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之跟曰的区别(之谓和谓之)

象思维(78)连环释义

01

之谓

中国园林、盆景、根雕等艺术有一个重大的特点:随形赋意。汉字落入一个相宜的语境可以明确意义,这个特点可称之为随境赋意。顶针则是营造了关联语境,实现了相关意义的传递。在意义传递过程中,嵌入“之谓”“谓之”这样的解释词,明显能够增强解释力。比如: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之谓”是表示最直接最确定的解释关系:叫做,就是。作为《中庸》开局的三板斧,是纲领性的。三个断语,构成全文的论证体系:教化的目的为了修道,修道是要养护本性,最终守得天命完好。需要弄明白的是,这三句话自成一体,并不需要后文提供什么事实数据来证明,而是成为后文展开阐述的总依据和法则。

因此这三句话是举足轻重的,顶针联结了天命-性-道-教这些思想元素,搭建出一个观念体系,为全文张本。“之谓”已经是一种强势的解释,加上顶针的紧密关联,增添了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解释方式还有更复杂的:

谓之跟曰的区别(之谓和谓之)(1)

摄影 朱军

《孟子·尽心下》: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善,信 充实=美,充实 光辉=大 化之=圣 不可知之=神

公式里的 号显示了这个连珠的秘密:加入新元素,产生新结果,逐层推进。新元素怎么加?善信美存于身,要向外扩展,影响他人,影响越大越好,合于伦理教化之道。“之谓”这么强解释力的固定结构六连用,后面又有顶针层层推进,这种语式可谓登峰造极,先秦文本中难以找出第二例。

把善良、真诚、完美的品德发扬光大,进而化育百姓,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圣的境界是什么呢?不可知之。从容地面对不可知之,那就是神。孟子向人们描绘了修身养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一组顶针则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也是连珠论证的经典案例。

谓之跟曰的区别(之谓和谓之)(2)

作画 范曾

在顶针条件下,连续六个“之谓”的解释形式是很难见的,这是唯一案例。找遍先秦文献,除了上述《中庸》三个连用,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个“之谓”顶针连用的例子,比如:

《礼记·祭统》:天子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

天子和诸侯并非没有人耕田,王后和夫人也不是没有人养蚕,之所以要那样做,是用亲力亲为表达自己的诚信,有了诚信才算尽心,尽了心才算是虔敬。虔敬了,尽心了,然后才可以事奉神明。这是祭祀的原则。谈论祭道当然是十分严肃的事,两个“之谓”顶针连用,把虔敬事奉神明的诚恭之态示于读者。又如:

《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乐是礼的重要内容和表达方式,所以两个“之谓”加上顶针,给人以缜密感。《中庸》《祭统》和《乐记》一样都是《礼记》的篇章,属于教科书式的典章,“之谓”加顶针强化了论证的严谨和力量,体现了连珠论证的独特魅力。

02

谓之

跟“之谓”的解释力差不多但使用条件稍微宽松一些的是“谓之”。之谓表示“这叫做”,是被解释对象自身拥有某属性;谓之表示“把它叫做”,是言说者认为被解释对象有某属性。中国思想常常以观念链的方式呈现,这种解释词正适合观念之间的环环相扣。两个词还是有一些差异,之谓用于说明,谓之表达看法。

《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面对齐宣王的弑君之问,孟子需要解释清楚的是纣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他用儒家仁义的标准来评论:破坏仁的人称之为贼,破坏义的人称之为残,毁仁害义的残贼,可以称之为独夫。诛杀的是独夫,所以不存在弑君之说。贼、残、一夫,是孟子临时应景的说法,只不过借助“谓之”,很巧妙地融入了儒家的观念,三度顶针,给人以理正辞严的感觉。因为掺入了孟子的看法,如有持不同政见者,说他是强词夺理也无妨。又比如:

《灵枢·本神篇》: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渭之智。

任物,主管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心,是思维能力;心感知事物后,根据记忆产生意念;意念积累之后形成志向;对已形成的志向作变化处理称为思;深思远谋称为虑;经过深思熟虑而对事物作出正确处理称之为智。虽然是医学专业著作,但是道的层面论“本神”,术的意味比较淡,论述思维心理的产生发展过程,区分得比较细,其他也有“意志”“思虑”合称的。“谓之”在这里是一种人为的命名。

谓之跟曰的区别(之谓和谓之)(3)

摄影 孙恺锴

之谓和谓之,虽然有区别,但都是对事物的解释,只是在连珠语境中,至少要作两个以上的解释,或者是生发过程的连续描述,或者是方方面面的周全说明,都反映出中国思想融惯性强的特点。

最后来说说连珠的《交叉变体》。

为您链接

象思维(77)生生

象思维(76)小故与大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