是哪里不一样,一时还没有捋出头绪。今天又拿起这枚明信片,原来邮戳上的日期数字的形式,之前见到的邮戳都是日期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原点,这枚邮戳的月份数字前后各有一个短横,这种制式的邮戳还是第一次见。

邮戳上的地址是杭州大运河,对了应该是大运河,也必须是大运河。因为连接中国南北诸多城市,沟通中国五大水系,别忘了,大运河的正式名称叫京杭大运河,自从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之后,这条最长的古代人工运河正式更名为中国大运河。它的南端就在杭州拱墅区的拱宸桥,拱宸桥的旁边就是大运河博物馆。只要走进这家博物馆,就能对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有更清晰的了解。屈指算来,上一次从拱宸桥上走过,还是12年前的事了。

说到大运河,不能不说拱宸桥,因为《中国大运河》邮票中收尾的就是拱宸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的拱宸桥,对于杭州有着别样的意义,因为拱宸桥就是大运河的终点,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顺治八年坍塌,康熙五十三年重建,清同治二年因战火再次坍塌,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又重建。几经兴废,让这座92米长的拱宸桥成为杭州城区最高最长的石桥,也是杭城的标志性建筑。

千百年来,大运河成为南北沟通的重要水道。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东线已经建成开始调水,其中东线就是利用大运河的故道。而在大运河千年的记忆中,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为了让漕运更加顺畅,舍去了当年隋炀帝开建大运河的洛阳段,直通北京,让江南的漕运更加顺畅抵达京都,,并在运河上采用了梯级船闸的形式,逐级提水,解决了北高南低的水流行船,这种技术如今在葛洲坝、三峡工程以及世界各个重大水利工程中依然在应用,这就是中国智慧的伟大。

大运河不止是杭州的,大运河是属于从杭州一路向北到北京,沿途的22个城市所共有的,这些城市的名字都出现在《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上,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运河城市。这些城市中就有我所居住的城市,有着3500多年建城史的邢台。

漫步杭州京杭大运河(杭州的大运河)(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