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

你说咱们中国人,为啥不像欧洲那样讲究血统,也不太讲究皇家出身,或是啥贵族气质?

是不是高攀不起,咱们都太LOW了?

其实真相是——这玩意儿有意思吗?又不是猫猫狗狗,纯种的就能卖个好价钱。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1)

汪星人

五千年文明古国,今天谁家还没有个高贵血统?

这么说吧,你随便从街上找个张三、李四,出身就比爱新觉罗都要高贵!

先说张三吧,人家可是出自上古黄帝的孙子张挥,据说是弓箭的发明者,仅此一项就足以影响文明的走向,被黄帝封为弓正,负责掌管天下弓箭制作,取“弓长”之意,是为“张”。

再说李四,人家可是出自上古舜帝手下的大法官皋陶,被大舜认命为“大理”,后来以“理”通“李”做了姓氏,后代中,有人写出流传万世的《道德经》,有人开创出大唐盛世。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2)

老子

再随便说几个——

老赵家,生过一个孩子叫“政”,人家可是统一了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始皇帝”。

老刘家,从公元前开始,当了四百多年的皇帝,现在十几亿人口的“汉族”,这个名号就是从那时传开的。

还有老孔家、老孟家啥的,就更别说了,现在谁家孩子没念诵过他们的名言?

您说说,要真论起来,这里面谁家的血统,比正黄旗下的爱新觉罗家差?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3)

影视作品中的窦融形象(左)

从这个角度上说,窦融同学也是贵族出身,而且是大贵族,祖上也曾经“富”过,他们家老祖宗,是汉文帝皇后窦漪房的亲弟弟,也就是皇帝的小舅子,西汉王朝当年最大的“外戚”,封章武侯,出道即巅峰。

到了窦融高祖父这一辈,做过张掖太守,放在今天大概算是个省部级领导,远不如当年风光,不过也还说得过去。

再到了窦融小的时候,才算是“衰”到家了,他很小就没了父亲,在帝都长安,成了个混市井的破落公子。不过总算祖上还有点关系,窦融上还可出入贵戚之家,下还能笼络一些乡里豪杰,但饶是如此,一直也没干出什么大事来。

史书里评价,说他是“以任侠为名”,这句话往好了说,也算个行侠仗义的“老炮”,往坏了说,就是个寸头纹身的“社会人”,将来假如走了歪路,说不定真能干出烧烤摊上打女人的事来。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4)

社会人

家道中落甚至衰微,从窦融的家族联姻关系也能看出来。他的亲妹妹,被当时的大司空王邑纳了做小妾。

妾不是门当户对的正妻,管你身份有多高,纳妾甚至可以一捅到底,纳个平民都无所谓。可见窦家当时的门望,最多也就是一个中层官僚。甚至说,从窦融年轻时攀龙附凤,游走贵胄之家的做派来看,这门亲事,很可能也是他极力钻营,高攀才够到的果子。

裙带关系有了,但你也得有本事才能爬得上去。

后来窦融确实得到了参军打仗的机会,而且凭借军功,还被封了一个“建武男爵”,公侯伯子男,虽说没有祖上荣耀,但也算是蹭着贵族的边了。看来小窦同学年轻时没有白跟那些豪杰侠客们混,自身武功还是不错的,这点对他后面的经历,帮助也很大。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5)

王莽

窦融拿这个“男爵”的时候,国号还是汉,没过几年王莽就篡汉建立了新朝,老爷子托古改制不成功,搞得天下大乱,太师王匡就带了窦融做助理,出关中去镇压各地的义军。

但窦融也实在点儿背,刚出道就碰到了王者——

著名的昆阳血战,地动山摇,这可是东汉第一猛男、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封神之战,任谁也挡不住。况且窦融在阵前也不是主帅,只是个小助理,所以虽说输了个一塌糊涂,倒也不算太丢脸。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6)

影视作品中的刘秀形象

新莽军被杀得大败,窦融也跟着亲家王邑一路败退,灰溜溜回了长安。不过打败仗并没有影响窦融的前程,因为接下来,汉军马上杀入关中,要覆灭新朝,老王家还得靠自己人来挡。

大司空王邑就推荐了自己的小舅子窦融,任命他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当然那个时候的意思其实是黄铜——派窦融带兵去长安外围布防。

这个事儿挺有意思,屡战屡败没有受罚,反而升官发财了!虽说有妹夫王邑撑腰吧,但你妹毕竟只是个小妾,放着一堆关系户不用,为啥非得要窦融呢?

