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非遗传承 品长芦文化促非遗传承

庐阳非遗传承 品长芦文化促非遗传承(1)

庐阳非遗传承 品长芦文化促非遗传承(2)

邢虹 摄

品长芦文化,促非遗传承

南报网讯(记者 邢虹) 3月8日下午,“追寻历史脉络,聚力江北前行”系列文化活动第一站“品长芦文化,促非遗传承”在长芦街道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社区学院、长芦街道文体中心主办,南京鸣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长芦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协办。新区各街道居民代表以及热爱长芦文化的各地朋友们一起参与和见证了这场活动。

长芦乃南京江北历史文化名镇,以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梁代的“长芦崇福禅寺”闻名,虽现今早已不似当年那般规模宏伟、香火缭绕,但禅宗始祖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神奇传说仍在民间流传不息。

本次行走特别邀请金陵文化学者、城市向导袁幼平先生全程陪伴,与特邀嘉宾刘荣喜老师、长芦寺住持以及长芦非遗文化传承人共同为大家解读长芦文化。

首先来到长芦寺旧址,刘荣喜老师侃侃而谈长芦寺的九毁九建,接下来前往第十次重建后的长芦寺新址,在寺庙住持的解说中,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长芦的佛教禅宗文化。

最后在长芦电影院,大家零距离接触长芦民间艺术——湾北小马灯、留左大鼓(留左吹打乐)。由于古代长芦是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里战乱时是战场,安定时就是屯田练兵的兵营军寨。军助民,民拥军,军民其乐融融。由此,湾北小马灯与留左大鼓便用舞蹈与音乐的形式记录着长芦军民情谊。

现今,长芦被称作“非遗之乡”,拥有4个省级非遗项目——“达摩一苇渡江”、“方巷人走北”、“留左大鼓”、“湾北小马灯”和3个市级非遗项目——“黄天荡传说”、“长芦板鸭制作工艺”、“长芦龙灯”。

长芦街道工委副书记王克龙还向参与群众介绍了长芦街道现状以及“文化长芦,石化基地,海港枢纽,特色水乡”的战略定位。

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安全与教育督导办主任、社区学院副院长叶飞在活动中表示,通过行走活动,触碰身边的历史,提升群众“文化自信”,人民群众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要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新区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着力打造“大教育”体系,开展“家-校-社”紧密融合的活动,放大各级教育应有价值及效用,为新区“三区一平台”、“两城一中心”、“六个新区”、“新主城”的建设做出应由的贡献。

青瓦白墙,坊巷石路,在江北总有说不尽的故事。追寻历史脉络,传承中华文明,让我们一起行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