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心无杂念的关系(遇到现实中解决不了的困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尘世众生为生活而奔波的无奈,还隐藏着世人为利益争斗不遗余力的险恶用心。相信有人品味这句话时,觉得人类的思想真是赤裸裸的奔向利益,好可怕,活着太累了!我想,寺院里的僧徒们,多数都是为了避开人世熙熙攘攘的“利来利往” 而出家皈依佛门。信奉佛教,除了寺院里的僧众,为祈福修身而吃斋念经的在家居士,在当今的中国也是大有人在。我母亲与婶婶,定时吃斋、进庙拜佛,我母亲是为了儿孙祈福,而我的婶婶是为了将来能够进入“极乐世界”。两年前,我嫂子干脆吃起长斋了,她信佛的理由我不太清楚。
我不是佛教徒,偶尔看看佛经,觉得佛经里的话非常有智慧,能带给我喜悦,能帮助我避开尘世间的纷扰,得以享受内心的平静。
这次来杭州旅游观光,瞻仰了不少佛寺——法净禅寺、法镜寺、灵隐寺 、永福禅寺——这几处寺院是在一条路线上,一天里一并参观了。参观寺院让我的内心变得很柔和。
昨天,我还是决意在离开杭州之前去净慈寺一趟,西湖十景之一的命名“南屏晚钟”来自康熙的赞许: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
进寺给佛敬了香,我坐在大香樟树下的木条凳子上,怀着欣喜的心情喂鸽子、麻雀,他们一点都不怕人,好像受到了佛的点化。我继而瞻仰了那口大钟,也花了十块钱撞了一次钟,出自对佛的敬畏,撞钟的时候,我不敢太用力。钟声悠扬而不够响亮,最多传至对面的雷峰塔,不可能半个杭州城都听得到。欣喜的是,工作人员乐意为我留下我与大钟的合影;往后,当我感到内心繁杂时,便可以看看这张照片,让记忆中的梵音荡涤我心中的烦恼。
参观了净慈寺美术馆(刘绵松居士藏弘一法师文献资料展)、释迦殿,我走在经过如浄禅师之塔的石路上,这里清幽宁静,一种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之心油然而生,望着题字“闲境”的牌坊,我更加羡慕这里僧侣的静修生活了。我甚至暗暗祈祷弘一法师,求他给予我有毅然出家的力量。
沿山而下,怀念在大雄宝殿里佛的慈爱的眼神,又去了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有一信众正以藏教一样的“磕长头”形式对佛像进行叩拜,神态甚为虔诚,我也放慢放轻了脚步。我以为他全身匍匐在地,叩拜几下就行,但直到十几分钟我走出大殿,他还在拜——他大概是在进行108拜,听说这种身意合一的叩拜,对身体健康确实是大有裨益的。大雄宝殿里有近十个人,大家都屏着呼吸,大殿内声息全无。我想,大概众人不仅是对佛的庄严产生敬畏,也是为了给这位虔诚的叩拜者留出静的时空,让他内心的诉求能更好地直达佛听吧。我不知他“磕长头”的理由是什么,是为了身体健康,或许认为自己罪孽深重需要赎罪,抑或曾经在佛面前许了愿在还愿?
我走到佛像的正前方,仰视着佛那充满悲悯的眼睛,佛的眼睛活灵活现,眼瞳似乎在动,慈悲得要溢出泪水,我无比感动。这时,一个面目慈善的年青和尚领着一位妇女走进佛殿,并直接进入围栏内,普通的游客是禁止内入的。静寂的宝殿内此刻便有了些声息。他们交流的声音细小而简短,我靠在佛面前的栏杆前,才听得清楚。
和尚:“烧了香,不好,也没办法了。”
妇女点头:“嗯。”
和尚:“什么病,是胃病吗?”
妇女:“是。”
和尚:“不能吃东西了,是吗?”
妇女:“是。”
和尚边提问妇女边递过来三支香:“点了香,插在香炉里,然后许愿吧。”
妇女默默地接过香,放在火炉上点燃了,很娴熟的插在佛前面的香炉里。她慢慢地谨慎地跪在垫子上,虔诚地向佛叩拜,她并不念念有词,但神情专注,我相信她是在默默地许愿,祈求亲人康复。和尚走向一边的大柱子,解开绳索,把长明灯降下来。他递给妇女一瓶清水(是油还是清水,我不清楚),妇女小心恭敬地把瓶里的无色透明的液体往小灯池里添,怕用力过猛会倒得过多——在佛的面前,“贪”是不能的,就连“贪念”也不能不能的,滋生“贪念”也不能,佛会厌恶。她只象征性地倒两口的光景,之后,和尚把灯升上去,绑好。
这妇女肤色白皙,面容端庄清秀,纯黄色的上衣与黑长裙非常得体高档,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气质高雅,非富即贵。也许正是她不同凡响的社会地位与不落俗套的容止,才能内入佛的“禁区”烧香添油许愿,而且得到大和尚的特别礼遇的吧——这礼遇已经超出佛的慈悲与众生平等的范围了。
根据大和尚与妇女之间的一问一答,应该是妇女的亲人得了肺癌晚期的恶病——病者有九成就是她的丈夫,一位50左右的高官或大商人。此刻,我如佛一样,对妇女以及她的丈夫起了怜悯之心,希望濒临生命边缘的人能够康复,享受生命的日子能够绵长。但已经吃不下东西了,还有好起来的可能吗?是胃病,那么说是吃东西吃坏的。富裕人家每日大鱼大肉;或者作为高官,身不由己,天天酒宴豪席。——都不是好事情,都是在消福!
我端详着妇女,她并不悲切,从容淡定,为表示礼貌还偶有微笑——这就是大户人家的气度,大悲里也不留露悲切。或许她为丈夫求医问佛久了,也把生死看得开了。她此次的到来,是践行最后的愿望,不要给往后留下遗憾。
我揣度着和尚刚才在佛的面前问她话,其实他早已知道她的情况,他是故意引导她把缘由说出来,给佛知道的——相当于祈祷文的作用。
和尚知道佛也是无能为力的了,他知道佛不是万能的,才会说:“烧了香,不好,也没办法了。”
妇女完成了仪式出来,我也跟着出来,看着她沉默的身影,我对佛失望了,就忘记临走前再看一眼佛慈悲的眼睛了。
佛,来自内心,哪能想求就求得的呢?
既然佛在心中,为何还有那么多人皈依佛门,他们是为了赎罪还是由于对尘世绝望,或许还有其他原因?我想我得不到解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