所以你不得不佩服,窦融年轻时游刃有余、上下交际的本事,你觉得他是个浪荡哥儿,是在沽名钓誉?但关键时刻还真用得上,也许,这就是他这类人能够成事的心计和权术——

手上有点本事,能干点事情,给他压任务不会拉胯,同时交际能力又强,不是那种又臭又硬的“技术宅男”,上下层面都吃得开,这种人在职场上并不少见,而且事业发展一般也都顺风顺水。

当然了,窦融式人物,最好的位置是做副手、助理或者部门负责人,因为他们和咱们大多人普通人一样,毕竟能力还有不足,可以遇水搭桥、做不到逢山开路,成不了独当一面的开创者。

窦融随后的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他又是怎么发达起来的呢?

书归正传,窦融几乎已经是新王朝最后的指望了,他能打出斯大林格勒那样的逆袭之战,一举扭转国运吗?

当然没戏。

从根子上说,老窦根本也没想死扛,稍稍抵抗之后,就投降了汉军,在更始帝的大司马赵萌手下,做了个校尉,官职降了至少一级,也算是能屈能伸。那边厢,他妹夫王邑却鞠躬尽瘁,为了保卫皇帝王莽,父子俩双双死于乱军中——没办法,谁叫人家姓王呢?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7)

影视作品里的更始帝形象

话说回来,只要会做人,哪里都吃香,虽然是“半路夫妻”,但窦融却非常得赵萌的器重,甚至一度要推荐窦融去河北,做钜鹿太守。

这是一份多大的情面呢?

反正按照汉制,郡太守在理论上,与中央政府九卿的职级是平级的,只是俸禄稍低,窦融这时候只要一点头,马上就能恢复自己高祖父时期的荣耀,再做回省部级官员。

但是窦融居然就坚决推辞了。

因为当时更始政权还不太稳定,关东地区群雄并起,好几股义军和豪强军阀,乱糟糟打成一团,钜鹿郡名义上是你的,但你只要去了,就得有本事镇住场子,赶跑周围想来吃肥肉的恶狼,甚至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称孤道寡“剩者为王”。那时候,别说小小一个钜鹿郡乃至河北地区,整个天下都是你窦家的!

后来成为汉光武帝的刘秀,当年就是领命出镇河北,从信都一郡之地起家,几经波折打开一片天地,兴复汉室的。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8)

汉光武帝画像

窦融不想趟这片浑水,也就永远断绝了君临天下的可能,当然也验证了咱们前头说的,他确实没有什么雄心,想要开天辟地改朝换代,至于能力,可能也有自知之明,确实是不成。

不过窦融这类人,人生下限还是很高的,他早就给自己选好了后路——河西之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一带。

首先说,河西是窦家的“老巢”,窦融高祖父是张掖太守、祖父在这儿做过护羌校尉,还有个堂弟,曾经是武威太守,关系盘根错节,熟门熟路,远比钜鹿郡好控场。

其次,汉朝时的气候条件,可能和今天相差很大,河西走廊一带水土肥沃,生活富足,能筹集万人规模的骑兵部队,地方偏远还有山河险阻作为屏障,如果只想“躺平”自保的话,简直是绝佳去处。

窦融不能自安(中年跳槽人往低处走)(9)

于是,窦融继续实施自己擅长的“公关大法”,居然真的得到了更始帝任命,去往河西做张掖属国都尉。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当时的河西地区,有武威、金城、张掖、酒泉、敦煌五个郡,都归中央直辖。但边疆地区五胡混杂,直接把汉朝这一套搬过来,可能会水土不服,就在周边再划定一片区域,实行“民族自治”,体制上,大概介于直接统治和羁縻管理之间,称为“属国”,行政长官便是“属国都尉”。

从职级上说,属国都尉是比两千石、月俸一百斛,郡太守是两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前者比后者要矮半格,但是从职权上讲,属国都尉要独当一面,协调区域内政务和民族事务,掌握一定的监察权,手下还有一支彪悍的“属国胡骑”,权力似乎比郡守还略大一些。

不管怎么样,窦融这一次又跳槽成功了,虽然品级不如郡守,但从此海阔天空鱼翔浅底,做出了一番事业来。

这个实例充分说明,跳槽要慎重,有人看似高就,其实走了抛物线,窦融这一次虽然辞高就低,但其实是趋利避害以退为进,走了一条大反转后来居上的“J”形线。

当然,张掖属国都尉和河西五郡太守,在行政上并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窦融初来乍到,能摆平当地土著,坐稳江山吗?

咱们下次再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